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坤
【摘 要】在信息化社会的推动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给信息技术教育提出要紧跟时代的脉搏的要求,对于实际的教学工作而言,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与问题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以期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48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具有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学的侧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善于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且要依据信息技术自身更新速度极快的发展特点,不断充实与完善,与时俱进的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一、初中信息技术特点
(一)基础性
一方面,从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是学生在信息社会赖以生存的手段,对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接受的基础性教育。信息素养是这一切的核心,是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接受的基础性教育。另一方面,从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的作用来讲,在时代变迁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下,各学科的教学都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呈现,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学管理都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完成。这时候信息技术扮演的是工具性的角色。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要想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更好的适应信息技术的介入,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就需要首先熟悉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术基本知识、技能等。所以信息技术是各学科,甚至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
(二)实践性
信息技术课程极其重视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是否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中的操作,最后的评价方式都要落实到实际操作中,信息素养要通过学生的操作能力来体现。而且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知识点绝大部分都是需要学生在上机时间里通过自己动手、合作学习来完成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几乎每一节内容都包含活动、实践探索环节,学生只有在上机操作、练习、查找资源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掌握水平。
(三)时代性和生活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变革,选入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也必然和社会发展现状吻合,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也在更新换代,带着时代的烙印。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教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教材的背景介绍、学习思考、活动设计、实践探索、知识链接、课后练习等部分内容的选择大都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发生在学生周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或事件作为切入点来设计教材内容,将生活经验设计成真实的学习任务、案例、研究性课题或活动主题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学习任务,又能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处处都充满了时代气息和生活氛围。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建议
(一)增加动漫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增加动漫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便于操作的新型动画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动漫创作热情,推动动漫教育普及为目标,简单易学,以动画的形式呈现,非常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也比较简单:计算机及动漫操作软件、摄像头,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想法先设计一个方案,逐步制作自己感兴趣并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不仅可以豐富信息技术教育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有自己的设计、自己的制作、最后还是自己感兴趣的动画作品,并且同学之间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更为精美的作品,分工合作、自主学习,不仅增进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且还能制作出很多精美的作品。
(二)增添机器人教育内容,作为选学内容
机器人的发明、研究及应用是科学研究、社会生产的需要,进入到教育领域是其进一步的扩大与延伸。虽然机器人教育就是通过组装、搭建、运行机器人,但是它所涉及的知识是广泛的并且要有很强的综合性,把机器人教育引入信息技术课程将为信息技术课程增添新的活力,成为培养中小学生综合能力、信息素养的优秀平台。
提到机器人,这是很多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学生们只是通过动画片或者电影了解过机器人的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及动作,对于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不是很清楚,在学生的兴趣活动内容中增添关于机器人的内容,无形中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学习学生还能自己编写简单的机器人程序或者完成简单的动作,这无疑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与源泉。
(三)进行多维互动,提升互动参与度
课堂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这些形式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地点来灵活处理。一个教师如果可以很好的驾驭课堂,使课堂互动中具有民主的人际关系,关注班级整体,调动学生群体的动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同时提高了课堂互动的水平。将课堂中的学生视为一个小的群体,引导群体之间进行互动行为。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个体的认知与建构,最终将课堂中的小群体引导走向社会中的大群体。有效的利用课堂互动中的生成性,关注教师和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言语和行为。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内容,让信息技术课更符合今天中学生的需求,对中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云林.论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