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笔手法的文学表现与承袭

2020-09-10 07:22赵女女
今古文创 2020年17期
关键词:晋文公左传三国演义

【摘要】 自写史开始的“曲笔”手法在《左传》中得到极大发展。《左传》作者在叙写赵姬主动让嫡这一事件时,明里写出了赵姬的深明大义,也以双关式曲笔写出了晋文公的执家以礼。《三国演义》作者刻画司徒王允这一人物形象时承袭了《左传》的这一手法,在“连环计”事件中通过貂蝉这一形象,突出了王允为国事忧愁、痛恨奸恶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 《三国演义》;王允 ;《左传》晋文公;曲笔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7-0021-02

“曲笔”这种写作艺术,是从写史开始的。经孔子修订的《春秋》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1]P4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春秋》的曲笔写法,其“微言大义”往往是通过曲笔的方式得以实现。杜预在《春秋左传序》“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2]P4同样也揭示了曲笔的文学底蕴。《左传》继承并发展了《春秋》的微言笔法,不仅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而且也给古典小说以深远影响。

本文以曲笔手法在《左传》晋文公及《三国演义》王允形象塑造中的运用为对象,探析《三国演义》对《左传》曲笔手法的承袭。

一、《左传》——曲笔写晋文公

《左传》是一部叙事散文,而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左传》作者写晋文公的忠孝采用正面描写的方式,在重耳被牵涉到骊姬的阴谋诡计而遭受危难时,面对其父亲晋献公派军队去重耳的封地蒲城讨伐他时,蒲城人打算反抗,但重耳却不同意,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3]P404

通过这里的语言描写,能够看出重耳他是一个具有君父观念,尽忠守孝之人。而在重耳重返晋国后,作者通过赵姬让嫡一事,又以曲笔的方式写出了重耳的执家以礼,着重突出了晋文公守礼行事的性格特征。

僖公二十三年,晋国公子重耳遭受骊姬迫害的时候,被迫流亡,逃到狄国,跟随他一起逃亡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等人。狄国人征讨一个叫廧咎如的部落时,俘虏了两个姑娘,名叫叔隗、季隗。狄国人把他们送给重耳,重耳娶了季隗,生下伯脩、叔刘;把叔隗嫁给赵衰,生下赵盾。后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即位,即为晋文公。晋文公回国后,狄人把晋文公在狄的妻子季隗送回晋国。晋文公把自己的女儿赵姬嫁给了赵衰。在晋文公妻子季隗回晋后,赵姬多次请求把赵盾之母叔隗从狄国接回,并以“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3] P417劝诫赵衰不要喜新厌旧,否则以后难以使用他人。在赵姬的坚持下,赵衰答应迎回季隗母子。季隗母子回来后,赵姬坚决请求让赵盾作为嫡子,自己的孩子位于赵盾之下,让季隗作夫人,自己在她之下。按常理来说,晋文公回国后成为国君,赵姬作为国君的女儿,地位是相当尊贵。但她却没有凭借这一身份居于正妻之位。而是主动让嫡立贤。赵姬的这一举动意味着赵盾及其后代世代保持其大宗地位,而赵姬的孩子原同、屏括、楼婴为小宗,服从受制于大宗,且越到后代分封越小。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网之中,面对着晋文公重返晋国急需整治国家的时候,赵姬作为国君之女,毅然请求迎回季隗母子,立赵盾为嫡长子,赵姬这种宽广的胸怀,处处以公为先的深明大义为人所敬佩。

《左传》作者在突出赵姬让嫡立贤的深明大义时也以曲笔的写作手法写出了晋文公的执家以礼。年少时的晋国公子重耳谨守忠孝观念,以礼行事。重返晋国即位国君的重耳,执政后又能唯贤是举、选贤与能。赵姬这种唯才是举、以贤选嫡的高贵品德与其父可谓是一脉相承。

二、《三国演义》承袭《左传》——曲筆写王允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不仅长于叙事,而且也善于写人。作者往往采用出场定型、反复渲染等手法塑造极具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相比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等典型艺术形象,《三国演义》作者在刻画王允这一形象时,用笔较少。但这并不妨碍作者对这一艺术形象的精心塑造。

