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

2020-09-10 07:22李庆荣
今古文创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英国

【摘要】 文学艺术是世界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文学作品是优秀文化的重要传承渠道。在世界文学作品当中,英国文学占据重要部分,对世界各国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读者提供了精神食粮。英国文学作品中有不少都描述了东方形象,其在对东方文化进行解读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浓郁的异国情调。本文就英国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展示了该类型作品中的异国情调以及东方形象。

【关键词】 英国;文学作品;异国情调;东方形象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31-02

社会环境在进步,文化传承也在不断延续,西方文学作品一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很多文学作品都体现出作者的智慧与思想,也成为众多作家所追求的思想目标。英国文学家在创作的时候向往东方国家的神秘和浪漫,在作品中描述异国风情,并阐述自身所理解的东方形象。但受到英国传统思想影响,文学作品中关于东方形象的刻画充满漫主义色彩,尤其是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英国文学家向往东方国度,并将内心对东方国家的想象凝结到文学作品当中。

一、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情调形成

(一)异国情调的兴起

早在古希腊时代,异国情调就已经成为当时文学家们所提倡的写作内涵,当时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比较推崇古希腊人,认为古希腊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物种,于是倡导古希腊情调,认为古希腊风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风情。作家河马曾经在描写世界的时候认为外边的世界是更加安逸和美好的,而河马的论调激发人们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心理,促使英国文学开始向往异国风情,此时异国情调具备兴起契机[1]。

中西方国家达成贸易往来的阶段,西方国家保持着对东方国家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冒险家以到东方冒险为荣,其向往到东方旅行,领略东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而东西方国家的该种贸易方式,促使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度的了解越来越多,也让西方国家将自身的文化传统带到东方,促使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2]。此时,英国文学领域产生对东方国家的异国情怀,很多作家在内心中描绘属于自己的东方盛景,东方形象开始在英国文学当中逐渐建立起来。

事实上,英国文学当中所衍生出的异国情调并不是凭借着作家本身或者是根据东方国家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而是在作家们的幻想当中逐渐营造出的文学印象。

英国文学作品中最早描绘东方文化的是《东方契机》,该书中主要阐述东方国家的地理环境特点,书中表示东方国家处于地球的边缘地带,到达东方国家,就是走到了世界的尽头。当时书中并没有充分表现出异国情调,而作家本身也并没有产生东方意识,英国文学领域还没有产生对东方的具体印象,因此,在缺乏特定情感认知情况下,当时的文学作品在创造东方形象的时候均处于虚幻状态[3]。从作品本身来看,作家们所描述的东方形象都是凭借自己的幻想和感知来完成的,描述存在较大差异性,部分作品中将东方人描述为外貌像野兽一样,也有作品中描述东方人拥有非常高大的身材。因为当时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比较少,所以英国人对东方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的了解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二)异国情调的发展

异国情调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真正获得发展空间是在东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后,因此,可以从东西方发展贸易开始来研究异国情调的发展。从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发展时间轴来看,和其他的西方国家相比,英国和东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时间比较晚,这也让英国文学作品中产生的异国情调最初受到其他西方国家作品的影响。欧洲人最早开始探索东方国家,是因为本性当中所涵盖的冒险因子,其将东方国家作为未知领域进行探索,长期对东方国家保持好奇心理,欧洲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东方世界[4]。

英国人对东方国家的最初印象停留在马可波罗的描述当中,其认为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而马可波罗的作品成为英国作品衍生出对东方国家的异国情调的催化剂。从历史脉络来看,英国的文学作品正式产生异国情调特点是在文艺复兴阶段,当时英国文坛作家辈出,受到前人思想影响,异国情调频繁出现在后续的文学作品当中。

直至十八世纪初期,英国文学领域受到东方文化影响更加明显,异国情调已经在文学作品中逐渐完善,英国作家向往东方国度,因此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东方形象印刻在自身的作品当中[5]。

二、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东方形象分析

(一)东方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形成与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东方形象迅速成为英国文学领域的重要印象,对文学家的思维产生了影响。在海外大发展的时代,英国人受到诸多外界文化熏陶,思想意识水平不斷提升,这给英国文学水平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该阶段,英国形成了非常有名的乌托邦流派,且该流派将完美世界作为自身的创作思想核心,而这里的完美世界主要就是指东方世界。后来,随着英国国家经济实力提升,逐渐奠定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扩张殖民地,逐渐对东方国家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这为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东方形象形成奠定良好基础[6]。

