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资源共建共享之思考

2020-09-10 07:22季宗静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初中历史

季宗静

【摘    要】史料资源是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素材,也是构成教学内容主体的基本来源。史料资源包括各种各样的文献、图片、文物以及民谣、碑文等,对历史教学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如何加快史料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必须成为教师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史料  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48

历史是由丰富多样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构成的,然而我们又如何能在现代化的背景中探得古老历史的真相,发现历史的踪迹呢?这个时候就必须借助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史料资源和素材。对于我们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者而言,史料素材不仅仅需要具备基本的历史教学价值,更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因此,为了克服传统历史教学中史料资源落后匮乏的问题,本文深入思考了史料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性和运用办法。

一、史料资源共建共享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史料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多元化。初中历史教师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资料就相当于掌控住了历史教学的核心要义,把握住了课堂的命脉与基本的教学走向、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是相对有限和单一的,但是随着丰富多样的史料资源在不同的教师之间,在不同地域、年级之间进行共享与交流,教师也能够从中了解和学习到其他教师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推动自身教学课堂效率与质量提升。教师可以借助史料共建与共享的各种途径,与优秀的教师,专业的历史研究员进行互动交流,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贡献自己的独特教学想法,促进优秀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快速融合与交换。

2.史料资源共建共享连接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史料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得教学活动能够不再局限于教室这一方天地,不再局限于每节课短短几十分钟的上课时间。教师借助有效的史料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在家中开展同样高效且专业的历史学习,同时将学生的课外学习成果与课内考察要求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效率。在这种背景下,史料资源的共建共享就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学生掌握更加多元化的历史学习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史料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趣味性和可信度。一方面,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由于资源共享平台和途径的缺乏,使得大部分历史教师所掌握和所能够运用的教学资源处于相对匮乏状态,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单一落后,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历史教学课堂长期得不到创新,教学可信度极低的情况。但是,一旦初中历史史料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能够成功建立起来,广大的历史教师们就能够获得极大的教学突破和创新。譬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能够借助有所偏颇的历史资料来得出秦始皇时期,百姓生活艰难,民不聊生的结论。但是一旦史料资源得到了共享和丰富,教师就能够从碑文、建筑遗迹等资料中发现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修建长城抵御北方侵略者等卓越的贡献,从而使得教师的历史教学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全面性。

另一方面,丰富的史料资源还充分满足了初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对历史故事、人物事迹的兴趣。单一史料资源的教学容易导致课堂缺乏灵活性和丰富性,但是随着史料资源共享与共建进程的不断推进,学生就能够从多角度和多案例中发现更加趣味的历史。

二、史料资源共建共享在初中歷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教师成为史料的贡献者和获取者,丰富史料资源库。史料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是建立在教师积极贡献实用的史料,主动参与推动史料库的丰富与壮大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每一位教师才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史料共建共享平台中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料与素材。因此,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总结自身有效科学的教学经验、方法和思路,并通过撰写教学论文、分享论坛文章等方式推动史料共建共享进程的不断推进。另一方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同样要根据自身教学重点的变化、教学内容的需要等来获取相应的史料资源,弥补自身史料储备不足或者单一落后的情况。教师要善于寻找和收集所需的史料资源,通过教学论坛、网站、论文等途径,选择听课、教师讨论会、讲座参观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史料信息。这样一来,教师才能够在有教学需要的时候迅速调用史料,从而提高自己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效果。

2.以丰富的史料串联课堂教学的要点。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由于教师掌握的史料资源有限,使得很多教师在分析一段历史特征或者得出某一历史结论的时候缺乏有力的史证资料支持,从而导致整个分析过程松散并且缺乏趣味性与关联性。因此,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借助史料的共建共享来形成以丰富史料为支撑的理论讲解过程,不断提高课堂讲解的趣味性,增强历史教学分析的说服力与关联性。如,在讲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关于大兴土木修建长城的影响,教师可以先以北方少数民族频繁犯境的史料为例,引出秦始皇修建长城对于保证北方稳定的重要价值,再继续往后引入汉明时期的史料,进一步阐述长城修建的意义。接着,教师再介绍《史记》等史料资源,为学生分析修建长城给百姓带来的迫害,对经济造成的损害等。这样一来,教师就借助了丰富的史料资源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秦长城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对重点内容进行了串联,既提高了课堂讲解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丰富了讲解的内涵。

3.借助史料共建共享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监督与指导。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直播、微信、邮箱等互动软件,定期将实用的史料资源发送分享给学生,为学生在课后进行历史学习提供素材和资源支持。同时,教师还要选择合适的史料内容,编写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史料分析等任务,对学生的自学成果做出检测与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积极收集学生在历史解题和学习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实用的史料资料,为课堂整体教学积累素材。这样史料的共建与共享才能够最大程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并辅助教师形成课堂内外共同监督与指导的立体格局。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与现代化学习观念相接轨,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推进历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共建进程,保证学生能够在充足、有效和科学的史料资源指导下,掌握更多的历史素养,培养更加好学的态度。只有不断延续史料资源共建共享的精神,我们的历史教学才能够追赶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惠.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4(10):106-107.

[2]吴宝明.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史料的方法与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1).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初中历史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