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丹阳
摘要:高中生具有较为活跃的思想,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及求知欲望,并希望通过看、听、触摸感受和获取知识。传统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为“教师选择曲目加学生听”,侧重于音乐技能的传授,对学生情感的表达及音乐感知有所忽视。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音乐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道德水平。高中音乐教师应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重视学生对音乐鉴赏学习的需求,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开展多元化音乐拓展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文章以陶行知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实际教学案例为支撑,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融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 陶行知教育理念 高中 音乐鉴赏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观看视频、聆听音乐虽然容易,但引导学生将音乐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掌握并能够基本运用音乐的节奏型、感知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学及艺术内涵并非易事。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转变,不仅要让学生会“听”歌,还需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及信息,继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传统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侧重于“听”,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播放曲目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听后谈一谈感受,最后将音乐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实际上,音乐中的乐曲、旋律、乐器、唱法等元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音乐,在音乐鉴赏中渗透德育,才能够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音乐审美能力。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素质教育下德育融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方法。
一、“听”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听”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陶行知先生强调:“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为此,高中音乐教师也应当将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决定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生活收集音乐学习材料,而不是将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
以《七子之歌》为例,此部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帝国主义列强占领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就像祖国母亲被夺去了七个孩子。作者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警醒国人,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与列强进行抗争。在授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该音乐作品的影视或文学资料。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可以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此时播放《七子之歌》,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作品所反映出的悲痛及爱国之情。随后,教师可以播放澳门回归视频,使学生意识到民族团结及祖国统一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看”音乐,培养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我国的戏曲文化由来已久,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戏曲中的人物、情节、道具、扮相等因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受众带来整体的艺术、情感、文化体验。正如梅兰芳先生所说:“中国传统戏曲并不是简单地综合了各种艺术因素,而是将各个因素紧密地、巧妙地综合在一起。”同时,我国传统戏曲注重精神情感的表现,虽然戏曲舞台空间有限,表演时间较短,但通过人物夸张的扮相及动作,能够展示生活的面貌。
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代,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难吸引当代高中生的关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戏曲元素的影视作品,如电影《北斗》中包括十五首歌曲、四段陕北大鼓以及一大段秦腔表演,用音乐展现了陕北的特色与风貌。再如《少林寺》《黄飞鸿》等电影借鉴了戏曲“侠士”主题,逐渐演变为我国武侠电影题材。采用“看”的方式进行音乐鉴赏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性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能够提高学生传承文化的意识。
三、“唱”音乐,使学生在歌唱中表达情感
音乐鉴赏强调“聽”“欣赏”“感悟”,通过播放音乐,能够为学生提供富有音乐美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魅力;音乐作品中的歌唱技巧十分丰富,如美声唱法注重调动身体的共鸣腔,歌声力量强大,富有美感;民族唱法讲求字正腔圆,带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富有内涵。将音乐鉴赏的“听”与歌唱教学的“唱”进行有机结合,能够转变传统音乐歌唱教学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掌握音乐歌唱的基本技巧,也能够使学生在歌唱中表达情感,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
以《兰花花》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向学生简单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其主要内容,感受到当时社会下穷人备受压迫、受尽折磨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变化,结合自身的性格产生不同的内心情感。随后,教师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珍惜宝贵的时光,发奋刻苦学习。
四、“演”音乐,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听”“看”“唱”“演”的有机结合,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合作解决“演”音乐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开展歌舞剧表演活动,为学生合作提供渠道,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三个和尚》虽然是一首简单的歌曲,歌词简洁明了,旋律欢快,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内涵,即告诫人们需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不能相互推诿。高中音乐教师可以请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同伴,组织“歌舞剧表演队”,主要包括伴奏、演唱、表演人员等。学生需要通过共同分析音乐作品确定表演形式,并在相互配合中完成表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的意识。
五、“改”音乐,使学生感受生活“真善美”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具有丰富的德育素材,也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资源。《众志成城》是一首抗击疫情的公益歌曲,整部作品虽然没有华丽的歌词和创新的旋律,但能够振奋人心,驱散疫情的阴霾。教师可以播放此歌曲的MV,将学生亲身经历的场景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区人民携手抗疫的情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改编歌词,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在感受生活“真善美”的同时,由衷感谢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
六、结语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拓宽教育的路径,深化音乐教学的内涵。为此,高中音乐教师需要提高自身挖掘德育资源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充分重视音乐鉴赏与“唱”“演”“看”的结合,调动学生多重感官,使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继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婵.德育融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方法探析[ J ].华夏教师,2019(24):54.
[2]张楠.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及实现方法研究[ J ].北方音乐,2019,39(14):132,134.
[3]张莹.将德育融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方法探析[ J ].中国教师,2019(S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