浅谈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2020-09-10 04:17龚丹
新教育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明治维新指导思想教育改革

龚丹

摘要:教育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国家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日本社会变革、国家发展有很大影响。日本教育现代化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期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指导思想

日本作为一个封闭落后,深受西方列强侵略蹂躏的封建亚洲小国,能够在短时间内走上发达的资本主义道路,这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密不可分。日本在其固有的文化背景、教育基础上对外国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采取选择、吸收和创新的教育模式,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背景

日本教育的现代化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和发展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对后期的教育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既有外来的冲击和压力,又有内部因素的成熟。

(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状况

1、幕府末期的政治、经济形势

德川幕府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在武士阶层中实行“幕藩制度”,把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作为幕府的直接领地,其它土地,分封给“大名”及其他的武士,这样建立的阶层封地关系,在各级武士之间形成严密的等级制度,使权力集中在幕府将军的手中,这种强烈的阶级制度,使日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的进步。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产生,商品经济,货币经济有显著的发展,商人和手艺人阶层的社会势力有所壮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确立,加深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广大农村卷入商品经济的漩涡,他们要向封建领主缴纳不断增长的年贡和苛捐杂税,还要受商人、高利贷的剥削,生活极端贫苦,因此,被迫起来斗争。与此同时,生活困难的城市贫民也发动了袭击奸商及幕藩领主的暴动,在频繁的农民起义和城市暴动的沉重打击下,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日益衰落。

2、“攘夷倒幕”运动

日本历来是一个闭关锁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英俄法等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促使日本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加激化,导致政局混乱,加速了日本封建社会的崩溃。随后,幕府与朝廷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各藩之间也产生了激烈的矛盾,一场轰轰烈烈的尊崇天皇、反对与外国通商,主张赶走洋人思想相结合的“攘夷倒幕”运动兴起了。

(二)明治维新前的教育基础

日本教育制度始于儒教和佛教的传入,起源于中国的儒教、普及于中国的佛教分别经朝鲜、百经传入日本,此后儒教和佛教便成为日本教育的重要内容。日本模仿盛极一时的唐朝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大宝律令》规定日本的学校制度模仿中国,在首都设一所大学寮,在地方各“国”设带有宫廷性质的大学一所;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日本在八、九世纪创办了一些著名的私立学校,主要以武士家庭即统治阶级子弟为培养对象,目的是向他们传授学问和武艺,使他们成为“忠君爱国”的武士,因此它具有强烈的社会等级性。总之,日本这一时期的教育已有相当的发展。

二、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和魂洋才”的基本精神

“和魂洋才”是指“东洋精神,西洋技术”,或者说日本的民族精神与西方的科技能力相结合的思想,这是在明治维新后流行的一个口号,它是为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目标服务的。具体而言就是在其固有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基础上大力吸收西方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存自己的文化优势,自己的生活方式,从精神文化、教育体制上确立国家的发展模式。经过“和魂洋才”精神的指导,日本开始走向教育的现代化。

(二)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

明治政府在维新变革中采取政府保护,奖励政策和与民间合作等办法来发展日本教育,制定了宪法,并颁布《教育敕语》,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方向。作为实现“富国强兵”目标的产业教育,要使日本成为真正的现代国家,同世界列强为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要想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要实现殖产兴业就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培养出各种人才,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日本大力发展工业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革命的推进,日本教育的变革和发展,逐渐体系化、法制化,这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国家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明治政府颁布了《教育敇语》,确立了国家主义教育的最高理想,在政治上、法律上确定了日本国家主义的教育路线。从此,教育制度、学校体系以及教育内容等都以国家至上主义的指导思想为教育理念,这种道德教育理念以“脱亚入欧”为目标,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制。这种国家主义思想理念极力吸收和改造国家主义观点、集体本位思想,加之受中国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它不仅成为了日本近代制度文化、教育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也成为了日本近代制定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武士道精神

日本近代道德教育中最具有军事封建性,侵略性,盲从性的道德理念就是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忠君爱国”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军事体制下,成为日本学校教育、社會教育乃至家庭教育中必须严格贯彻的道理教育准则,成为日本近代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理念。但是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不同于中国儒家传统提出的“忠君爱国”思想,不同于中国军人的御侮强国,它具有强烈的扩张性,欺骗性和侵略性,为日后的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以及全面侵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做着精神上的鼓动宣传。这些思想也被灌输在了日本的青少年教育中,让整个日本充斥着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所谓的“忠君爱国”思想,为后来日本走上侵略主义的不归路埋下了种子。

总之,日本近代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性质,日本的统治阶级利用教育在青少年和民众中强制灌输“忠君爱国”、“尽忠报国”等思想,鼓吹和提倡“武士道”,使日本的教育为对外扩张,发动侵略战争服务,成为促使日本军国主义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给日本和世界的历史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教育也确实推动了日本教育的现代化,为日本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天纯:《日本教育改革史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版。

[2]梁中义:《日本教育发展战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猜你喜欢
明治维新指导思想教育改革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浅析女性对于日本明治时期音乐教育的贡献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