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敏
摘要:小学是夯实数学基础、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对话作为一种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教材文本间的语言与思想交流方式,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数学学科成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能够从师生对话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在学生对话中锻炼和培养创造与创新能力,从学生与教材文本间的对话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数学对话这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数学对话 小学数学 应用价值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模型思想。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应用数学对话能够增进师生间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逐步由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思考,为后续学习更加深奥的数学理论、解决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一、师生对话,互动合作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修,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协同共进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中,数学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构建和谐的沟通交流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学到真知。
1.突出对话重点,引发学生共鸣
数学对话是针对当下的数学知识内容,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利用设问、引导、质疑、提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问题的解题技巧。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突出知识重点,对话语言必须简练得当,让学生既能听得懂,又能学得会。此外,教师在组织语言时,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共鸣为切入点,使其完全融入数学课堂。
在学到《小数乘法》的知识点时,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首先将学生带入对话情境,借用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教师问:“同学们想一想,在超市购物时,哪些商品的价格会出现小数?”学生说:“一块橡皮1.5元,一支铅笔0.6元,一把格尺1.2元。”教师说:“购买5把格尺需要多少钱?同学们可以将小数转化为整数再计算。在转化过程中,一定注意标注单位。”学生:“把1.2元转化为整数就是12角,用12乘以5就是60角。60角就是6元钱。”通过这种引入现实问题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律。可见,师生对话的核心点在于提取知识精髓,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同时,这种顺其自然的交流方式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消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对增进师生感情大有裨益。
2.借助教学工具,启发学生心智
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已在课堂得到普及应用。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工具,采取逐层递进的教学方式,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小学生由于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缺乏思考、探究意识,只是从表面问题出发,不能深层次探求更加深奥的数学理论。这就导致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出现解题错误的情况。因此,教师在结合教学工具进行师生互动对话时,应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心智为着眼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进神奇的、充满乐趣的数学世界。
在学到《多边形面积》的知识点时,教师将事先制作的视频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课件中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给定的已知条件是底边长度为8cm,高是5cm,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此前学过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引入对话内容。
教师问:“如果将课件中的平行四边形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以及一个长方形,该怎么做?”学生答:“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端点引一条对边的高,然后将直角三角形切割下来。”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分割过程,如果将这个直角三角形填补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侧,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画线及图形移动功能,进行分割演示,然后将直角三角形填补在平行四边形的一侧。这时,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长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学生:“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相等,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教师:“那么,从视频演示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与长方形计算公式类似,只是将‘长×宽’中的宽变成了平行四边形的高。”通过师生间的对话过程,学生能够参照视频课件,跟上教师的启发思路,进而牢固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二、生生对话,解开谜团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数学课堂,教师可以采取学生间的对话交流方式,将班级学生划分为6~8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小组长,负责监督小组成员的互动讨论过程。
1.创设课堂问题,营造对话氛围
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课堂上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合作讨论学习的方法,将学生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并设置一些课堂讨论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对话氛围。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畅所欲言,既符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大有帮助。
比如,以下面这道应用题为例:“爸爸是学校的体育教师,原计划想买12个足球,每个足球的价格是72元。如果从买足球的钱中拿出432元买足球,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多少足球?”这道题属于一题多解题目。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热烈讨论,得出更多的解题方案。学生甲:这道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直接解出正确结果。计算式是(72×12-432)÷72=6(个)。学生乙:也可以将问题减少,直接用原计划想买的足球数量减去已经买的足球数量,即12-432÷72=6(个)。学生丙:這道题也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设剩下的钱还可以买x个足球,列方程得:72x=72×12-432,解x=6(个)……小组成员通过对话互动、合作学习,能够讨论出多种解题方法,不仅积累了解题技巧,也拓展了思维,为学好数学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2.互动对话游戏,丰富教学内容
游戏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课堂的一项专利。创设课堂小游戏或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学生在游戏当中学到数学知识,在学习当中享受了游戏的趣味,恰恰符合“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在学过因数与倍数知识以后,教师应当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游戏时间,并且创设一个与本单元知识点相匹配的课堂小游戏,如7的倍数或3的倍数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成员事先在1到100个数字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对话游戏互动。学生甲:“35是7的倍数吗?”学生乙:“是,因为5×7=35。”学生甲:“43是7的倍数吗?”学生乙:“不是,因为43除以7有余数。”学生甲:“那87呢?”学生乙:“87也同样不能被7整除,所以不是7的倍数。”游戏对话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当学生脱离教材后,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提高数学学习成绩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三、生本对话,撷取精华
生本对话是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小学数学教材几经创新改革,适用性与实用价值逐步浮出水面,教材中的知识点讲述、问题创设以及图文结合能够使学生直观清晰地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1.深入对话交流,夯实数学根基
小学数学学科涵盖大量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虽然学习难度并不大,但要想牢固记忆,学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与学过的数学知识近距离“对话”,以数学的基本概念为着眼点,反复练习、记忆,进一步夯实数学知识根基,为后续学习提供坚实保障。
在学到《加法运算定律》的知识点时,数学教材详细介绍了加法交换律与加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以及用字母如何表示运算定律。学生在与教材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应做到活学活用,在掌握运算定律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延伸数学知识点。加法分配率的公式是 (a+b)c=ac+bc,即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积不变。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常常遇到下面这种情况:“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快速计算下列式子的最后结果:42×38+58×38=?”当看到这道数学计算题时,学生如果按照加法分配律公式进行计算,是无法快速求出正确答案的。此时,学生可以转换计算思路,将加法分配律反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42×38+58×38=38×(42+58)=38×100=3800。由此可见,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时,应当以基础知识为着眼点,探究简单易行的解题方法,以体现数学对话的实用价值。
2.對话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技巧
小学应用题属于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突破学习瓶颈,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是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多看、多听、多读的良好学习习惯,运用不同的解题技巧,将问题由繁化简、由深化浅。
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孙子算经》中这样叙述道:“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如果将其表述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有若干只鸡和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如果用常规的解题方法,则兔子的只数是:(94-2×35)÷2=12,鸡的只数是:35-12=23。但是,学生通过继续与解题文本进行对话,可以发现,该问题还可以利用假设法、一元二次方程法、二元一次方程法、抬腿法等多种方法解决。因此,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一定要留意每一个解题过程,不疏忽、不遗漏,掌握更多简单易行的解题方法。
数学对话是丰富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巧、牢记数学理论、揭开数学本质的一条有效路径,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正向价值。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与学生应当合理运用数学对话的方法,开启神秘的数学之门,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奎,马丽君.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初探[ 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39-42.
[2]洪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路径探析[ J ].中国教育学刊,2017(6):72-74.
[3]杨建楠.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 J ].教学与管理,2016(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