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演讲的语言表达技巧

2020-09-10 07:22周莹
今古文创 2020年31期
关键词:演讲语言表达技巧

【摘要】 演讲是“说”的艺术,演讲的语言要注意尽量口语化,用口语化的语言去表达思想感情,让表达通俗易懂,此外恰当地使用修辞格,可使演讲的语言鲜活灵动,增加演讲的语言表达魅力,达到通过演讲来感召、鼓舞听众的目的。

【关键词】 演讲;语言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H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1-0053-02

演讲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演讲者以有声语言为主,态势语言为辅,向特定的听众就某个特定的主题阐明观点、表述见解,以此激励、鼓舞听众,并促使听众行动起来的一种单向言语表述活动,因而要想让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并行动起来就要让演讲的语言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而又新鲜活泼、形象生动,这样才能实现演讲鼓舞号召听众的目的。

一、演讲语言要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是要求演讲语言清楚明快,使听众一听就懂,能理解领会。例如,爱因斯坦给普通群众解释相对论,用在寒冷环境中等待女儿回家与在舒适环境中与女儿相处的同样10分钟作对比,前者显得很漫长,后者则瞬间飞逝,虽然是演讲涉及深奥的科学道理,但是却没有用生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因此听众易于接受,然而决不能把通俗易懂等同于低俗浅薄,而是要将演讲者深刻的思想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为听众所接受。要让演讲语言做到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演讲者应该用规范化的口头语言,用大众化的质朴语言。

(一)用规范化的口头语言

演讲是“演”和“说”结合的艺术,侧重点在“说”,就是用听众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这就要求演讲语言要用听众能听懂的规范的口语,如果在场有来自两种或两种以上地域方言区的听众,就最好不要使用地域方言进行演讲,也不要中间穿插方言类的笑话,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演讲才能让自己的思想准确无误地传递,如此才能实现“讲”。

此外还要对听众群体做调查,尽量选择听众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较快地与听众建立情感联系。

比如,《我是演说家》中熊浩的演讲《为时代发声》中面对在座的90后观众使用了这个年龄群体曾听熟悉的系列网络流行语作为开场白:“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吧,先挣一个亿”“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只想安安静静做一个美男子”等等,使用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络流行语,为听众所喜闻乐见,如此设计开场白的方式就让演讲的气氛一下轻松活跃起来,拉进了与现场听众的距离,为后续的演讲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用大众化的质朴语言

俗语是群众口头常用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大众化的口头语言,俗语形式凝练却有丰富的内涵,表达形象而活泼俏皮,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经验智慧的总结,在演讲中适时地引用俗语,可以让演讲的语言表达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例如,毛泽东同志曾批评有些同志的文章冗长而空洞时说:“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这里用歇后语“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通俗易懂、精炼生动地形容了冗长且无实质内容的文章。

二、演讲语言要新鲜活泼、形象生动

除了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演讲语言还要新鲜活泼,形象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各项修辞格的使用是让演讲语言生动形象的有效手段,亚里士多德曾把演讲术称作“修辞术”,可见修辞对于演讲的重要作用,修辞格的恰当运用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具有艺术的美感,下面重点介绍比喻、排比、引用、对比修辞方法在演讲中的运用。

(一)比喻

比喻是指在说明某个事物或表达某种观点时用有相似共通点的大众所熟悉的其他事物来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能有效地让演讲语言形象化,可以让表达的道理的具体可感和形象鲜明,不仅可以用于演讲的局部,也可以用于演讲的整体。

例如,《赢在中国》中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演讲《像树一样活着》:“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的活着……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演讲者用“草”和“树”做喻体,具体形象化地比喻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象生动地鼓励听众要做“树”,活出“树”一样的人生,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演讲者抓住了“草”的卑微和“树”的价值这一特质,让“要做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这一深奧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动化。

