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0-09-10 07:22:44周欣
体育时空 2020年20期
关键词:优化对策高校

周欣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17-02

摘  要  在高校教育事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针对高校体育评价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改进措施对提升教学效果起着积极作用。为此,本文分析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针对主要存在的误区,从三个层面提出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评价  优化对策

教学评价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对教学活动实施价值作出客观判断的过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价值判断并提出调整的方案,全面优化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在体育教学全面改革的进程中,教学评价应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体育锻炼体验,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评价的优势作用。

一、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目标从培育学生身体素养转化为提升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身体机能、肌肉力量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教育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高校要想具体落实全新的教育政策就必须进行系统化教学评价,重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探知,针对存在的教育误区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保障教育改革价值的充分发挥。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体育教学评价还存在形式单一和评价内容有限的问题。具体而言,体育教学评价要求评价者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对体育理论内容有着深刻的认知。这种观念的出现使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导,减低学生评价的主观性。在对教学实施情况展开了解时,教师往往以体育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过于看重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造成各类教学活动目的性较强,体育学习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学生逐渐丧失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整体质量。在评价内容方面,大多数高校體育教学评价以学生成绩、体育技能、综合素养为主,忽视对学生体育意识、身心健康程度、身体机能等因素的评价,使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即使有针对评价结果的教学调整,也难以满足学生体育综合素养发展的需要。为此,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应对评价方式和内容加以改进,发挥教学评价对增强教育实效性的价值和作用。

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优化策略研究

(一)实现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全面化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学习能力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健全人格的评价。因为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要求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要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等,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过程中必须要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情况,根据学生身体、心理、社会等三维健康观以及体育自身特点,进一步拓宽和丰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内容,注重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技能等三个领域挖掘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以保证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设置更加全面性、有效性。另外,实现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发展还应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学评价目标,以提高学生体能与综合素质为前提,综合性地对教学评价内容进行整合与改进,注重通过教学评价,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与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运动习惯,进而实现体育教学强身健体的教育目标。

(二)实现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化

首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在教学过程中或单元学习结束后实施过程性评价,又要在课程与评价同步结束后实施终结性评价,以实现两者评价方式相结合,获得更科学的评价结果。因为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和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再通过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便于其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而在学期末结尾处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终结性评价,则可对学生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全面地评价,从而实现与过程性评价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更科学、更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其次,实施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要注重对学生日常体能锻炼与运动技能的锻炼进行可量化的指标定量评价,便于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定性分析。之后,在针对无法实施量化指标评价的评价内容,包括体育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感受等实施定性评价,将定性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便于获得更全面、更客观的体育教学评价结果。

(三)实现体育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

实现体育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指的是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单一化评价主体方式不同。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可有效将体育教学评价主体转变为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三种,从三方评价主体实施评价对策,可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参与度,使体育教学评价成为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落实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可借助互联网平台与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在校园网站中开发师生反馈页面,让学生以匿名制、实名制的评价方式,在该网页中进行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评价是当改革自身教学方式,便于保证自身所采取的体育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学习需求。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则可通过主题班会、面对面一对一交流、网络社交软件交流等形式,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与接受能力选择日常评价形式,在针对学生期末成绩进行总结性评价。其次,学生自评则可通过定期为学生布置自我总结学习任务,可通过学习软件发布自己近期的学习总结,完成该项任务。此外,生生互评则可通过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引导小组成员进行互评互促,这样可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激发彼此之间的潜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是优化学生身体素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课程,学生在正确的教学引导下开展体育锻炼,可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和身体免疫力,为学生后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根基。高校应重视体育教学评价,要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和体育教学实况,全面分析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对于评价内容和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有效改进,切实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实践的作用,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周建新.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6):85.

[2]李南,李晗,王颖涛.过程性与终结性协同评价体系构建及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研究[J].运动,2016(01):78-79.

[3]卢萍,武文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现状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5:1110-1111.

猜你喜欢
优化对策高校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市场(2016年31期)2016-12-19 08:10:32
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6:04:25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19:54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7:31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