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1)

2020-09-10 14:38:00王文梅
启迪·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文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各种语法,各类题材的文章与古文,使得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学生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才会渐渐懂得与人沟通的技巧。对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解决方式,改善阅读环境,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主要学科之一,对学生以后语文学习非常重要,阅读是语文中占比较高的一部分,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增强阅读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年龄小,很难理解阅读,无法回答提出的问题,导致阅读得分不高,这是现阶段小学生的通病,急需教师改善。

一、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暴露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单调

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想得到提高,就要从根本入手,了解当前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进行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办法。通过对语文课堂的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在阅读时存在障碍。学生在阅读小学读物时,虽然有的学生可以完整的进行全文阅读,但是大部分学生在阅读中会出现生字,错误读音等问题。一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学生很难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学生的阅读过程是欣赏美的过程,而现阶段的阅读指导中,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一味地讲解知识,忽视了自己的作用。并且,大部分教师参照参考书上的过程来计划课堂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学生,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到文章精髓,对文章内容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很难理解重难点,很难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二)学生不能够积极地投入阅读学习中

小学生自身发展程度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依赖他人,一旦在学习中出现问题,会依赖老师,向老师寻求帮助,学生很难其中锻炼自己。在课堂上,学生犯错,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学生,自信心受到挫伤,开始厌烦阅读,这种心理会一直存在学生的心理,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阅读是语文当中的一部分,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和理念

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对于学生的阅读有着重要影响,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在课堂上留神,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有兴趣。在课堂教学当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开展语文教材阅读时,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个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利用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文章的了解程度,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保证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概念自身教学而理念,选择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接受。例如,在学习《画蛇添足》这个寓言故事时,教师应先让学生默读文章,教师在找出其中的生字,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分组进行朗读,扮演,并让学生讲述对文章的理解。在学生讲述过程中,要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在课堂上,丰富学生阅读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加强沟通。教师创设相应地生活情境,抓住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在情景当中,体会文章的话题主旨,理清文章思路,加深理解。

(二)加强朗诵,增强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读的方式有很多种,默读,大声朗读,无论是什么样朗读方式,都要读出气势,读出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意境。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师先进行朗读,再由学生自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丰富阅读环节。只有学生不断朗读,才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意思就会自然而言的出现。可见,朗读对学生理解文章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阅读当中,能够更好融入到文章所描述的环境当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相应情境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对文章有一个深入的解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理解,学会体会。例如,学生在朗读《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出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发现文章的美,理解文章的内涵,唤起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热爱。教师在配以相应地音乐,给学生展现出一个动态画面,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当中。在如,在进行名著知识导读的时候,教师要先让学生理清文章内容,在理清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扮演,体会故事的特点,体会到文章的中心。

结语:总体来说,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课堂,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學生,帮助学生创新思维。语文是一个复杂、枯燥而又漫长的学习过程,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性。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与预测目标不相同的资源,这时,就需要教师放弃原先准备好的方案,转变教学方式,灵活使用生成性资源,进行引导,将其变成课堂的有利资源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会面临着多种因素,教师无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只有巧妙的利用资源,才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为课堂带来生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深入学习语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2017(2):36-36.

[2]李贤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0):62-63.

王文梅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张滩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