再比如,梁思成给刚入学的清华学子的演讲时带了一个罐子和一个盘子作为道具,在演讲时把考上了清华的学子比作盘子,因为盘子一眼见底,而把学校的老师比作罐子,因为这些老师都知识渊博,但学问如罐子般是装在里面不容易被看见的,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刚入校的学生要尊重每一位老师。梁思成的这个演讲无疑是成功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会让演讲变得很枯燥乏味,可是梁思成用了眼前的道具“盘子”和“罐子”作比喻,把“盘子”比喻成刚入学的大学生,用“罐子”比喻学校的老师,教导大学生要懂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体和喻体非常贴切,把枯燥的说教形象生动化,取得了很好的演讲效果。

(二)排比

排比是将句子结构和语气相同或类似的系列句子按照表意由浅到深的顺序排列起来的一种修辞格,排比可以增强演讲的语势,升华演讲的感情,让论证细密严谨、让情感澎湃激昂。

例如, 《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的演讲《寒门贵子》:“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韧,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结尾处用四个“关于……”为标志的句子进行排比,增强了这场演讲收尾时的情感和气势,造就了演讲的高潮,实现了这场演讲的目的即“寒门也能出贵子”,通过排比的方式呼吁观众行动起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因此具有极强的鼓动力和号召力,表达了演讲者强烈的感情。

再比如,《我是演说家》(第二期)中梁植的演讲《我的偶像》这篇演讲连用了三个“难以想象”:“难以想象,一次实验事故,邓稼先一个人冲进实验区…… 难以想象核辐射的后果……难以想象邓稼先躺在病床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快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中国拉的太远了’”为标志的分句排比,增强了演讲的气势,慷慨激昂地道出了邓稼先的忘我牺牲与无私奉献精神;后文连用了三个“如果老邓还在……”为标志的分句排比,用假设的方式升华了演讲的主题,让听众在演讲者这系列的排比假设中深受震撼,自然就能接受演讲者最后提出的号召“让我们一起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向老邓致敬!向每一个科技工作者致敬!”

(三)引用

演讲过程中,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引用名言警句等等作为论述的依据,可以让演讲语言生动,依据充分。

例如,2016年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中董仲蠡的演讲《教育的意义》,演讲者先是引用了网上的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通过调侃的方式引出了教育的意义,让听众在轻松幽默地氛围中对演讲者的观点欣然认同与接受,而后引用北宋教育学家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教育的意义进行升華,并为此次演讲做了一个铿锵有力的收尾。

(四)对比

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放在一起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演讲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可以突出正面,让演讲更有感染力与信服力。例如,俞敏洪在《赢在中国》的励志演讲中曾把两种人生状态分别比喻成“树”的人生和“草”的人生,进而把这两种人生做对比,激励同学们做“大树”,做一个有价值、对社会有用的人,接下来,他又把人生两种人生状态分别比喻成“泥沙”的人生和“水流”的人生,鼓励同学们做奔腾入海的流水,而不要做颓废消沉的泥沙。通过对比两种状态迥异的事物,让听众自然在心中会抉择,要做哪种人,要过哪种生活,这样自然而然演讲的号召、鼓舞作用就达到了。

(五)设问

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一种问句形式,这种形式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引发听众的思考,进而增加演讲的参与度。设问一般用在演讲的开篇,演讲者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引起听众的兴趣与思考,然后做出回答进行正面论述。

例如,梁植的演讲《“笨”向未来》演讲中,演讲者运用设问“变聪明,真的是一件好事吗?”这样就引起了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为演讲设置了一个悬念。

三、结语

演讲的目的是要振奋、鼓舞、号召听众行动起来,演讲的语言首先应保证听众能听懂,然后才是听众觉得有趣愿意听下去。因而演讲的语言第一要素是口语化,是通俗易懂,在保证听众听懂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修辞格,让演讲语言鲜活灵动,听众觉得有趣味性,如此才能达到演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家宏.演讲与口才[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周彬琳.实用口才艺术[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林青春等.普通话口语交际[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周莹,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演讲语言表达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指正要有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提问的技巧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主位理论与篇章理解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