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授课方法浅谈

2020-09-10 07:22张凤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高中语文

张凤

【摘    要】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需对这一过程进行合理把握,用心选取适当的方法来进行授课,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飞速提升。接下来,我们就对高中语文授课方法稍作谈论,为学生创造更为有利的语文学习条件,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授课方法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78

“语文课的把握并不容易”,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具体表现就是,教师在完成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后,会让学生去思考一些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而不少学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无所适从。究其根本,这一切都是教师不注重授课方法造成的。接下来,我们就以高中语文授课方法为重点,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入,以便能够让学生在更为有利的条件下去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

一、先设置关键,再按需拓展

一堂语文课的时间不短,学生无法在如此长时间内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教师也无法确保能将每一分钟都利用到极致。因此,教师所采用的授课方法需有所讲究,既要能够把握好整堂课的关键以保证教学质量,又要能够及时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以提升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应基于教材来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提取,确保每一节课都能有相应的重难点知识来作为主导,围绕重难点知识来实现授课指向性的有效增强,用少量的时间来解决授课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基于教材来进行授课内容的拓展,找准时机将生活中的有用知识添加到授课内容之中,确保授课能够得以顺利地外延至现实生活,用多彩的生活来丰富授课的内容。此外,教师应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将没有讲解必要或价值的内容予以舍弃,以便能够更为轻松地完成授课,实现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这样,高中语文教师才能保证授课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几十分钟才不至于被浪费,从而学生才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二、由局部精讲,到整体把握

一堂语文课的时间有限,学生应尽可能做到处处留心,教师应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教师需对授课方法的选择予以注意,既要能够更为顺利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能够更为成功地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师应基于一个或几个关键来进行授课,用有限的时间来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精讲,把该部分内容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全部呈现给学生,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来获得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用有限的时间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基于所教授内容的整体来进行授课,在引导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让学生能够结合相应的关键点来进行拓展学习,令学生能够将相对零散的知识点结合起来,确保语文知识网络得以成功构建,用有限的时间来给予学生无限的发展可能。这样,高中语文教师才能保证授课的合理性,各知识点才能得以串联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学生才会更为靠近成功。

三、从想象诱导,到创新引导

一堂语文课应是极为自由的,教师要提供相对开放的教学引导,学生要进行相对灵活的知识探索、发现及创造。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格外注意授课方法的选择,既要围绕教材来搞好教学,又要不完全局限于教材来进行创新。一方面,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来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诱导,让学生能够在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通过想象来令学生的思想获得进一步丰富,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经验、认知和能力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掘,用有限的教学引导带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来对学生的创新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进行二次创造,通过创新来令学生的知识得以进一步扩充,使学生能够将想象力落实于学习之中,用有限的教学引导呈现给学生无限的知识和信息。这样,高中语文教师才能保证授课的创新性,教学内容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扩充,从而学生才会慢慢走向成功。

四、轻知识灌输,重启发诱导

一堂语文课会带来能力的提升,教师需在教学中适当弱化知识的灌输,学生需在学习中针对性强化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并付诸实践。因此,教师需认真思考授课方法相关的问题,既要按相关要求完成教材中语文知识的传授,又要以所传授语文知识为基础来进行生成。一方面,教师应基于学生能力培养需求来弱化知识灌入,仅将能够支持学生顺利完成继续学习和后续学习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听说读写”有一个初步的掌握,用有限的语文知识来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应基于学生能力培养需求来强化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习得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予以更为充分地运用,令学生的“听说读写”经历一个实践过程,用有限的语文知识来为学生的能力提高奠定基础。这样,高中语文教师才能保证授课的科学性,课堂教学活力才能得以一直保持,从而学生才会开始感受成功。

五、既抓短期效果,又看长期作用

一堂语文课会带产生有限的效果和持续的作用,教师要立足于课堂使教学效果得以尽可能完全的体现,学生要扎根于课堂使教学效果得以持续作用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需谨慎考虑授课方法有关的问题,既要重点抓好每一次授课,又要使每一次授课的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一方面,教师应基于课堂本身来抓好授课,努力使每一次授课的效果均达到最佳,让学生能够每次都获得一点进步,确保授课的效果能够在短期内得以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教师应基于课堂本身来考虑授课中“量变”会引起“质变”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每一次获得的微小进步积累起来,通过一段时间的授课来让学生的能力获得明显提升,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得以不断进步,确保授课的效果能够长期作用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高中语文教师才能保证授课效果及作用的持续性,学生才能得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从而学生才会持续不断地获得成功及享受成功。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对授课方法进行研究,以便能够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再由“会学”到“好学”,令学生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兴趣变得更为广泛、知识变得更为丰富、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使学生能够获得跨越式发展。最终,高中语文课开始变得轻松、愉快、和谐了起来,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以完成授课,而学生亦能更好地把握以进行学习,从而成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李冲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献疑[J].语文教学通讯,2003(27).

[2]魏本亞.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04):42-46.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