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越 时曙晖
【摘要】《白鹿原》中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在封建宗法和传统礼教统治下的男权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女性毫无疑问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在这部小说中,涌现出大量的女性形象。其中白灵是全书中唯一被作者详细描写的女性革命角色,意义非凡。本文将探究白灵的性格特点及其养成原因。
【关键词】白灵自身性格形成原因;复杂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07-02
一、引言
《白鹿原》是中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扛鼎之作,曾获1997年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著名评论家何西曾说过:“《白鹿原》是九十年代初在社会主义长篇创作领域所出现的难得的艺术精品,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深入批评。”[1]小说以中国关中地带的白鹿原上的白鹿村为缩影,表现了中国20世纪以来农村的传统与革命,风云变幻之际的伟大历史。这本巨著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陈忠实塑造的大量被封建社会所吞噬的女性人物,这其中尤以白灵形象最为特殊。《白鹿原》中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在封建宗法和传统礼教统治下的男权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女性毫无疑问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在这部小说中,涌现出大量的女性形象。其中白灵是全书中唯一被作者详细描写的女性革命角色,意义非凡。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将探究白灵的性格特点及其养成原因。
二、白灵的性格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人物形象往往呈现出“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往不美。”[2]的特点。也就是说好人完全只有好的一面,坏人完全只有坏的一面。人物形象呈现出非黑即白的特点。但是,人作为一种有自我意识的高级生物,不可能只有美好或者丑恶的孤立的一面,也不可能只有正或反的一极。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在艺术殿堂上名留青史,与其丰富、立体而有深度的人物性格密切相关。“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则是许多组性格元素合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种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结构层次,使性格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3]而白灵作为白鹿原中的经典女性角色,她的性格是复杂多变的,由诸多性格元素组合而成,有血有肉,性格饱满。
(一)聪明果断,追求自由。白灵是白鹿原上第一个进学堂的女孩,在一众男孩子面前,她举止大方,毫不怯懦。即使全家反对她去城中新式学堂读书,依然坚持自己的主见,勇敢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白灵还拥有不同于同时代女性的勇气,面对白家人给她安排的婚姻,她果断拒绝,不惜逃婚,大胆追求婚姻的自主权,在面对初恋鹿兆海与自己的政见分歧时,她也能坚持自己的理想事业,不为爱情所累。甘愿为革命事业奉献终生,同封建势力做斗争。
从她多次戏弄徐先生的情节中就可以看出童年的白灵并未受到三纲五常的禁锢,拥有自由果断的灵魂。“久久赏玩,粗看似柳,细观像欧,再三品味,非柳非欧,既有欧的骨架,又有柳的柔韧,完全是自成一格的潇洒独到的天性,根本不像一个女子的手笔,字里行间,透出一股豪放不羁的气度。”[4]见字如见人,一个人的字可以反映出他的修养,素质和性格。由字可见,白灵本人是个潇洒独到,豪放不羁的女子。书中朱先生对白灵的直观感受也印证的白灵的独特:“这种眼睛首先给人一种厉害的感觉,有某种天然的凛凛傲气;这种傲气对于统帅,对于武将,乃至对于一家之主的家长来说是宝贵的难得的,而对于任何阶层的女人来说,就未必是吉祥了;白灵的眼睛有一缕傲气,却不像父也不像兄那样外露,而是作为聪意灵秀的底气支撑主宰着那双眸子,于是就和單纯的美女或一切俗气的女人显示出差异来;纺线车下,织布机上,锅前灶后,无论如何窝不住这一双眼睛,整个白鹿原上恐怕再也找不到这种眼睛的女子了。”[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观察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窗口。拥有这么一双眼睛的白灵自然也非俗物。
(二)鲁莽冲动,偏执乖戾。白灵性格是复杂性和两极性的。尽管出身封建地主家庭,童年时期的松散自由家庭教养方式使白灵有着超乎常人的胆量和智慧,甚至有一点鲁莽冲动,偏执乖戾。书中一开始,白嘉轩不想让白灵去城里读书,也是考虑到当时局势混乱,军阀缠斗,担心女儿的安全,但白灵没有选择同家人好好交流,取得理解,反而胡搅蛮缠,偷偷跑进城,全然不顾家人的担心,甚至在白嘉轩进城找她后以死相逼,不肯回家看望因思念她而生病的亲人。后来黑娃当了土匪,洗劫了白家,不仅抢走了白家的粮钱,还把白嘉轩的腰打折了,白嘉轩受重伤,九死一生活下来,他最爱的女儿得知消息之后,没有伤心难过,也没有回家来看望父亲,只是忙着和鹿兆海争论党派之见,为自己的爱情忧虑。过分的较真带来的只是偏执。
在白灵后续的革命活动中,依然体现了白灵鲁莽冲动的性格。中央教育部的陶局长来学校给学生讲话,大家都知道陶局长不怀好意,来了不过是敷衍学生,当时白灵领导学生工作,虽然要时时刻刻牢记革命的任务,但是也应该清楚保留革命火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时共产党实力远弱于国民党的时期,沉着冷静显得尤为重要,白灵却把半截砖头扔在陶部长身上,结果跟着她一块闹革命的学生被抓了,游行的队伍也很快被瓦解了,革命力量受损;二姑夫家的皮货店子被砸了,人也被抓去严刑拷打了三天三夜;最后,白家也被连累,遭人威胁恐吓。
