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些年来突发的公共事件给人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尤其是当下的抗疫救援中,语言应急服务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表现出了紧迫性和重要性。突发公共事件中,语言必须负载真实信息,并经过精准传递才能发挥及时有效的“救援”功能。同时,社会舆情的正向发展离不开理性、温暖的语言表达,而针对特殊人群的语言服务更是社会治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语言服务
【中图分类号】 H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264(2020)23-009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突发事件中语言应急研究》(课题编号20200609)研究成果。
2020年,山火、蝗灾、新冠肺炎、洪灾、地震、禽流感接踵而至,其中,引起全球普遍关注与恐慌的是我们过去不甚了解的“新冠肺炎”。随着疫情的迅速蔓延,为了大家共同的安全与健康,我们的出行、交往都受到了必要的限制,但此时我们又迫切需要了解真实的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那么如何提高语言在战“疫”服务中的应急效能就至关重要了。
一、加强语言对真实信息的准确传播
语言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抗击新冠肺炎期间,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不仅能有助于民众及各部门采取得当的措施,也有助于安抚老百姓的情绪。现今多元化的信息发布渠道,一方面让信息爆炸式涌现,另一方面也让谣言病毒式蔓延。此次疫情期间,有关新冠肺炎的谣言层出不穷:
1.喝高度酒精能杀灭病毒,吃大蒜能杀灭病毒,喝“双黄连”能防病毒,喝板蓝根能防病毒;
2.口罩越厚越好,口罩经电蒸汽熨斗熨烫后可重复使用,只有佩戴N95口罩才有用;
3.年轻人和儿童的感染几率非常小,新冠病毒会通过皮肤侵入人体,水果、蔬菜表面会附着新冠病毒;
4.新冠病毒来自实验室,新冠肺炎治愈后会留后遗症,比SARS严重……
公众对这些信息大部分时候是“懵圈”的,此时我们官方的权威媒体要担起防控谣言的责任,要做到及时科普、准确传播,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正确的科学知识,更要有准确的语言表述。
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3月6日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持召开了26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主持召开了40场疫情防控发布会。自2003年恢复新闻发布会与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这样的一个场次数据是前所未有的,不仅频率之高,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回应民生关切,而且调动国家各部委各部门,组织各类“发言人”,专业程度极高。尤其是疫情防控医学专家的权威解答,包括新冠肺炎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科普等,这既让人心安定,又推动了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外,新冠肺炎命名也出现了“污名化”现象。国际上,相关媒体的报道中使用了“武汉病毒”“中国病毒”这些带有地域特征的词。语言本就具有隐喻功能,这样的命名很容易被有心人士利用,慢慢走向政治运作。从“污名化”到“政治化”,这对全球共同对抗新冠疫情是十分不利的,因而客观中立、反映病毒真实信息的命名亟待解决。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于2020年2月11日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同时它们在官方推特上说明了命名准则:“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命名,不涉及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人群,而且这个命名也要易读,并与该疾病有关。”世卫组织这一命名不仅能让全人类真正了解这种病毒,让全世界更好地保持数据库资源共享的准确性,更有利于各国携手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二、把握语言对广大人心的正向引导
面对人类首次接触的新型冠状病毒,民众会天然地产生一种未知的恐慌心理,社会心态也会出现波动与变化,负面的声音随之而来,如果不能有效引导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此时,理性、温暖的语言则会对人心起到积极而正向的引导。
疫情之初,部分人谈“鄂”色变,此时有民众指出:“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武汉人。”也有专业人士反对将此次疫情称为“武汉肺炎”,建议称为“新冠肺炎”。还有海外华人奔走疾呼新冠病毒并非“中国病毒”。这些声音都是在引导人们科学而理性地对待这种疾病。
在传播科学防疫信息与措施的过程中,民众自发创作出了相关的口号、标语,其中有一些言简意赅、正面积极:
1.戴口罩讲卫生,勤洗手勤通风。
2.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
3.重科学、听官宣、不信谣、不传谣。
4.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5.疫点返乡回到家,居家观察14天。
不过,也有一些标语需要多角度来看,如:
1.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
2.今年上门,明年上坟。
3.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4.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
5.返乡人员不隔离,亲人不死扒层皮。
毫无疑问,这样的口号满身“土味”,尽显“粗野”,甚至不够“文明”。从语言文字的规范来看,它们难免会有违背公序良俗的地方,讀后也不免让人后脊发凉、心中畏冷。只是特殊时期、特定范围,这样“不寒而栗”的劝诫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田间地头、乡里乡间的民众迅速接受与明白。
