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引思:激发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写字的课堂活力

2020-09-10 07:22沈林洪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识字写字活力课堂让学引思

沈林洪

摘要:寻找适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运用基于儿童立场的“让学引思”教学主张,转变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学、趣味地学、互动地学,做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让识字写字的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识字写字;让学引思;活力课堂

识字写字是当下教育环境中较为基础的一个环节,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中明确规定: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然而,对于刚升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两年就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无疑是庞大且繁杂的。想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认识尽量多的汉字,就需要教师通过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比一比: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主动性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脱离幼儿园的游戏型教学模式,初次进入到系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对于他们而言,这样一板一眼的课堂,肯定会感受到一定的不适感[1]。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环节,教师就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比一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主动性。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人”和“大”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人”和“大”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它们都有“撇”和“捺”这两个笔画;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点,学生在仔细观察中发现(字形结构)“人”字上加一笔“横”画就是“大”。在指导观察位置时,学生发现:(笔画起笔)“人”的捺要从横中线上面一点点处起笔,而“大”的捺直接从横中线起笔。通过观察,学生在汉字的结构、笔画与位置三个方面进行写字,事半功倍。

“引”是为了“让”,“让”才能实现“引”。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

二、画一画: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趣味性

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起步较慢,发展较快,并且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2]。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当今,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为开展相应的教学提供了便利,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在识字写字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形象直观的识字写字环境,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趣味性。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文中提到了“鲤鱼”、“乌龟”以及“青蛙”这三种动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对这三种动物有一个直观印象。接着,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让学生画出一个个小动物,在学生进行绘画之前,教师要将蝌蚪还有一些动物、昆虫提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在指定的位置画上蝌蚪以及相应的动物。在这个“画一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加强对这些汉字的印象,不用费时费力就完成了对“蝌蚪”以及“鲤鱼”、“乌龟”、“青蛙”等汉字的认识。当然,在学生绘画时,教师也要关注一些学生的态度,如对于某些不愿意上台展现自己“画功”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的纸上模仿黑板的样子进行绘画,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引”的智慧决定着“让”的深度,“让”的深度反映着“引”的智慧。通过“画一画”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对这节课的参与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课堂更有活力。

三、猜一猜: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互动性

对于小学生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仍然未形成对教师的偏见与刻板印象[3]。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氛围更好,师生关系也更和谐,这也是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教学优势。在识字写字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加强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猜一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种互动沟通的识字写字环境,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互动性。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课,是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一年级学习的看图“猜一猜”识字方法,再结合本学期学习到部首查字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文这一特点,结合课后第二题习题要求学生猜读加点字的读音,并交流猜读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其实,根据加点字的特点,可以分成三种识字猜读的方法,第一种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抓”字;第二种利用插图的方法猜读“鼠”和“筝”字;第三种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读“幸”和“愿”字。当然,同一个字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猜读,如“愿”字可以編一个字谜的方法,“厂里一张白纸,小心使用就是”。不过,有的字,如“哭”字,不容易猜,也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认识。根据学情,教师要提醒学生用这些识字方法认识更多的生字,为学生创造交流、互动、展示的机会。

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从而让学生“乐学爱思、会学善思”。通过“猜一猜”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识字写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互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活力课堂。

“教”是为了“学”,“教”应服务于“学”,辩证地实施“让学”与“引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地学、趣味地学、互动地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学科素养,提高课堂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月梅.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08:93.

[2]邹馥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究——以“部编本”教材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7,03:115-116.

[3]田娟娟.低年级小学语文词串识字探究[J].才智,2017,04:70.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识字写字活力课堂让学引思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让妙想与“霞鹜”齐飞
新课标下识字写字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