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盛
摘要: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社会中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比学校里丰富得多。研学旅行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领域延伸与扩大,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研学旅行 核心素养 积极意义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从古至今,成才者往往会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丰富锻炼。孔子游诸国,将儒学大道遍传天下;李白赏神州,妙笔生花留千古名诗……如果说自然是一个大宝库,那么社会就是一个大学校。把课堂搬出校园,行走在路上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其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一、研学旅行之背景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是希望学生通过做事促进小课堂和大社会的沟通,提倡活用书本,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这正是我们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我们希望学生通过研学旅行,突破小课堂的束缚,在研学旅行中活用知识,获取更多的知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地位与作用,相关课程从“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春游、劳动课、研究性学习、班团队活动、活动课程、游学活动”,发展到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目前,我国正快速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创新时代,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正发挥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6年12月,国家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课程。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加深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种主要活动方式之一的“考察探究”中。《意见》也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研学旅行是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现实意义重大。
二、核心素养之内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的确立,宣示了学生应具有的走向人生、走向未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与十多年来我国推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应运而生的研学旅行活动必将进一步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1世纪,教育既需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社会快节奏变化的人才,同时也要兼顾个人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能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有知识、有文化,懂得合作与沟通,并具备一定创新力和行动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这就是核心素养中所提出的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这如果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是无法全面实现的,而研学旅行则是对校内课堂的延伸与补充,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认识,在认识中感悟,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研学旅行的意义
1.合作学习中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陶行知先生主張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通过社会参与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使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如在《快乐实践基地》的研学旅行中开展的翻越逃生墙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集体的归属感,有效激发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翻墙的过程是艰辛的,在不借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够踩着人梯,奋力翻越。在这个时刻,屏息凝神,你会发现上方的学生因奋力拉救同伴而汗流浃背,会感叹墙下甘为人梯的少年的默默付出,也会被周围教师和学生眼神中的担忧所感染。一座墙,一场慷慨激昂的翻越,让学生在过程中寻找快乐,在实践中获得感悟。一座墙,一场智慧的旅行,让学生在群体精神的释放过程中见证成长,坚定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得到解决困难的法宝——合作、坚持和责任担当。
2.参与实践中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陶行知先生十分强调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如何不能停留在传授、灌输书本知识上,应当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 独立研读、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领悟、概括、提炼,从而得到引证检验,充分发展。研学旅行正是从这种理念出发,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学会思维辨析,实践后通过总结提炼出知识,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力。
例如,我校开展的为期四天三晚的研学旅行之《3D科技馆探秘》。在3D打印技术馆现场观摩学习结束后,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了合理分组。各小组学生均依照活动方案自定主题,负责记录的学生把教师讲解的重要知识点及时记录下来,负责摄像的学生也当起了小小摄影师,为日后的研究性学习准备充足的资料。3D打印活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表达和创新能力,绝大部分学生在动手制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时,都能主动询问周围的伙伴,有的则请教周围的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氛围,使随同的家长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代科学技术在学生手中得心应手,让所有家长感到无限欣慰!在研学旅行中,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并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发掘自身潜力,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在自然中接受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
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激发、挖掘、引导、发挥,只有致力于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才能为创造教育的实施提供首要前提和条件。研学旅行正是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行走在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中,感受四季的变化,感知世界的博大;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无论是神奇的生物,还是有趣的动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旅行中探索,在实践中去寻找答案。例如,我校开展的两天一晚的研学旅行之“探秘美丽农庄山伯伯乐园”,体验乡村生活,感受家乡的变化。白天,学生观察山伯伯农庄里的特色荷花,专门开展了《山伯伯农庄荷花别样红》的调查以及“我与蝴蝶亲密接触”的活动,甚至别出心裁地制作了各具特色的蝴蝶标本。到了晚上,学生自制帐篷体验野餐和露营生活。在搭帐篷的过程中,他们遇到各种困难,但他们相互帮助,分析原因,最终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学会独立生活。大自然中的研学旅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枯燥变得生动,让被动变得主动,让一成不变变得创意无限,这便是旅行最大的意义所在。
4.跨越空间的教育,积淀学生人文底蕴
陶行知先生认为,鸟笼式的学校使小孩子的精神营养非常贫乏,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绿水青山和日月星辰;让学生去接触社会中的各种人员,与万物为友,向宇宙发问,向三百六十行学习。研学旅行是跨越空间的教育,是跨文化的教育。学生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是学生开阔视野、增进学识、锤炼意识的好举措。在旅行的路上,学生可以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成更宽广的文化胸襟,懂得这个世界不同文化群体和谐相处的道理。在研学旅行的路上,学生可以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走进红色革命基地激发爱国之情,倍加珍惜和感恩现在的美好生活。例如,我校开展的为期两天一晚的研学旅行之“走近长兴大唐贡茶院”,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陆羽阁、吉祥寺、东廊、西廊,了解了家乡的紫笋茶文化历史,感受到了浓浓的茶文化底蕴,细听茶经故事,亲手体验泡制紫笋茶,体验茶艺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从旅行前的策划、准备,到旅行中的自主合作,旅行后的感悟分享,等等,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等能力,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个人规划与发展目标,明确学生学习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完成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以及文化内涵的积淀。
世间万物皆学问,研学旅行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现状,让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生动,让学生真正走入社会,走入大自然,寓教于乐,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学习方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著积极的作用。教师要把课堂内的知识点、技能点放在更为广阔和长远的成长谱系中来衡量,要把学生带到更远的地方,让他们遇到未来美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沈德鑫.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Z].2017-09-25.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