三、白灵的性格成因
(一)家庭环境。白鹿原,白灵出生于这里,每一个生活在白鹿原的人,无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都要受到几千年来吃人封建礼教的压迫,都要受到男权、父权和族权的管制,白鹿原上的男人女人大多数都被其所吞没,譬如白孝文、白孝武、黑娃,连这些男人都不得不屈服于封建礼教,自然吴仙草、鹿冷氏、田小娥等柔弱女性也不能幸免。可白灵是幸运的。她是白鹿精灵的化身,并且是白嘉轩夫妇唯一的女儿。白灵出生时,吴仙草见到一只百灵子在树上叫着,这毫无疑问是祥瑞之兆,为了让自己心爱的女儿健康地活下去,白嘉轩给白灵认了干大,给女儿办的满月仪式也相当隆重,甚至和自己头生儿子的满月不相上下,可见白家对这个女孩的重视与宠爱;随着白灵再长大一点,白嘉轩更是宠爱这个女儿,文中多处有体现:“灵灵长得太叫人心疼了,细嫩的皮肤,聪明稚气的两只忽闪水灵的大眼,胖乎乎的手腕,有多招人喜爱。白嘉轩常常忍不住咬那手腕,咬的女儿哎呦直叫,揪他的头发,打他的脸。他把疼哭了的女儿架上脖子在院子里颠着跑着,又逗得灵灵笑起来。仙草嗔怨说‘你把事儿弄颠倒了,女子该当严管,你可是尽性儿惯她。’白嘉轩怎能不知道娃子女子都应当严加管教的道理,只是他无论如何对灵灵冷不下脸来。”[4]白灵一哭一闹,以前觉得女人大脚恶心的白嘉轩坚决不让灵灵缠脚了,放言谁让白灵缠脚就砍谁的手;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白嘉轩还亲手把白灵领进学堂。就连认为女子不过是一层糊窗户纸的白赵氏也把孙女当成心头肉。
可见,白灵是特别的,即使在这个对女子压迫成风的白鹿原上,白嘉轩仍然为她撑起了一片自由成长的天地,使得她能够像男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她既不用像白鹿原的其他女人一样被教育着做个贤妻良母,守着妇容妇功,也不需要像男人们一样承担着沉重的家族责任。她与哥哥们处于两种不同的成长环境,哥哥们受到白嘉轩严格的管制,做事瞻前顾后,而白灵则受到全家的溺爱,童年优渥而幸福,也享受到了许多男人女人都没有的特权。所以她生得美丽聪明、大胆果断、敢于争取自己的人生主宰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白灵童年松散自由的家庭环境和严峻残酷社会环境相冲突,因为自小家人在潜意识里给她灌輸的观念是自己想要的一切都会得到,从小她在家中没有受到管制,无法无天。长大后在这种潜意识的指导下白灵性格中偏执乖戾、鲁莽冲动的一面显露无遗。
(二)教育经历。白灵不同于白鹿原上的任何一个女性,她长大后进入了新式学堂学习,这段求学经历,使她不仅接受了西方开放多元的教育,解放了思想,而且见证了革命战争的残酷。白灵接受过新式教育,具有丰富的知识,呼吸过新社会的自由气息,长大后的所见所闻教给她的是女性独立解放,自然是接受不了三纲五常的迫害,并且比起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女性而言,她反抗地尤为激烈,白灵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勇敢果断地追逐自由才能摆脱旧社会的枷锁,获得人格的解放,这是白灵性格的良性面。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诸多压迫人性的因素,但不得不承认当中的某些精神适合中国国情,而白灵只是在童年时代接受过中国儿童启蒙教育,并没有系统接受过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她认真学习的西方自由主义教育没有教会她遇事要沉着冷静,审时度势。换句话说,白灵处在中西思想交融的时代背景,接受过中西方教育,虽然聪明勇敢,但却没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懂得融会贯通,导致过分自由,遇事偏执乖戾,鲁莽冲动。白灵的中西教育经历这使她性格的复杂性更加明显。
四、总结
白灵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保守与革命并存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也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5]白灵成长在一种幸福自由的环境下,大胆果断、勇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固然是好的,但这种毫无挫折,一帆风顺的成长环境也让白灵无法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度,养成强硬鲁莽、冲动的性格。白灵的教育经历使她性格的复杂性愈发突出。
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塑造了诸多的人物形象,其中,尤以女性群像见长。白灵这个人物具有两面性和复杂性,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综合体。她身上既有令人钦佩的闪光点,也存在着人性中的黑暗面,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白灵才摆脱了面具化的形象,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长河中一位经典不朽的女性形象。
参考文献:
[1]郑周明.白鹿原的女性悲剧[J].学术探索,2006,(1).
[2]曹雪芹.(脂本)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院,2006.
[3]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5]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M].石永礼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孙越,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教育硕士,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方向: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