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 07:22何玲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何玲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地化解学生对于学习抽象数学的陌生感,展现数学学科抽象复杂外表下的趣味内核,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和趣味的学习方式,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为主要舞台,思考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44

在小学阶段实施数学教学的相关策略,需要教师积极做好数形结合思想的落实和优化工作。一方面,数形结合的教学课堂具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转换、解释和印证的特征,能够有效迎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为更多实践性、联想性和综合性教学方法的落实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本文在进一步分析数形结合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总结了如何正确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相关方法。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价值

(一)简化学生的认知和和理解过程

学生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并不多,再加上小学生初次接触系统化、专业化的数学学习,所以在理解抽象数学概念和公式,产生学习认知方面并不能立刻达到要求。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借助构建数学模型、展示模型工具等方式来对抽象数学进行形象转化,使其能够以一种更加直观、简单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那么就能有效地简化学生的认知和记忆过程,解决学生在数学理解方面的许多问题。这是因为,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造就了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像相互解释、相互说明的良好格局,使得教学更加契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令学生不必再执著于利用抽象思维进行解题和思考,而可以从自己更加熟悉的方面,从更加趣味的方面出发,加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就能够更加简洁高效,从而不断改善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

(二)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未来进一步深造的时候也能够充满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和解决新的数学难题,有兴趣和欲望去开拓更加宽广的数学领域。因此,现阶段我们教师实施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往往能够从一个全新且趣味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思考机会,帮助学生在抽象思维与形象图形之间有效切换,从而塑造学生心目中良好直观的数学形象。同时,数形结合的思想还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为学生在课后进行数学探究提供有力的支持,最终有效地激发学生长久的数学探索欲望。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手段

(一)善于借助多媒体,优化数形结合教学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使用多媒体,正确使用多媒体,与数形结合的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一方面,多媒体的使用为数形结合教学策略的落实提供了更加趣味、生动和直观的推进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单一化的情况。另一方面,同样的数形结合教学方式,教师借助多媒体实践往往比借助板书或者口头描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利于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教学分数1/8的时候,因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经历较少,所以他们往往很难理解将单位“1”与1/8这个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给分数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选择一个切苹果的动画图片让学生认真观看。接着教师再以这个图片为引子,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字和动态的图像结合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两者相互转化和解释的过程。这样一来,数形结合的教学过程就能够获得新的优化推进方式。

(二)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教师不能忽略小学生主体对于自主探索的渴求和需要。事实上,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切换教学的角度,让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方式由教师提出,实践和尝试过程由学生选择性地完成,对于提高数形结合教学效率,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动嘴去说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分析两车相遇这类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分析题目的主要意思,接着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数据信息来绘制简图,用线条来显示两车在速度以及距离上的关系,为选择未知数和列出等式制造有利的条件。借助这种方式,不同学生能够展现出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给数形结合教学创造更多的惊喜,并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数学探究和思考的兴趣。

(三)从双角度出发进行问题解释,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

数形相结合的教学思想需要教师合理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借助各种各样有效的数学例子,并通过以形化数、以数化形的全方位讲解来逐渐构建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在教师反复的分析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感知力,从而最终独立掌握利用数形相结合进行学习的正确方法。

一方面,教师要合理以数代形,将学生零散的形象思维整合起来,构建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图像理解能力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将其整合为专业化、系统化公式等,帮助学生在脱离具体案例或者图形之后,依旧可以根据题意自如应用数学原理。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效以形代數,简化学生认知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构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数学课堂。在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时候,在开启数学序章的时候,教师要合理地将题目中的数据收集转化为直观的图像,降低学生入门难度,帮助学生逐步适应数学学习模式。只有始终坚持将以上两点联系起来教学,学生综合的数学思维才能够快速的建立起来,从而不断推动自己数学学习能力提升。

总之,在教学基础阶段,教师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来塑造学生心目中良好的数学形象,弱化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抽象感是提升教学效率重要的措施之一。特别是随着素质化观点的进一步落实,数形结合的思维更能够打破传统数学教学的框架,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还要继续寻找数形结合教学课堂中的优势并不断延续,继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寻找解决措施,不断提高数形结合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周海萍.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运用数形结合[J].小学教学参考(23):49-49.

[2]陈聪.基于信息技术“数形结合——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06(33):77-78.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