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0-09-10 22:53:38余艳辉
体育时空 2020年15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德育教育体育教学

余艳辉

摘  要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始终摆在学校教育的前沿。具有独特体育与德育双重核心价值观的体育教学,是新时代“德”“体”兼备的人才培养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中职体育德育内容的教学现状,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当、适量的教学方法,寻求德育渗透之下体育教学的新方法与途径,为中职体育教学带来一些新思路,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职  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8-042-02

一、前言

在当今社会中,技术与伦理的潜在矛盾日益加大,由此也使得体育教师越发感受到在其体育教学中浸润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在体育中融入德育毕竟不同于专门的德育学科和课程,而是一种对具有独特的体育与德育双重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即既要体育教师重视学生掌握体育作为一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高度重视其道德品质的培养。目前,中职课堂上的学生正处在健康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他们的政治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我国未来社会建设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的年龄通常为15—17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可能会显现出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行为不规范以及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等问题。又由于他们长期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显著。新的《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除了强调体育运动的参与、运动的知识和技能、身体健康三个基本方面外,更加具体并系统地强调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环境两方面的目标体现和内涵渗透。为此,教师应在体育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条件和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当前德育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教研一体化平台结合点,德育建设体系不完善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普遍缺乏结构性改革和自主创新的意识,学校对相关体育科研与专项领导小组建设的资金投入少。其次,在学校体育教研与专项活动中涉及德育渗透方面的内容较少,未能组建学校相关教研与专题建设领导小组。体育教研组在当前现有的形势和实际条件下尚未真正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继续开展体育学习和积极进行体育科研的重要平台。最后,学校制定的科研管理制度不能从实际情况和需要的角度出发,无法很好地抓准科教研一体化的结合点,所谓的以科研促体育教学在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中显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二)体育课堂忽视德育教育,育人效果成效低

中职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教师满足于旧有的教研实践活动模式,对于渗透德育内容的意识淡薄,在体育教研和实践活动中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缺乏实践和创新的意识和适应教育变革的能力。中职体育学科实施德育的目标更多存在于对身体的练习之中,道德的培养在形式上是隐性的,无法做到像对知识和技能那样的目标可以直接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地教学操作控制,這就使得中职体育实施德育的目标在形式上受到了教学发展目标的严重制约。在中职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形式上实施德育未能充分发挥符合体育与健康实践活动特点的重要性和优势,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效果不够明显。

(三)传统德育教学管理形式落后,学生厌烦情绪明显

由于我国传统德育的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其主要是由教师的口头讲述为形式完成教学,且进行教育的时间和内容的分配与其他部分相比也很少,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对于德育教育的学习兴趣,更加急切地想要投入体育实践之中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课堂听讲。最后,会由于对体育传统授课方式产生强烈的排斥和厌烦的心理而导致德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同时也更加不可能有利于学生在德育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培养。

四、德育渗透之下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提高重视程度,增加对体育教学德育建设的投入

强化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力量与体育教学的软硬件,加大体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支持校内体育教师积极参加深造或交流学习。通过对相应的人员和岗位进行正确的专业职能和岗位划分,加强学校体育个性化教学的综合性和调研培训力度,并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内德育教育与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嵌合环节,以进一步增强学校教师在德育教育的综合性和渗透能力,并更好地使其能够顺利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此外,学校还要将体育创新课堂所需要的体育教学器材的购置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对学校体育个性化教学中的德育建设的重视,坚定以体育教学组织的形式积极开展校内德育教育的信心。

(二)改革当前教学方式,更新体育课程渗透德育教学的理念

体育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德育培训,与其他专门从事德育的教师相比缺乏完整、扎实的专业德育知识。所以体育教师开展的德育具有非专业性的特点。根据这一德育的特征,需要培养体育教师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先进的健身教育理念,如此才能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充分融入隐性德育,发挥健身育人的引导作用。为此,应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从体育活动实际入手,建立健全中职体育中德育内容教学各个环节的课程安排与教学规划,发挥体育运动本身对于学生整体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与引导功能。

二是选择恰当的地点与时机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强调涉及的具体运动项目的德育精神文化内涵,挖掘其道德的意蕴,进而对学生在德育思想意识方面的发展进行引导。

三是在活动中树立德育正面的形象与典型,善于主动抓住热门事件,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三)创新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优化课程结构

在我国中职体育的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主要有激励竞争法、语言文化感染法、典型示范教育法、环境熏陶教育法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游戏情境法结合中职体育学生的特点和实际,以及将中职体育的教学和当下的新闻热点、时事政治相有机结合,以此来创新德育渗透的方法。体育游戏教学除了运用传统常规的教材内容外,还可以充分借鉴新媒体以及网络平台教学中的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线上与线下的同步互动学习的模式。趣味体育课堂的探索和新课堂体育教学模式的引入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具备与时俱进贴合实际的体育教学方法,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在体育教学中创造性地增加拓展性的体育锻炼与喜闻乐见的趣味性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规则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完善体育渗透德育课程的评价机制,促进育人成效

中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中职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德育实践与学生体验。为此,应将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双方的评价工作之中。一方面,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师队伍进行德育教学绩效评价,包括他们对于实施渗透德育的态度、挖掘学生德育的因素、渗透学生掌握德育的能力和运用科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并进一步完善其考核标准;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德育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重视对学生情感、意志、品格、个性等的培养和发展,并将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其学习活动结果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客观、科学的德育评价方法来进一步调动和提高中职学生在体育中德育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中职学校德育的质量和效果。

五、總结

德育在中职体育教学的渗透是当前素质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文的研究,可见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这对育人成果的获得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今后,中职学校既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体育教学硬件,又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改革当前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完善“德”“体”共育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郑海,林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研究[J].拳击与格斗,2019(18):41.

[2]马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7.

[3]段坤.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3):135-136.

[4]商勇.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德育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156+158.

[5]矫海涛.中专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7):117-118.

[6]陈勇.独立学院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04):123-124.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德育教育体育教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2:59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2:53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0:40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