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晓明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也顺应时代不断深化。近年来,课改的趋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高中体育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应该顺应课改,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享受到课改带来的益处,也让高中体育教学呈现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体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06
高中生整日面对高考的压力和繁重的学业,很容易将体育课忽视,而且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体育课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如何将体育课教好,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带来的益處,是体育教师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一、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不重视、不认真
高中生的所有关注点都在高考上,而体育并不在高考的范围之内,他们对于每年的体育健康测试抱有应付的态度,并不予以重视,所以有很多学生会忽视体育课的重要性,这种心理往往会造成他们在体育课上不积极,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接受、敷衍了事,有的学生甚至利用体育课来学习其他课程。这些情况都很常见,并且这种情况不是从高中才有的,有的地方是在小学、初中就存在这种情况。高中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有些教师也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去回应学生的懒散。学生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行动,学生本身不重视体育课,那么教师无论如何开展体育教学都不会体现出很好的效果。
(二)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体育教学开展困难
有的学生喜欢运动并且能够长期坚持运动,这种类型的学生身体素质就比较好,能够接受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对于体育课上教师教授的课程接受能力也强;而有的学生由于长时间不运动,身体素质较差,连基本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都无法达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面对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在开展相同的体育项目教学时难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例如,在篮球课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已经能够自如地进行篮球比赛,他们的篮球水平已经不需要体育教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去进行教学,但是有的学生还是零基础,需要教师从基本的动作和姿势教起。这种情况在体育课上很常见,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时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平均水平,还要维持课堂纪律,整个体育教学的开展比较困难。
(三)体育课相对单调,运动器材陈旧老化
由于体育课长时间不受重视,体育教师和学校也逐渐懈怠,体育课程便存在长久不更新内容、不与时俱进的情况,运动器材也存在陈旧老化的现象,而能让学生提起兴趣的永远是新颖的课程和上课形式、充足和全新的运动器材。现有的情况如同一个恶性循环,只有体育教师主动跳出这个圈子,扭转现有的情况,才能够逐步提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才能够让体育教学跟随新课改的脚步,实现其原本的意义。
二、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的改进方法
(一)转变学生思维认知,从内心认可体育这门课程
首先,只有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体育课程,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上好体育课。转变学生对体育课一直以来的偏见,不仅是高中体育教师的职责,更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整个社会应该创建一个健康至上、全民锻炼的氛围,让体育运动在整个社会都得到重视,学生才能对体育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和讲座,强调体育课对于现阶段的重要性以及长远的有益性。例如,学校可以在“世界行走日”这一天举办全校范围内的比赛和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可以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之际举办定向越野活动,这种活动既有历史纪念意义,让学生了解“一二·九”运动的来龙去脉和意义,也能通过定向越野比赛去强健体魄,提高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让他们通过比赛增强自我价值和集体荣誉感。高中学生整日学习,强大的脑力活动和长期不运动的躯体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作为学习的基础,那么学习效率也不会提高。
(二)因材施教,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通常为教师授课、学生自由练习、教师检验三个环节,这样的授课模式虽然能保证课堂纪律,但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的模式,将比较传统的课堂进行开放,例如,在篮球课上,教师可以将会打篮球的学生和不会打篮球的学生结成帮扶小组,一对一进行教学,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这种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颖,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项目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体育课由于是室外上课,所以其灵活性较大,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这也契合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适时更新运动器材
高中的体育课程由于存在不受重视的情况,导致很多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和更新环节有所懈怠和缺失,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依旧是比较单一的,而且由于学校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授课的项目也多年不变。这种单调的授课内容对于新时代接受各种新事物影响的高中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在传统的教学之外带学生了解一些新的体育项目或者安排少量的室内课,让学生观看相关项目的发展史和比赛。这种多样化、多维度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体育的魅力,提高他们对体育的热爱。
体育课上的运动器材就如同实验课上的实验器材,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如果体育器材数量不够、陈旧老化,那么学生在使用这些器材进行练习时就取得不了很好的效果,久而久之,会降低学生继续使用的热情。体育教师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十分清楚运动器材的使用寿命,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状况适时地向学校申请更换器材,补足器材的数量,这样做能够保障学生对运动器材的需求。只有满足了物质上的需求,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学生体育课的上课效率。
新课改是顺应时代的需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根据每一届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不断调整。归根结底,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只有做到不断创新、因材施教,并且搭配相应的硬件设施,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改善学生、家长甚至社会对高中体育不够重视的现状。
参考文献
[1]郑锦英.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之友,2010(06):149.
[2]唐凯.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分析[J].才智,2020(0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