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璐 段佳薇
【摘要】 三国末期,鼎立局面彻底被打破,晋统一全国,老百姓终于迎来了相对平稳生活,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文学开始复苏,到了中后期,更是涌现出了大批的文学奇才。这一时期的嵇康、阮籍、阮成、山涛、向秀、王戎、刘伶这七位名士,曾以“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思想,一度隐居在辉县的竹林里,历史上给了他们一个十分响亮的称呼——竹林七贤。
【关键词】 竹林七贤;魏晋风骨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9-0012-02
一、竹林七贤的形成及其历史背景
公元220年,曹丕篡权汉朝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与蜀汉、东吴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三国历史正式开始。然而曹魏后期,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司马氏先诛了“托孤”大将军曹爽,废黜了第三任皇帝曹芳,之后弑杀了第四任皇帝曹髦,开始代魏自立的计划,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历史上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了中国,至此延续40余年的混乱三国时期结束,进入了晋朝的统治。
竹林七贤就生活于这样动荡的时期,他们皆是才华横溢、不媚权贵、崇尚虚无、放荡不羁的豪爽之士。他们是众多文人志士的标杆,在思想境界、文化的发展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乃至今天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国人。他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髓,但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迫于统治阶级的威压,他们往往不能正面表达内心的情感,于是只能采用比喻、隐喻、象征等方法,侧面反映自己对当时政权的不满与无奈。
嵇康(公元224—263年),安徽宿县人,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曾被封为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他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回归自然,厌恶烦琐的礼教,其代表作有《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等。在感情上,他亲近曹魏皇室,因为他娶了魏谯王曹林的女儿。但嵇康不愿意参与司马氏和曹氏之间的明争暗斗,也自认为没有能力而为之,所以他只能开始了自我放逐,把目光投向了山阳县。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尉氏县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官职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他主张把“自然”与封建等级制度相结合。他常常蔑视礼教,以白眼(斜眼看人)看待他说人为的俗人,以青眼(正眼看人)看待志趣相投的朋友,被人称之为“青白眼”。
山涛(公元205—283年),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字巨源,西晋时期名士,是竹林七贤中最年长的一位。直到四十岁才做了官,当了郡主簿。眼看仕途有所起色了,却忧虑朝堂之中的暗潮,于是弃官43 岁来到了竹林。嵇康所书《与山巨源绝交书》,就是写给他的,这也让后人对他有诸多非议。二十年后,他顾念旧情,荐举嵇康的儿子嵇绍为官,可见他来从来没有忘却过旧友之情,之前种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向秀(约公元227年—272年),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字子期 ,魏晋间文学家,著有一书、一论、一赋,皆是难得的佳品,后人无可比肩。后在山涛的引荐下,与嵇康、阮籍相识。
刘伶(约公元221年—300年),沛国(今安徽宿县)人,字伯伦。曹魏末期曾做建威参军,晋初期,他主张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反对黑暗统治,被统治者所不喜,后遭罢黜。为了躲避迫害,刘伶嗜酒放浪,肆意妄为,著有《酒德颂》一篇。《晋书》里记载: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后世辛弃疾有“醉后何妨死便埋”,清代的敦诚也曾经这样悼念曹雪芹:“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插葬刘伶”。
王戎(公元234—305),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字濬冲,竹林七贤之一。年少成名,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等职,与阮籍、嵇康等人常在竹林之游,他是七贤中年龄最小、最庸俗的一位,被其他几位戏称为“小俗物”。
阮咸(约公元222—278年)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字仲容,著有《律议》传世,是阮籍之侄,叔侄二人并称为“大小阮”。精通音律,尤其善弹琵琶,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有一种长颈琵琶就是以“阮咸”为名的。
二、嵇康为何选择山阳而居