习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更是对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发出了鼓舞人心的最强音:“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从基层到中央,上下齐心,“话语”充分发挥着其独有的力量,给予我们同心抗疫的强大精神支持。无论是地方民众发起的“看似无情甚至略显恐吓”的标语,还是抗疫专家组成员传递的“科学”话语,抑或是党中央统一领导与部署“指令”,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语言鼓舞了人心,坚定了人民的抗疫信心,阻断了错误信息的传播,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当然也收到了来自友邦的支持与帮助。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官方微博上用低调而朴实的语言对援助物资按重量进行了说明:“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爆发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俄罗斯紧急情况部于2月9日派专机将俄罗斯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送达武汉。总重量超过23吨的人道物资包括各种医用个人防护设备。”
同时,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先生也用中文说道:“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老北京人’,好多年住在中国,好多次去过美丽的武汉,在这个特殊时期,我祝愿各位武汉朋友们健康平安、百病不侵,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日本在捐赠的物资上则写下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样温暖而动人的语句。
随着疫情进入到“国际化”阶段,中国也尽己所能向其他疫情国家提供帮助,并从中外文化中摘取了许多优美的语句,表达了中国同全球人民一道共克时艰的信念。中国在捐赠给德国的物资上,写下了一句德国谚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在捐赠给伊朗的抗疫物资上,则引用了古代波斯诗人萨迪的诗句“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
三、推进语言对特殊需求的及时响应
语言应急服务中,还要充分考虑到特定群体的一些需求:
1.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时就面临着方言障碍,为此,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与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迅速组成“战疫语言服务团”,研制出了覆盖湖北9大方言片区的《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通过融媒体平台制作的“口袋书”,借助微信即时翻译等方式,为医护人员提供多方位的方言服务。
2.外籍人士在防疫管理中遇到了沟通困难,北京24小时市民服务热线12345便提供了八种外语的疫情信息服务;上海市政府外办则在官网推出疫情防控专栏,用中文和四种外语提供最新疫情防控动态及防护提示。国内多所外语院校成立志愿队伍,提供抗疫方案译介、外文信息发布等服务。天津外国语大学更是拍摄了《入境人员健康提示》《中国人民致新型冠状病毒的一封信》《我们都是战士》《在一起》等多语种系列微视频。
3.在当下人口逐渐老龄化的现实下,作为易感人群的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这部分历来都是防疫重点人群。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独特性,要注重老年人接收信息上的一些特殊性:他们习惯了口头交流方式,更能接受口耳相传、电话、视频等形式。语言的语音清晰度要高,词汇要简单,语义密度不宜太高;书面形式的文字字体要大,语句排版不能过于复杂。为此,北京社区研究中心制作了《老年人防疫指南》,更有人专门制作了“中老年特供”版本的防疫宣传表情包。
4.疫情期间,听障人士对即时性新闻信息存在接收困难,很难及时了解疫情防控信息。“北京手语研究会”则组织拍摄了防控疫情的手语视频。北京聋人协会更是发出倡议,希望疫情新闻发布会能够增设手语翻译。中国聋人协会根据听障人群的个性需求,制作《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从个人防护做起》的短视频,传播疫情防护保健常识。
5.特殊时期,高校、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延期开学,如何保障大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此时语言技术、培训、出版等企业纷纷免费开放服务平台和内容资源: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一到九年级英语电子教材、教辅免费点读,科大讯飞公司向湖北省中小学免费提供智能教学助手、智慧空中课堂,清华大学出版社为全国各地师生用户开放了“个性化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库—— 文泉学堂”。
语言应急服务是国家语言服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统筹各方力量,让各类语言服务资源协同联动,同时开展语言大数据、语言智能专业领域的建设;而且要培养多语种、跨学科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更要建立应急语言服务“定期练兵”机制,保证“若有战,战必胜”。
参考文献:
[1]方寅.论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提升[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3).
[2]王春辉.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语言应急与社会治理[J].社会治理,2020,(3).
作者简介:
汪白云,女,江西人,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