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向技术纵深发展的同时,延伸了服务的边界。4月27日,中国银联新能源汽车无感充电业务上线,“插枪即充、拔枪即付”的便捷新体验走入广大车主的日常。
新基建聚焦智能交通
随着社会朝着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被赋予了新的目标、新的范围。
4月20日,在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图1)。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经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其中,以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为代表的融合基础设施,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为广大用户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当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涌入车市。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较上年度同比增长46.05%。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两年超过100万辆,呈快速增长趋势。
与之相呼应的是,作为动力源头的新能源充电桩保有量也有了大幅的提升,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2019年我国充电桩比已经提升至3.5:1。然而,即便如此,充电桩的保有量离1:1的建设目标而言,仍有增长的空间,加之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细分赛道布局力度加大,充电设施建设亦需要跟上节奏。2020年4月以来,多地相继出台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政策,进一步推动充电设施广覆盖。
三大“黑科技”
赋能银联新能源汽车
无感充电业务
在绿色出行、节能出行的需求之下,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渐渐形成趋势,并由此带来能源结构、能源消费模式的颠覆性变化。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车主们还面临着诸多体验方面的问题,除了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难找充电桩外,充电支付操作流程繁琐也困扰着广大车主。
充电难、支付烦,一度让新能源汽车的推行陷入瓶颈。当然,瓶颈总有被克服的时候,在市场的推动下,充电桩的数量先一步增加,充电支付体验紧随其后,成为行业各方积极优化的关键点。
对此,中国银联新能源汽车无感充电业务上线不仅是一个有力的解决证明,更是银联“物联网+无感支付”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够在汽车充电时,做到“插枪即充、拔枪即付”,让广大用户体验到便捷的同时,多收获一份科技感。
目前,中国银联新能源汽车无感充电业务率先落地深圳地区龙华清荣充电站。车主在插枪充电时,可以通过“绿侠快充”App或“银联深圳”公众号绑定驾驶证或行驶证和任意一张银联借记卡,点击充电桩屏幕上的“VIN充电”,即可体验“插枪即充、拔枪即付”便捷支付服务(图2、3、4)。
从插枪到支付的无缝衔接、无感体验的背后少不了强大的“黑科技”做支撐,它们共同融合成了银联“物联网+无感支付”技术,也成为了首个支持无感支付的银联物联网边缘计算受理解决方案。其中的核心技术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银联Token2.0与物联网定制安全芯片技术。持卡人在车联网支付平台上将车辆VIN号(车辆识别号)与银联卡绑定,车联网支付平台再将VIN号等信息传至发卡行。在此过程中,银联Token2.0作为中国银联推出的数字支付基础安全服务,能够替代传统的银行卡号,与物联网定制安全芯片技术一道,在提供便捷、智能支付的同时,保障用户的交易安全,减少信息泄露、交易欺诈的风险。
二是华为IP化PLC-IoT技术。普通的充电桩需要布设专门的通信线路,成本高、限制多,而在中国银联新能源汽车无感充电业务中,巧妙地将华为IP化PLC-loT(中频带PLC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物联网技术)通道加载于已有电力线中,该技术具有网随电通,一(电)线两用的特点,可以最大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服务,促进充电场站建设的集约化,实现车辆物联网身份认证,车辆识别。
三是开放的边缘计算框架服务。从流程上看,用户通过充电桩充电时,车辆和用户信息经IP化PLC-IoT通道实时发送给边缘计算网关。在完成充电后,由边缘计算网关内置的支付控件快速读取结算信息,在支付安全技术的加持下,相关信息被发送到车联网支付平台,随后生成订单。
在开放的边缘计算架构下,华为IP化PLC-IoT技术采用6LoWPAN(基于IPv6的低功耗无线个域网标准)技术,传输效率提升6倍,可以承载主流物联网协议,实现海量末端设备即插即用,同时支持DTLS(Datagram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数据包传输层安全性协议)和链路层加密,实现设备接入认证和数据安全。
充电桩新基建下的
万亿级市场
随着充电桩被列入新基建设施之一,相关版块关注度大幅提升,有业内人士预测,充电桩行业将会催生出万亿级别的市场。目前,越来越多“嗅觉”灵敏的”玩家”涌入其中,开始“跑马圈地”,加速桩联网的投资、建设。
一场新的互联网产业“战争”似乎正在酝酿中。在这场“战争”中,“玩家们”不仅是建设充电设施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以充电桩作为载体,打造面向新能源车主的信息网络、数据平台,通过数据算法分析,帮助提升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调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交通、智能能源建设。
当然,在充电桩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提升包括无感支付在内的车主体验,以良好的体验、完善的设施,让广大车主心甘情愿地投入新能源汽车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