十六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将东方形象封为顶峰,很多作家都勾画属于自己的东方形象。但因为英国本身对东方国家探索研究比较少,作家们对东方国家的了解更多来源于游记资料,导致其文学作品中所展示的东方形象架构还比较薄弱,在描述东方形象的时候主要的目的在于烘托主体,而没有考虑资料的真实性,最终东方形象在其作品中仅仅起到了衬托效果。

后期,英国开始扩张殖民地,其国土面积也与东方国家越来越接近,对东方国家的了解也更加透彻,这为文学作品中东方形象的形成带来机遇[7]。十八世纪后期,东方形象已经成为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主导形象,且而在中西方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众多带有东方特色的产品流入到英国,英国开始流行东方风潮。此时的英国文学家们对东方所衍生出的治国之道极度推崇,并且肯定了东方的哲学思想,将东方文化作为自身的学习榜样,带有东方形象的文学作品也被看作最崇高的作品。

(二)浪漫主义中国形象发展

进入十九世纪以后,英国文学作品已经将东方形象作为主要推崇的作品形象,此时英国浪漫主义思想兴起,很多诗歌衍生出来,而东方形象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理念之一,对英国文学审美产生影响。从情感上来讲,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是将自己的想象以诗歌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在诗歌当中宣泄自己的情感。

文学家利用诗歌表达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表现出自身对东方形象的痴迷。很多文学家开始从对东方形象的探索当中寻找可以想象的空间,此时乔治 · 戈登以及雪莱等新流派的诗人开始崭露头角,这些诗人也被称为湖畔派,诗歌作品中不仅具备浪漫情怀,也弥漫着明显的东方元素,充分发挥出了东方形象在英国文学作品当中的影响作用。

事实上,不仅诗歌文学受到东方形象明显影响,散文作品也阐释了东方形象,充分体现出文学家对东方国度的向往。兰姆和兰陀是英国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主要阐述中国的整体性,将自身对东方国度的认知展现出来。两位文学家非常热爱中国的瓷器,其将自身对古瓷器艺术的喜爱在作品中凸显出来,表现出自身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向往。

当鸦片进入到中国,英国文学作品开始转变思想方向,对东方国度的描述也发生转变。家德 · 昆西将东方形象和鸦片文化结合在一起,其在作品中掩饰自己也是个瘾君子的事实,并表现出东方人都喜欢吸食鸦片的特点。

此后,文学领域对东方人的印象发生转变,很多小说文学中都通过批判的方式来描写东方文化,在对异国风情进行描述的时候表现出了对东方文化的排斥。这些作家认为自己对东方形象的描述是合理的,肆无忌惮的利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将批判作为描绘东方社会的基点。

从通俗小说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作家们依然沿用了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东方国度的向往,和对东方文化的浓厚兴趣。但因为通俗小说家和其他文学家之间在思想上的矛盾日渐激烈,英国文学作品对东方形象的展现带有明显分裂特征,一边享受东方作品为自身带来的文学创作灵感,一方面又痴迷于对东方形象的批判。

三、结语

文化经验的珍贵成果即文学,文学的滋生与传承势必与文化的创立与传播辅车相依。从古至今,西方从发现东方到探寻东方,从追随东方乌托邦到摆脱东方,到最后构建东方的桃源胜地,无不显示出异国情调自始至终都贯穿于西方文学的始末。纵观东方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变迁,可以发现虽然东方形象在英国文学里大多数只起到陪衬作用,但却能为英国文学增光添彩,也是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崔东辉.漫谈英国文学中的异国情调及东方形象[J].北方文学,2018,(30):22-25.

[2]周琳琳.论毛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以《在中国屏风上》为例[J].语文学刊,2019,(6):46-50.

[3]黄菲.女性人物形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诠释与表达——以维多利亚 · 希斯洛普《岛》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00(005):54-56.

[4]趙雪影.跨文化角度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分析[J].青年文学家,2020,000(006):131.

[5]白音仓.英美文学作品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与内涵分析[J].科技风,2018,367(35):253.

[6]王珊珊.英国文学中的鬼怪形象浅析[J].山西青年,2018,(14):201-203.

[7]刘静.试论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J].戏剧之家,2019,310(10):224-225.

[8]鲍海波.法国文学中的中国题材与异国情调——中法文学交融的一个历史特征[J].文学少年,2019,000(012).

作者简介:

李庆荣,女,汉族,河北涞水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国文学及语言。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英国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