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似看山不喜平

2020-09-10 07:22高娟
今古文创 2020年5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

高娟

【摘要】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诗和写文章是一样的道理,为了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诗人亦追求结构上的跌宕起伏、曲折变化。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中又明确提出能结合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从而启发自己的写作。本文重点探究了三种跌宕曲折的诗歌结构,并联系具体诗歌体味了这三种结构的艺术效果,其中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学生可对此加以借鉴,从而帮助自己打开写作的思路。

【关键词】 审美体验;艺术创造;巧合兴波;先抑后扬;纡徐曲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5-0036-02

“文似看山不喜平”出自于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的《随园诗话》,意思是说: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一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这样的山最有生气,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跌宕起伏、曲折变化的文章最能引人入胜。

古代的诗人就深谙此道,正如宋代诗人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话》中写的那样:“作诗要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中又明确提出: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能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

古诗词创作语言凝练,篇幅短小精悍,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首好诗其实就是一篇构思精巧的文章。引导学生探究古诗词中的结构设计,从而领略古人波澜迭起的精巧构思,相信一定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

一、巧合兴波 柳暗花明

文章的波澜是客观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映,任何事物都处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自然也会呈现出跌宕起伏、曲折变化的特点。

北宋诗人唐庚在《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其一)中写道: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惠州期间,第一二两句描写的是岭南一带春天特有的气候景象:天空阴云漠漠,似乎总在酝酿着一阵雨;春回大地,处处呈现出一片青绿色。第三句“山深失小寺”是写傍晚时分暮霭沉沉,诗人在暮归途中,回望山峦,不见日间所游览的小寺,一个“失”字流露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意绪。然而在尾句中情节出现了转机,诗人信步走到了湖的尽头,欣然而遇一座孤亭。这一偶遇让诗人欣喜不已,在诗人的心中和笔下兴起了波澜,同时也在读者的心里激起了波澜。

于一“失”一“得”之间,诗人收获了柳暗花明的喜悦,同时也收获了得失相生的人生哲思。对于被贬谪的唐庚而言,眼前所见之景的确给了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他波折坎坷的仕途、由于被贬官而迷惘抑郁的内心同样因此打开了一扇窗。人生有失必有得,得失相生本是人生的常态,诗人明白了这一人生哲理并借助于这首清新质朴的小诗将此传递出来,深沉幽远,很耐人寻味。

在这首诗中,生活中出人意料的因素造成事件的偶合或人物的巧遇,既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又能揭示出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巧得自然,巧得真实,也巧得高妙。

同类型的诗歌还有脍炙人口的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想要游园观花却进不了园门,感情上自然由之前的有所期待变为失望遗憾;之后诗人惊喜地发现了一枝探出墙外的红杏,从而领略到了园中的春意盎然,感情又由失望遗憾变为驚喜赞叹。全诗曲折而有层次,短短的四句话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充满了丰富的理趣。

二、先抑后扬 卒章显志

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主题永远是作文的一抹亮色。如何通过精巧的构思将这样的主题深刻地表现出来是写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表现出写作能力高下的关键之处。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霜风》一诗中写道:

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

岂惟饥索邻僧米,真是寒无坐客毡。

身老啸歌悲永夜,家贫撑拄过凶年。

丈夫经此宁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

当时的陆游因支持抗金将领张浚用兵而遭到言官的弹劾,被罢官回到家乡山阴过着闲居的生活。

诗歌的前六句诗人写尽了自己的穷困。无力备办过冬的衣物,缺粮少米。“真是寒无坐客毡”一句,诗人以唐代德行才名甚高但一辈子贫穷不堪的郑虔比拟自己当时的处境,天寒无毡垫待客坐。“家贫撑拄过凶年”写家里原先就贫困,又遇上荒年,只好支撑着勉强度日。诗人极度夸张自己的穷困潦倒,当中实则融汇了自己对政治上失意的悲愤,如果诗歌止步于此,就算写得再情真意切,诗歌的思想境界也难免狭隘闭塞。陆游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仕途失意的苦闷中,在尾联中诗人认为大丈夫经历这一番困苦生活的煎熬,把它作为艰难时的一种锻炼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到这里诗人不禁破涕为笑,化悲为乐。

末尾的自我安慰和解脱折射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坚持理想、矢志不移的可贵品质,是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所在,同时也成为这首诗歌的亮点,诗人借助于这种先抑后扬式的结构鲜明地突显出了自己面对苦难的乐观豁达。

三、纡徐曲折 逸兴横生

“感物说”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关注的是审美主体受外在自然触发而心有所感的现象。以“感”为媒介,把作为主体的心与作为客体的物联系在一起,心与物之间互相激荡而产生扣人心弦的情感魅力。在古诗词中,诗人的情感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怎样通过细腻的描写、精巧的构思表现出诗人复杂微妙的情感是古诗词创作的重点亦是难点。

《山路梅花》是宋代冯山的一首旅途即兴之作: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正在车行途中的诗人在听闻山下有数株冬梅正含香开放时不禁触动了赏梅的兴致,随即停下车来,揭开车帷,下车前去观赏,可见诗人的雅兴之浓。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作者在下车之后,步行到梅树林间,亲手折下林梢开放的梅枝。因为作者是闻知山下有数株梅花才开帷下车的,后句的“早知”,都显出探梅、赏梅、折梅的情趣,很自然地表达了作者清旷的胸怀。

第五、六两句“何妨旧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写诗人在折梅之后,更觉春意诱人,因而产生了倘若能在归途中不时见到梅花,实为旅途中的快事的感想。由此,作者寄意东风,希望能依次地把梅花吹放。

結尾两句“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是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赞语:如此高洁的梅花,不要把它当作寻常的花蕊看待,须知一年一度,它带回了春到人间的消息,也带来了江南隔年的消息。纵使开在山路旁边,无人赏识,也还给行人带来温暖慰藉之情。据《荆州记》上说:“陆凯与范晔相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晔,并赠诗说: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作者虽然未逢驿使,欲寄无由,但此行的见梅和折梅,也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厚谊,非笔墨所可言传的了。

诗歌的结构经由诗人精心的设计,于跌宕曲折间将诗人细腻深刻的情感淋漓尽致地传递出来,教育学生写作之前也必须精心设计自己文章的结构,力求更好地突显主题表达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古诗词的精巧构思,感悟古代诗人的写作智慧,相信一定能启发学生的写作,帮助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参考文献:

[1]李领弟.试论感物说与物感说[J].明日风尚,

2018,(15).

[2]李锦泉.尺水兴波——让情节波澜起伏[J].新课程,

2014,(10).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戏剧人物角色与历史中人物形象的差异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阅读教学的范式转型:审美体验的视角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体验教学
打击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思考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