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高中美术课堂中国画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2020-09-10 20:18余洁
南北桥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中国画

余洁

【摘    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国画艺术将传统艺术文化融入到教学中,促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借助游戏能让学生感受到国画笔墨的情趣,多元互动能让学生提高国画技巧,通过鉴赏经典作品能让学生体会到国画作品中的艺术底蕴,通过小组讨论能让学生深化审美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创作国画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悟传统艺术。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通过国画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  中国画  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1.185

我国传统美术艺术中,中国画是典型代表,已经在世界的美术领域内形成体系,重点体现出我国古人对于社会、自然、宗教、道德、艺术等方面的认知。中国画所运用的工具为毛笔、水彩、墨、宣纸。中国画家以独特构思,创造出属于中华传统魅力的美术作品。而在弘扬优秀文化的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要重视中国画的教学,以让学生对中国美术文化魅力有新的体验,同时促进他们艺术素养提升,还能让学生们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化美术文化的责任。

一、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画欣赏课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学生个人素养有限,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难以全面理解国画中的道家与禅学的理论;二是部分国画作品与油画相比色彩较为平淡,难以引起学生注意。在国画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关影视的视频资料,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时,美术教师可以先在课上播放一些关于宋代市井生活的影视资料,如截取电视剧《水浒传》的片段等,让学生通过视频或文字资料了解宋代人的生活习惯;接着可以借助教材或多媒体投影仪让学生欣赏作品,详细阐述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北宋汁河两岸的建筑与市民生活的繁华景象;最后让学生在画卷上找出相关事物,分析可以将画面分成哪三个部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构图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引领学生揣摩大师,疏导国画创作的“流”

作为中国传统的画种,国画讲究继承。一个人,如果没有深深地揣摩、研习过大师及其作品,他的画画得再好,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画艺术是能够追溯源头的,纵观中国书法史、中国美术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大师的国画创作都是继承中的发展,历史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空中楼阁式的“创新”,那样的创新说白了恐怕只是随心随欲罢了。真正的创新建基于继承民族文化、领悟民族精神之上。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夯实学生的美术根基,积淀学生的学养,不仅包括深厚的美术学养,而且包括丰富的哲学、美学、文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学养,只有这样,国画学习才能“形神兼备”,才能走向自主的创造。

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解读大师的作品。如学生在学习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时,对于简约的画面—几只蜡蚌在湍急的泉水中游动,然而透过画面,我们却分明能够听到青蛙的声音。如此,学生才能深刻领悟齐白石大师的“留白”艺术。在解读作品的基础上,让学生描摹大师的作品,在描摹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让学生的临摹从“形似”走向“神似”。这不仅是学习艺术大师国画创作技巧的过程,也是与艺术大师进行潜在对话的过程,更是和自我内在哲学、宗教思想、人文关怀理念进行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国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除了上述的“天人合一”思想之外,还有诸如“静穆”思想、“含蓄”思想、“充实”思想等。只有领受了内在的思想、情感,才能领受国画的内在本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画的神韵对学生来说才不是一种束缚,而是具有一种解放和舒展作用。在临摹大师的艺术作品过程中,技法能够很快地被继承,但内在的气韵则需要学生慢慢体会、慢慢揣摩,甚至需要学生不断玩味、永远品味。

在学习大师、创作临摹的过程中,学生从写生开始,逐步走向写意,如梅的高格、竹的高节等。不仅仅写意画是如此,工笔画也是如此。在学生创作国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的用笔生动、大胆、肯定、灵活,以便让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鉴赏经典,领悟精神内涵

鉴赏经典也是一种能让学生体会到国画魅力的好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经典鉴赏活动,尝试说出国画中体现出的精神内涵。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将国画欣赏和诗词鉴赏等其他内容结合起来,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真谛。

在教学“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国画经典作品,然后让学生尝试展開分析,尝试找出其展现出的精神内涵。如竹子是中国文人画的主要题材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欣赏郑板桥、文同、苏轼等画家的竹子,并欣赏和竹子有关的诗歌,尝试从中提炼出精神内涵,说说古人为何喜欢画竹子,竹子中展现了一种怎样的情趣。有学生尝试将古诗词和《墨竹图》放在一起分析,提出:“我曾经听到过郑板桥的一首诗,‘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由此可见,竹子具有傲骨。但是文同的《墨竹图》却出现了S形的竹子,看似无法体现出竹子的傲骨,但是仔细想想,竹子在变形后依然顽强向上,这其实是作者用另一种方法体现出了竹子的傲骨啊。”通过这番分析,学生不仅对作者的绘画风格有所了解,而且对其中所蕴藏的精神思想有所感受,能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深意。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经典国画作品,让学生尝试表达观看后的感想。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艺术家的高超技法,而且能深入体会到传统绘画中蕴藏的哲学思想,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是相对轻松、愉快的教育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高中美术课堂中国画教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教学内容。高中美术国画课程分成三部分:欣赏、实践与讨论。笔者阐述各部分的教学技巧与创新措施,目的是提高国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志勇.借助国画教学,渗透传统艺术文化[J].基础教育研究,2018(14):66-67.

[2]彭日峰.高中美术课堂中国画的教学方法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23.

[3]沈甦.用“创客教育”理念深化高中国画教学[J].名师在线,2017(12):27-28.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展现艺术之美,实践创意之魂
刺破青天锷未残(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