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究

2020-09-10 07:22赵国瑾
今古文创 2020年42期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刘震云

【摘要】伴随着全球文化发展,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时代已经到来,但中国文学在走出去的同时也面临着本土文学翻译作品寥寥无几,译者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以当代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的文化负载词英译小说为考察对象,探讨“中国形象”的书写以及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方法与问题,以期为后续译者翻译中国文学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刘震云;《一地鸡毛》;文化负载词;中国文化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2-0082-02

一、引言

中国文学在大胆“走出去”展现独特文化魅力之时,也在不断探索自省,当世界文学早已在国内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时中国文为何踌躇不前,步履维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即使是优秀的中国文学,也没有势均力敌的译者与之匹敌[1]。对此,李朝全[2]先生对中国作家协会9000有余的会员数量进行统计对比,作品被译介的中国当代作家仅有 230 多位,就中国当代文学译介所涉及的 20 多个语种而言,译成英语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数量却相对较少,难以发挥“中国形象”的影响力,向世界描绘“中国形象”的全景。

本文以《一地鸡毛》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 探讨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发展与建设,笔者将借助尤金·奈达对于文化的五分法来对《一地鸡毛》中的文化词语进行分类。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期从更深层次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的交流与传播。

二、小说《一地鸡毛》与其英译本

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反应普通老百姓生活得真实写照必须提及刘震云,他用小说视角再现近代人文社会演变与历史更迭。

小说《一地鸡毛》于 1992 年6月青年出版社出版,通过描写体制框架下普通人小林一家的柴米油盐的家长里短,勾画出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群像。反映出真实生动且意蕴丰富的“中国形象”。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了《一地鸡毛》英译本 Ground Covered with Chicken Feathers,译者为中国学者马爱明,英译本通过简朴的语言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文化负载词内涵的同时保持原文风味不变,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出去。

三、文化负载词分类方法

文化负载词一般是指一种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沉淀、不断演变逐渐形成具有本民族独特内涵的文化,多见于词组和习语。[3]

近几年,国内对于文化负载词研究如下夏康明[4]从四个角度总结:不同民族文化的引申意义、是民族特有的词汇、展现民族文化典故、意义对应但含义不同;李建军从文化的层面分为物质、概念、行为三类;此外根据知网期刊论文显示,普遍学者认为翻译中国文学应该坚持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规划翻译策略为辅,所谓异化翻译是指“排除了本土文学文化价值观,而保留了异域文化以及语言特征”[5],异化翻译的作用就是为了再现原文固有的文化特征,以及异国风情,尽最大可能还原源语言和内容的真实。

学界目前普遍采用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6]的文化负载词五分发方法:物质文化负载词、生态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和语言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独特词、文化内涵词,它深深打上了某一语言社会的地域和时代烙印,是表示某一种文化所特有的事物和概念的词。准确的翻译文化负载词不仅可以带领读者领略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学魅力,更是中国文学走出去得以传播的绝佳方法。

四、《一地鸡毛》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由于《一地鸡毛》反映的文学主题是新现实主义的“平民故事”,其中的人情世故、家长里短难以及年代背景限制下的写作题材难免给读者“私人化”及普通琐碎之感,而且就小说的“文学性”而言,这种简单的对话方式、欲语还休的叙事方式,以及叙事过程中所传递的“中式幽默”对西方读者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阅读障碍。

所以文化负载词在文学著作《一地鸡毛》的翻译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根据奈达“五分法”对《一地鸡毛》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分类。

(一)《一地鸡毛》中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物质文化负载词通常和一定时间内某个地区息息相关,该地区的人民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吃穿用等一系列物质活动所需的物品都属于物质文化负载词。

为了尽可能重现源语词汇的信息,译者采用异化和归化结合的翻译方法来准确阐释原作的词汇信息和文化内涵。如书中“做码子”翻译为“his teacher as a pretext”;“找后账”译为“being nagged at”;“爱国菜”译为“patriotic cabbages”;“一股子开天辟地的劲头”译为“a free and easy style”。

(二)《一地鸡毛》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生态文化负载词多指人们居住的区域环境的天气环境气候以及自然风光等之间的关系。

《一地鸡毛》中有许多中国本土独有的生态词语,比如动物、气候、植物,甚至有些词语在国人读来都无法理解其内涵,这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为了使国外读者一目了然,一般会使用归化策略翻译[7]并采用替代的翻译方法。

如“狗蛋子草”翻译为“Dog-turd reeds”;“秋分”翻译为“The Autumn equinox”;“方胜儿(胸前佩戴的包)”翻译为“disinfection”;“淀粉水”翻译为“Clear starch water”。

(三)《一地鸡毛》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宗教文化负载词体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宗教观。《一地鸡毛》中的宗教文化负载词以佛教用语为主,宗教文化色彩的词语只出现在日常对话,全书中仅有的 3 个词语分别是:“老天爷”译为“Father Heaven”;“五行”译为“five elements”;“风水”译为“fengshui”,都是在孩子生病后夫妻俩关心孩子急切的对话中出现几次。

(四)《一地鸡毛》中社会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社会文化负载词带有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独有的生活气息和文化烙印。

《一地鸡毛》作为一本反映中国社会普通人民生活写照的写实小时,书中出现了大量的社会文化负载词,甚至是当地方言的话语,例如:“药引”译为“Base”;“回门”译为“Visit bride’s home”。

(五)《一地鸡毛》中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语言文化负载词多包含某一地域习惯用语、方言、俚语等。经过人们长时间的交流与发展,语言文化得以提升精粹,愈加言简意赅。通常一句话隐藏着很深的意思甚至有弦外之音,这就需要译者翻译时特别注意[8]。

成语类包括“斤斤计较”译为“making a fuss over a trifling matter”;“素不相识”译为“a total stranger”;“束手待毙”译为“gain the upper hand”;“先发制人”译为“to leave immediately”;“喜形于色”译为“does not appear as pleased”;“假公济私”译为“using public office for private”。(俗语)类包括:“不买账”译为“nanny refuses to take any blame”;“发毛”译为“deep in thought”;“想心思”译为“feels scared”。

五、结语

小说《一地鸡毛》作为一部融合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小说,作者刘震云多处运用文化负载词,一方面表现出了刘震云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丰富多彩语言独具一格的特色。

就此次翻译来看《一地鸡毛》小说的成功翻译使得译者除了牢记翻译“信、达、雅”的使命之外,对他们在日后的翻译工作中文化负载词的掌握与运用大有裨益,这为后续中国文学翻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赟,顾忆青.困境与出路:中国当代文学译介讨论[J].中国外语,2012,(5):92-97.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32.

[3]夏康明.汉译英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4]Venuti,L.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A]//Baker,M.,MalmkjaerK.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2001.

[5]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1.

[6]刘重德.文化语言翻译[J].外国语,1992,(4):49-53.

[7]蔡平.“文化翻譯”的困惑[J].外语教学,2005,(6):75-78.

[8]刘震云.一地鸡毛[M].北京:青年出版社,1992.

[9]马爱明.一地鸡毛[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5):92-97.

作者简介:

赵国瑾,女,汉族,山西太原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文化负载词刘震云
懂感恩的人值得交往
刘震云买西红柿
作家刘震云曾想当厨师
刘震云:首次和女儿合作很满意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
从美剧字幕看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
大人物和小人物
刘震云的写作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