山阳,指的是山的南边,山阳县就位于河内郡太行山的南麓,这里地处中原腹地,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曾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公元220年,东汉最后的皇帝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后,被贬至此,封山阳公,于公元234 年死于山阳。公元243年,嵇康游历到此地,决定在山阳城外的竹林隐居,或許他是正寻着汉献帝的足迹而来,定居山阳也体现了他对于曹魏政权的失望与反感。
《辉县志》记载:“竹林在县西南六十里,晋七贤游处,旧属河内,元以山阳县并入辉州,今属辉县。七贤堂在竹林寺内,祀晋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世称竹林七贤”。
从县志记载方位来看,七贤活动的竹林就在今辉县吴村镇鲁庄北和山阳村以南的区域。当时这里有个邓城,竹林清泉,大好的风光,七人相伴在这里与竹草为伍和鱼雀相伴,谈古论道。之后人们在这里修建了竹林寺,在寺中至今仍有一片竹园,殿中供奉着七贤的时刻画像。竹林寺初建成时规模很大,时光流逝寺院里的很多石碑被毁。听当地人说,原来的吴村东边还有山阳城的城墙,一、二十米宽,全是红胶泥土,1958年,城墙被破坏推平了。竹林寺西边就是七贤泉,泉水清澈甘甜,以前泉水很大,水漫出来,沿南往东流,汇聚形成小溪湿地,这一带芦苇、竹林风光也得益于水源的丰富。但现在,由于气候的改变和周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七贤泉基本已经枯竭,竹林也在逐年缩小,再不复当年的盛况。
很多人认为竹林七贤的活动地在焦作,这是因为,历史上记载的山阳位于今天的焦作市山阳区东部。1983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南省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给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批复》一文中,将新乡地区的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管辖,而吴村镇紧邻着修武县,对于竹林七贤活动地的争议就是从这时开始的。1700年前,竹林七贤活动的范围较广,也包含了今天的修武、博爱地区,而真正的竹林不论是《辉县县志》,还是碑文考证后确认,吴村镇鲁庄北、山阳村南就是当年竹林七贤主要的活动地。
三、竹林七贤是否真的无为
竹林七贤打着无为的旗号,提出“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但是写的作品都是讽刺司马家族,阐述了自己对政治的见解,后来其中五人都相继出仕为官,岂不是两者有所矛盾?既然无为!为何处处都有参与时政的样子?
老庄,又称玄学、新道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后,道家衍生出的一个新门派,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时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具代表的就是竹林七贤。他们皆是读圣贤书成长的,信奉仁义道德,满怀抱负,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让他们迷茫、痛苦,于是只能避世于竹林之中。他们不仅是 7 个人,更体现了魏晋时期读书人的郁闷与无奈。
嵇康在当时“竹林七贤”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史书》:“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好一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在诗词乐赋上又是样样精通。因拒绝入朝为官被当权者所不喜,于公元263年,年仅40岁被司马昭杀害,史称广陵绝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嵇康被杀害可以说是其他几人的一个转折点,他们随后相继出仕,不再无为避世。阮籍佯狂避世,但他最终也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历经三朝。山涛是他们之中最先出仕的,进入司马朝廷后官至司徒。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写作《思旧赋》,后任散骑侍郎,又转黄门散骑常侍。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王戎为人功名心最盛,入官后成为司马氏高官,历仕两朝。7人中只有为酒痴狂的刘伶,终其一生不再出仕。竹林七贤,起于嵇康,结束于山涛,嵇康活了40岁,山涛活了78岁,山涛后再无竹林七贤,再无魏晋名士,再无魏晋风骨。
四、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在南京博物院有一件镇馆之宝,是一幅1960年出土于南京市西善桥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他由200多块古砖组成,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砖画艺术。荣启期是春秋时人,竹林七贤是魏晋时人,他们之间相隔近700年,砖画却把他们描绘了在一起。其实将荣启期和竹林七贤做成砖画随葬,正是代表了古代文人对避世隐居的渴望,希望能逃离残酷的现实世界,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不媚权贵,自在生活。
这幅砖画具有的历史价值无须多说,画上的8人均席地而坐,每个人物均刻画生动形象,各有特色,有的在撫琴,有的做长啸状,有的正在饮酒,期间穿插垂柳、青竹等。而它更大的价值在于让我们对竹林七贤有了更深的认知,对魏晋时期隐士们的无为思想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肆意挥洒的“魏晋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