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球这项运动。网球作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有优秀的运动素质,更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体能作为支撑。鉴于此,本文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结合运动员身体条件,制定科学的体能训练体系,以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网球运动员。
关键词 网球运动员 体能训练 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8-074-01
网球运动最早起源于欧美,是一项极具观赏性和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网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我国于1953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网球协会,经过数年的发展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网球运动当中,我国还涌现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他们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网球运动员不仅要拥有高超的技战术水平,还有充沛的体能。本文就通过分析体能训练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并且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技术,来为网球技战术应用制定专项体能训练,以期提升网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一、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网球运动属于多回合制球类运动项目,它的比赛持续时间较长,运动员仅仅依靠技战术很难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它还需要运动员时刻保持充沛的体能,拥有准确的判断力,并且要经常在高速奔跑中做出有效的动作。特别是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对抗中,运动员自身的体能储备往往能左右比赛的胜负。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不仅需要有先天的运动素质,更需要配合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由此可见体能训练是网球运动的基础要素。
网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为的是确保在比赛中全面发挥自身的运动技巧,提高技战术能力。体能训练分为常规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两种形式,常规体能训练服务于专项体能训练,运动员通过常规体能训练提升身体素质、改造身体形态,为接下来的专项体能训练奠定基础;专项体能训练发展的是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这种训练能大大提升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巧。通过科学合理的专项体能训练可以帮助网球运动员获得充沛的体能、灵活的肢体运动以及坚强的心理素质,为运动员在网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先决条件。
二、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及方法
网球比赛当中,运动员需要不断进行快速移动,保持身体平衡并且完成有效的击球动作。运动员在高速移动中实现的动作变化会对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肌肉爆发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网球运动的体能训练需要结合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来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体能状态往往直接影响着運动员技战术的发挥,如运动员的运动速度取决于自身的力量和爆发力。所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网球运动员的上肢力量、腰腹核心力量以及下肢力量进行针对性训练。下面就对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一)阶段性训练
根据运动员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制定相应的体能训练计划,以此确保体能训练符合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在基础训练阶段尤其要强调对运动员的体能储备,这种体能储备以有氧训练为主。针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需要,可通过运动协调性训练来提升力量素质。在学习训练阶段,重点培养运动员网球运动的技战术能力,这些技能是运动员比赛临场发挥的重要基础。这一时期,网球运动员的耐力、力量、速度和柔韧等素质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来提升。在比赛训练阶段,需要对网球运动员进行个性化专项训练,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以及技战术能力进行有效训练。教练员主要负责制定专项体能训练计划,这就要求教练员掌握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并且拥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和微观操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制定专项体能训练计划,提高网球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和竞技能力。
(二)注重专项素质发展
体能训练需要结合网球运动的项目特点。网球运动的专项素质包括持久耐力、敏锐的判断力、较快的反应力和爆发力。在日常训练中,力量训练主要为负重训练,即以此来锻炼肌肉和肌肉群。速度训练主要体现在反应速度和移动速度两个方面,如教练员可发出随意信号并让运动员做出相反的动作的方式训练其反应能力;通过侧滑步与小步跑交替训练可以训练其移动速度;通过无负荷或轻负荷中速跑训练可以训练其耐力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球运动对抗激烈、观赏性强,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提升运动员的体能储备是取得网球比赛胜利的关键。近年来,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可谓生机勃勃。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网球运动员,不仅需要吸收国外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更重要的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训练体系,从而为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供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赵验生,杨华华.浅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20):34-35.
[2]王志伟,王姗姗.浅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05):183+209.
[3]陈德志.青少年网球体能训练理念与训练内容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6(26):53.
[4]杨佳熹.对职业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几点认识[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6(04):37-39.
[5]雷正方.男子网球运动员无氧和有氧能力的专项训练方法设计理论与实证[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9.
艾星野 济南市槐荫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