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文
摘要:学习小组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形式、教学载体形式,在运用得当的前提下,既可以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小组对提升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学习小组提升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小组成员自愿结合、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教育策略、鼓励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型竞赛等实现。
关键词:学习小组 高中生 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教育 教育管理创新
在人类历史上,自教育产生以来,关于教育创新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为了满足工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等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管理、教育方法出现了诸多创新。中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是学生的德育和班级管理,重在管,但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其思维方式和观念已经接近成年人,因此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创新应当基于这个客观现实进行。笔者担任了十几年的高中班主任,近几年在班级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创新,引入了学习小组这种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方式由“我管”转变为“我导”。该方式实践两年多来,学生成绩和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入了新动能。
一、将学习小组引入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主要依据
在教育管理领域,小组学习指的是在传统的大班教育基础上,按照特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打乱教学组织边界和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提升教育水平、实现更高教育管理目标的一种组织方式。之所以将学习小组引入高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塑造,主要有这样几个依据:
1.学习小组顺应“合作主义教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产生了一种“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新型教育模式,David、Koonts等人便是著名的倡议者。“合作主义学习”和“合作主义教学”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主体与多主体之间的互动、对话、交互、交往等,实现“学知识”“学实践”“学会共同生活”的目的,其本质是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博弈,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学习小组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本质上是“合作主义教学”的内在主张。
2.教学管理的“对话教育范式”客观上要求引入学习小组
近百年来,管理学的范式先后从“科学主义管理范式”走向了“人本主义范式”“多元主义范式”等,这决定了教育管理学整体上也沿袭这样的路径在发生变革。多元主义范式下一个主要的管理模式或者说管理方向就是“对话式管理”,反映在教育管理领域就是“对话式教育管理”,这指的是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载体、教育资源、教育主体与客体等都可以实现一定的和谐对话,去实现大的教育整合,提升教育效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重新划分教育资源、划定教育边界等,有利于在传统大班的基础上引入一定的竞争因素,使学生可以在自组织中实现对校园公共事务的管理。
二、学习小组对提升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从教育内容维度看,自我管理既是一个德育命题,又是主体性教育命题、智育教育命题、校园公共事务管理命题。对于高中生而言,自我管理实际上是学生主体与学生客体在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的统一。将学习小组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引入高中生教育、服务和管理,有这样几个显著的影响:
1.有利于提升教育管理中的学生参与度
受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影响,高中生普遍存在显著的“高考狂热”心理,其学习、生活往往都是以高考为核心。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讲学、学习实际上都以应试教育为导向,评价教学管理成效的核心指标就是考试成績、本科上线率,这就决定了高中生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存在显著的封闭应试、自我追逐等心理。将学习小组这种组织形式纳入日常的教育管理,可以打破学生原有的封闭学习边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对话、参与管理校园事务的积极性。
2.有利于消除灌输式教育的弊病
在我国特殊的教育体制下,长期的“权威型”文化传统、集权式管理方式、应试化教育模式以及计划经济思维等交织形成的教育管理模式,即“灌输式”教育。灌输式教育在管理方面遵循“模板化”“工程化”思维,在管理中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出来的是大量的应试教育“机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小组学习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倡导的“自我超越、系统思考、团体学习、树立共同愿景、改善自我心智模式”等步骤引入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激发了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对传统灌输式教育的超越和创新。
3.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
教育管理心理学认为,小组学习这种教学组织方式和教育管理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干预行为,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即提升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应对特定任务并能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在当代素质教育背景下,挣脱应试教育体制,从知识结构上增强对学生的这种“通识教育”、核心素养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应对复杂生活情境、生活压力的能力。常见的挫折教育、情感教育、正当防卫教育、自主学习教育、合作型教育等都可以穿插到这种小组学习中。
三、通过学习小组提升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陶行知认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这一过程中,应做到“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学习小组成员自愿结合
以学习兴趣、人缘等为切入点的教学组织方式通常比以行政化手段划分的教学组织方式更具效率。在学习小组的筹建、搭配中,学生为主体,自愿以兴趣等为依据组建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小组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原则,学生自主推举学习小组组长,自主地开展小组学习,制订学习计划。
2.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策略
在教育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无领导小组讨论”是面试环节中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通过制定一定的无领导小组讨论规则、提供一定的教育学习案例,让学习小组进行无领导式的讨论,这一方法可以培养每个人的领导潜能,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超越课本知识、超越课本理论,自觉学习管理学知识、领导学知识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3.鼓励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型竞赛
按照博弈理论,人类的“合作型博弈”之进化,一方面依赖于人类文明理性的进步,另一方面则直接来源于博弈游戏规则的不断进化,即依靠谈判、妥协等形成的制度、流程、规则等,人类之间可以实现某种良性的合作型博弈。高中生正处于争强好胜、血气方刚的阶段,仅将小组学习引入教育过程还不够,必须引入合作型竞赛。教师充当学习竞赛的规则制定者、裁判员、导师等,不同的学习小组则在游戏规则框架内展开良性的和平竞赛,进而实现你追我赶、互相超越、互相进步的学习氛围,这也正是学习型组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明亮.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培养与探究——浅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J ].学周刊,2012(6):153.
[2]安世遨.教育管理范式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25.
[3]黄晓萍.学习型组织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