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多种意识能力的培养

2020-09-10 07:22杜庆华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培养

杜庆华

摘要: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借助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意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从联系生活,培养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合作,培养合作意识;紧随时政步伐,融入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四个方面,对教学中学生意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 学生意识能力 培养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培养学生的多种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密切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密切联系,而道德与法治知识源自生活、用之于生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学中需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现象和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例如,在教学《法律在我们身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辨别行为的对错,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教师可以引入社会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如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事件等,鼓励学生分析讨论这些行为的对错,思考如果自己遇到这些事件会如何处理。

陶行知先生还强调“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公众活动提升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其公众参与意识。例如,学校可以统一安排时间,由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周边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了解人和事,就社区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做一次社区管理的主人。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可以将学生的实践活动表现作为期末考核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感悟,促进其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二、引导学生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要巧妙设置合作情境,引导学生参加合作活动,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小组内部的合作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精神。在合作竞争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体验合作互动,升华情感,让学生不仅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更要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坚持依宪法治国》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立国之本,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案例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比如,通过2019年在重庆发生的“乘客抢夺司机方向盘导致公交车失控坠江”事件让学生明白,妨碍公共交通安全是非常危险的。那么,妨碍公共交通安全这种行为能否写入《宪法》呢?经过短暂思考,学生之间形成了两种观点,一部分学生认为,《宪法》中的规定多和国家根本性问题相关,公共交通安全只是所有安全问题的一方面,具有局限性,所以可以写入《刑法》,不可以写入《宪法》;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公共交通安全问题体现了国家保障人权和人民安全的决心,所以应该写入《宪法》。经过激烈讨论,学生找到了正确答案,更深刻地理解了《宪法》的意义和重要性,发挥了主体作用,获得了情感体验。另外,教师也要参与探究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从而保证探究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要客观评价学生的表现,对于学生讨论出的结果,要给予尊重和鼓励,只有承认差异才能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紧随国家时政步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关注社会时事、政治动态发展的课。首先,教师必须紧贴国家相关时政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当前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教师要依托课堂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把握学生特点,通过具体的事物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是非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初中生还未树立健全的是非观,容易被情绪左右,做出偏激的判断和举动。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一些优秀人物事迹和热点话题,如“最可爱的人”“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民英雄等,传递正能量,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启迪。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互动活动,就社会现象和教材典型案例进行探究,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做到生活实践和理论学习融合统一,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

其次,依托社会实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长期的基础教育,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由于教育和实践脱节,社会实践无法向思想认知转化。对此,教师应做到学习、认知和实践并行,在社会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丰富教学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在社会实践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定期开展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或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参观等,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颂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要带领学生回溯历史,感受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文明。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历史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和启迪,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例如,在学习《维护国家统一》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收复新疆的左宗棠、抗击倭寇的戚继光等,带领学生领略英雄风采,感受英雄身上的民族精神。将教学内容和这些英雄故事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统一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分享一些自己知道的英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知。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引导学生回溯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肩负起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担,在教学中渗透各种意识和能力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学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开展法治教育的策略[ J ].甘肃教育,2019(21).

[2]麻桂芬.完善認知·触发行为·提升境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教学例谈[ J ].中小学德育,2019(1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培养
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对农村初中后进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探讨
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