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的研读与赏析

2020-09-10 09:41邓伟元
南北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研读初中文言文赏析

邓伟元

【摘    要】初中文言文教学既要带领学生研读全文,掌握基础字义,还要赏析文章的情感与主旨,通过文言文学习,整体提高学生的文言基础素质与审美赏析能力。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研读  赏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18

初中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完整有序的文言文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古典文本阅读能力,还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鉴赏与审美能力。每一篇古文所蕴含的古典文化知识与作者的独特写作视角都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

很多一线教师都发现一个问题,一方面,由于文字含义的变化,文言文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时间紧张,课程进度快,往往只能带着学生疏通字义,了解文章含义,无法再进行深度挖掘。而且上一堂课刚学的内容,这一节课学生很快遗忘,导致初中文言文教学陷入泥沼,无法顺利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在关注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文学文本的教育意义。很明显,当前许多初中文言文教学无法实现这样的教学要求。针对以上存在的诸多教学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

首先,带领学生研读课文,疏通全文,掌握基本字词含义。很多教师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效果并不好。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学生一字一句的掌握,而忽略了整体研读的快乐,学生也想读懂并准确翻译出句子含义,但是一旦遇阻,他们就会产生退缩的心理。一篇文言文,如果细细推敲,逐字逐句落实,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去记忆,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反,教师如果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的学习模式,能够基本掌握文章含义即可,把组内无法解决的字词疑惑整理展示,既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又可以节省逐句翻译的时间。教师提前做好备课,并在学生翻译交流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集中把学生容易出现疑惑的地方加以明确即可。之后,对于重點的字词进行专门说明讲解。一般来说,一篇文言文,出现的重要一词多义不要超过5个,教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结合具体例句让学生根据语境推测词语含义。这样,既不会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压力,也不会导致课堂枯燥;既保证教学进度,又让学生充分阅读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这是教师带领学生自主研读课文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时,学生的表现和自己的课前预设出现差别,要结合具体情况及时对课堂发展情势加以干预,确保学生的充分参与思考,在独立学习与合作过程中获得文言文学习的成就感。

研读课文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有逻辑的、清晰的研读任务。例如,第一步,解决基本字词,疏通文句;第二步,概括段落内容;第三步,展示作者的创作背景,联系时代和社会环境来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第三步,既是在前两步学习任务上面的深化,又是为进一步赏析文章做准备。让学生在读文言文的时候,有思考的步骤依据,同时也有助于督促小组合作高效进行。例如,学习《捕蛇者说》这篇文言文,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之后,要具备概括文本的能力,就要抓住每一段作者讲述的重点核心事件进行概括,一般按照“谁干什么事”或者“谁怎么样”这样的模式概括,让学生快速把握文本核心事件,从而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为进一步探究其中的思想情感做铺垫。研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务必注意不要把课堂变成“我讲你记”这种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方式,学生只顾一字一句记知识点,忽略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很难实现对课文的自主研读学习。研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建立自己的阅读方法,在掌握陌生字词之后获得学习经验,自然收获文言文知识,这是单纯知识性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其次,就是对作品进行赏析,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教学上面,忽略学生的情感陶冶,导致学生对文言文阅读产生全是知识的畏惧和疏离感,难以建立情感审美纽带,自然不利于初中文言文教学展开。初中教材节选的文言文,都是放在具体的单元章节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和情感教育意义,这也是文学类教学独特的教学资源和价值。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文言文作为文学类文本具备的审美鉴赏意义,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审美熏陶,由此提高文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作者资料,陶渊明的一些代表性经历、诗歌,了解作者的性情、生活和内心世界,为后面的赏析做准备。之后,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任意从文章的写作目的、重点句段、不同的表达方式等多个角度,选择感兴趣的一种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对这篇文章实现深入赏析审美,传达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例如,会有很多学生喜爱里面对于世外桃源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润色,激发其情感上对文言文的亲近感,提高审美能力,增进与文本的情感距离,实现深度赏析。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也主要是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为主,每种表达方式运用的技巧、精炼的字词,都可以作为欣赏的对象。一节课赏析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内容太广,学生无法兼顾到,还容易导致赏析流于表面,走形式。只要抓住主要的方面进行阐述即可。有的时候学生的赏析准确,有的时候,课文的重点知识与学生的理解产生出入,这时,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及时引导学生的思路,对主要赏析对象进行研究,不要花费无用的功夫。

此外,课堂赏析教学的过程,学生的感触和发挥自然是不尽相同。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安排抄写字词、背诵默写这样机械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上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或者对文章独特的理解整理成书面材料,教师选取优秀的文章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调动学生独立赏析文本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学生在整理的时候,自然会把课文里面出现的细节描写和知识点再巩固一遍,这样布置作业达到的效果会更加理想。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实现知识的拓展迁移,训练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及时把课堂所学转化为内在的知识体系,丰富文学积累。

总而言之,初中文言文教学要紧紧抓住研读文章和审美赏析两个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建立全新的文言文阅读模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教师就要发挥教学引导的辅助性作用,及时答疑解惑,以灵活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研读与赏析兴趣,强化文言文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娟.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58.

[2]张正华.基于审美视角的文言文教学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27).

猜你喜欢
研读初中文言文赏析
浅谈如何研读合唱作品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浅析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