在《三国演义》作者的笔下,王允是一位颇有智谋的忠臣:连环计的策划与实施过程中,王允的机智与口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蔡邕事件中王允对汉王朝的维护;临死前的上奏,为其结局渲染了一抹悲壮的气氛。这些正面描写都充分地展现了王允的性格特征——痛恨奸恶,忠贞为国。

除此之外,在第八回中,作者对貂蝉的刻画同样为王允的性格特征添了一笔,以双关式曲笔的手法对王允这一形象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其个性十分突出。

《三国演义》第八回写王允深夜在后花园仰天垂泪时,突叙出一女子。此女子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王允暗中跟随,方知是其府中歌伎貂蝉。在王允的讯问下,貂蝉道出缘由:“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4]P86

看到王允因国事忧愁之状,貂蝉表明自己愿为其分忧,且万死不辞。而后王允以“连环计”告知貂蝉并叮嘱其万万不可泄露此事,貂蝉以计谋不成,杀身成义表决心。“连环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貂蝉更是以完美的演技离间董卓与吕布,面对吕布是“蹙双眉”“忧愁不乐”“挥泪不止”的可怜见儿,完全是一幅忍辱偷生的样子;面对董卓是“衣不解带,曲意逢迎”的恩爱模样,对与吕布的相遇更是以忠贞无辜之态向董卓哭诉,真真是“女将军兵法神妙。”[4]P86

《三国演义》塑造的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美丽聪慧的“女间谍”不难联想到同样处于政治斗争漩涡中的另一位“女间谍”——西施。但两者相比,貂蝉为主、为国献身的主动性更突出。而她这种突出的主动性又是从何而来?她从小生活在王府,被王允如亲生女儿对待,她身上的主动性因素极大可能便是受王允的教化与熏染。王允,《后汉书》称:“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驰射。”[5]P2171年少时的王允就有着立功之志。十九岁时王允出为郡吏便反腐惩恶,后因为惩处小黄门赵津被下狱。出狱后王允在外躲避三年后还仕,在他当豫州刺史时因讨伐黄巾,立下大功。后又因向汉灵帝举证常仕张让再次被捕入狱。杨赐、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三人上疏求情,王允才免于一死。汉末朝政混乱,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笼络士大夫,王允被董卓任以司徒。董卓的笼络并没有使王允“助纣为虐”,相反,他收敛了自己疾恶如仇的一根筋性格,成了一名卧底,《后汉书》亦云:“(王)允矫情屈意,每相承附,(董)卓亦推心,不生乖疑。”[5]P2174-2175坚决拥汉的司徒王允,尽管表面上是曲意奉承奸贼董卓。但他却串联于背后,策划于密室。而自幼被王允收养,且待之如亲女的貂蝉很难不被王允所熏染,其性格亦可能与王允相似。见王允为国事而忧,她便主动报主。其为父报国而甘愿周旋于吕布董卓间的举动不正与王允为维护汉室,铲除奸恶而矫情屈意的行为相一致。透过貂蝉看王允,他忧国恶奸的性格刻画是更深一层。

《三国演义》作者以双关式的曲笔手法将王允的特征化性格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得以强化、深化,也使得人物形象的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曰:“因鲁史以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以标劝诫;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然睿旨存亡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6]P283-284

《左传》作者在深刻理解春秋微言大义的基础上,发展了这一委婉深长的手法。在特定的事件中,人物的行为举动关涉到两个对象,从而达到“指桑说槐”的艺术效果。

《左传》作者在赵姬让嫡事件中,表面上描写了赵姬尊嫡不怠的义举,其深层亦对晋文公执家以礼的形象进行了刻画。

同样的,《三国演义》连环计事件中,貂蝉从王允愁眉锁骨间洞察其内心隐情,又能为铲除奸恶主动献身。这种对暴恶的义愤,长期生活在王允府中的貂蝉不会没有耳濡目染。双关式曲笔手法的运用在塑造貂蝉大义凛然的形象时,也使得王允坚决拥护汉室、痛恨奸恶的性格特征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左传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5](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作者简介:

赵女女,女,山西临汾人,渤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猜你喜欢
晋文公左传三国演义
“足下”的由来
从善如流
三国演义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足下”一词的由来
三国演义
《左传》笔法
三国演义
厨师辩冤
Contents and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