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有效融合

2020-09-10 07:22邓云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班级管理小学语文

邓云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强大,越来越重视国民的教育问题,且做出了教育制度的调整。就小学教育来说,不仅要加强小学教育为基础,同时还要深化改革小学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使得学生综合发展。除此之外,在小学课程中,语文作为我们的语言学科,对学生后期的情感表达、表达逻辑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这一学科的教学质量,将小学语文教育和班级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使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对此,以下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班级管理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08

语文是我国各个教育阶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将其与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有着重要意义,但还需注意的是,在进行整合时要结合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并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支持和培养,才能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此外,由于小学学生的特殊性,需要教学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并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及长期的细心照料,同时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学老师结合日常的班级管理来实现这一点。

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

(一)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实施,教学老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对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学习,为教育质量、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的发展建立一个稳固坚实的平台,同时还要为学生们的德育、心理健康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例如,在小学教学培养中缺少实用性和持久性。此外,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老师的班级教育过于主观,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跟想法,虽然会带来一定的效果,但整体下来质量不高,还会间接带给学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在对班委和优秀先锋的选举时,通常是按照同学们的班级成绩顺序进行选举,这就会带给学生一种不积极的错觉,认为教学老师只重视成绩较好的学生,而不重视成绩一般的学生,使其产生一种消极、孤立的心态,长期以来,甚至部分学生还会产生始终不如人的观念,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的感觉,这种心态的自卑感会影响孩子的终身成长,例如在面对喜欢的事时,不敢去做,丧失比同龄人更多的机会,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在班级管理中过于重视制度化管理,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由于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段,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因此,在管理中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使得多数教学老师常常会按照班纪班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教育管理,忽视了给予学生最亲切的关乎,导致学生不能感受教学老师的关爱,容易感受到自卑,缺乏归属感。除此之外,这个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需要给予关爱、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尤其是犯错误后的处理方式,若采用硬性的处理方式,通过规章制度进行处罚,与孩子自由成长的天性和正常的心理发育轨道相背离,同时还不符合新课改后的教学理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反向作用。此外,这个阶段学生的内心很敏感,能感受到外部变化及他人的关爱,而过于制度化管理,会使得学生的心理出现紧张,不利于学习和人际关系处理。

二、小学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融合的措施

(一)语文教学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

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想很跳跃,具有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虽然不成熟,但他们心理也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大人,需要尊重和理解,因此,教学老师应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充分從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理解孩子们的个人思想权力。充分的理解和体谅孩子们,在特殊的时候给予一定的管理。这就需要教学老师更加细致,在日常生活中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中感受他们的想法,还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体谅和理解孩子们的辛苦。除此之外,要重视日常管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方式,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事物中去学习,从而走上正确的轨道,还能间接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另外,在平时还要利用多媒体、语文课外读物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了解孩子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及如何学习语文的方式,从而掌握学生喜欢的阅读刊物和喜欢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有效地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此外,语文教学老师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还可以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同时还能使班级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进行分组化学习,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就目前来说,时代竞争激烈,通过协作的方式,可以使一个人的力量变强。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教学老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借此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例如,在平常的班级活动中,教学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将课程分成不同的小课题分于每个小组,使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老师的学习任务。如在《赠汪伦》这一内容中,教学老师可以根据课程讲解内容分别分配给学下小组,让不同的小组分别分析李白的情感、诗中意境、情景描述等,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学习,如此一来,每个小组都处学习状态同时还处于竞争状态,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还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氛围更加融洽,班级凝聚力更强,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三、结论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价值观、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老师要重视这个阶段的培养,在保证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同时也要着眼于班级的管理,使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孩子的基础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还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使孩子们获得知识的同时收获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想道德,为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秀娟.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51.

[2]刘向应.论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46.

[3]陈希梅,陈晓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融合[J].学周刊,2015(23):7.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班级管理小学语文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