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 赵明
摘 要:化工企业涉及到的的原料、中间品、产品大多数属于危险化学品,而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决定了化工企业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既然以上事故不能完全杜绝发生,那么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减少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一线班组,直接面对装置,面对最危险、最直接的生产现场,应急预案编制是否到位,切实关系到每个员工人身安全。
关键词:化工企业;应急处置;改进建议
0 前言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最为重要,应急管理又是安全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通过事故应急有效减少或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一线班组,直接面对装置,面对最危险、最直接的生产现场,应急预案编制是否到位,切实关系到每个员工人身安全。从最近化工企业发生的事故,可以看出,当前应急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甚至由于应急处置不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当前车间及班组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公司内部事故及近期化工行业发生的事故案例,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处置不力,或由于应急器材配备不到位、维护保养及使用不当,或者由于应急预案缺失及不符合实际,或者由于日常培训演练不到位,导致初期可以控制的事故,不但没有控制住,甚至演变成大事故。
1.1 应急器材配备不到位、维护保养及使用不当
应急救援器材作为应急救援的核心硬件,配备是否齐全,直接决定应急救援时是否可以在最快时间内展开。
应急器材维护保养不当或配备不全,在事故发生时,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要求应急器材必须确保随时备用,但在日常工作中,应急救援器材经常被挪作他用,发生事故时,由于应急救援器材不足,导致事故扩大。应急器材的。
应急器材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缺乏经常性的教育及培训。现场员工的应急器材使用不是一、两次的培训就可应对事故处置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培训,养成员工的本能反应。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大多数人员会出现紧张心理,平常培训中会用的,发生事故后就忘记怎么使用。应急器材的选择失当,也会扩大人员伤亡。发生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大量泄漏时,在泄漏区域就必须选择自给式呼吸器,而不应该选择过滤式的的防毒面具。
当前化工企业对应急管理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应急救援器材更新换代慢。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加深,应急器材门类越来越多,科技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企业由于资金限制或者认识问题,应急救援器材更新较慢,甚至与时代脱节。
1.2 应急预案缺失及不符合实际
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应急管理的核心,预案编写的好坏直接关系事故应急救援的结果。而作为车间及一线班组直接面对装置,面对最危险、最直接的生产现场,应急预案编制是否到位,切实关系到每个员工人身安全。车间编制预案即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是在公司总预案的基础上,针对车间存在的较大或重大危险源、具体生产装置、场所或设施等情况制定的,现场处置方案实施的主体主要为车间及一线班组,主要针对事故发生初期的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其主要存在的问题:
现场处置报警程序不明确,关注度不够。当前应急编制时,现场报警有时只是一带而过,而把预案的重心放在现场的应急处置上,但有时随着事故的扩大,外部的及时有效的救援,显得更为必要。
编制应急预案与实际情况脱节,不具备可操作性。应急预案编制有时是根据个人的事故预想进行编制,操作性不强,能发挥实际作用的预案较少,不能对重大风险实现全覆盖。同时,车间或班组编制的预案过粗,实际执行起来没有目的性,造成事故救援时的混乱。
1.3 日常培训演练不到位
再完美的应急预案也需要有效地执行才能发挥作用,若束之高阁,或者作为应付检查的工作,则应急预案就失去了他本来的作用。有效的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可大幅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及人员伤亡。但日常管理中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存在以下问题:
应急预案的培训及演练流于形式,缺乏“实战性”。车间组织的预案演练分为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实战演练需提前编制预案演练方案,演练人员按照既定的演练方案开展预案演练,基本是依葫芦画瓢按照既定步骤进行,体现不出事故现场的不确定性,完全是为了演而练;桌面演练是依据每个人的分工,口述演练过程,更不贴近实战。
应急预案演练后的效果评价不到位。由于演练流于形式,导致演练过程中极少发现实质性问题,而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始终存在,直至事故发生时,甚至是以血的教训为代价,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才得以暴露。
预案演练人员参与度不够。部分专业管理人员,特别是技术、设备等人员极少参与到预案演练中,对预案内容知之甚少。涉及到外来人员的应急预案,例如装卸车环节应急预案,由于人员流动性大,演练效果大打折扣。
2 针对存在问题改进建议及应对措施
2.1 针对应急救援器材配比不到位、维护保养及使用不当问题采取的建议
危化品生产企业要针对自身使用的原料及所生产的中间品、产品等危化品的理化性质及产生灾害性事故的后果,逐一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選取配备适合的应急救援器材。应急救援器材配比不仅要考虑到所有岗位人员,一定要考虑到相关方所有人员人员,从而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充足配备。
同时要考虑到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要随时更新换代淘汰的落后的应急救援器材,选用新型的应急器材,这就要求企业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要改变“成本--效益”的僵化经营思想,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节约成本的企业经营观念,只有这样企业经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应急救援器材维护保养不到位问题,只有通过政府、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加大日常应急救援器材的检查力度和检查质量,做到常态化、程序化、规范化检查,才能有效的督促企业各岗位对应急救援器材进行及时有效维护保养,才能有效保障应急救援器材的完好备用。
2.2 应急预案缺失及不符合实际问题
应急救援预案是应急工作的向导和指南,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案制定的好,准备的充分,救援及时,就能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
积极组织和引导全体员工集思广益,参与风险辨识和评价,通过评价确定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制定应急预案。评价中以后果的严重性排序,以装置工艺流程为主线,结合事故案例,来确定需要制定应急预案的危险源和重大风险,争取做到一事一案。
落实一线员工在应急预案编写的主体地位和在演练中的核心地位。在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卡的编写中,在以风险识别和同类装置发生过的事故为前提,以一线员工的实际操作为依据,进行应急处置具体步骤和流程的编写,使应急预案切合装置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全面实施演练验证。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在征求全体岗位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由全体岗位员工进行现场演练验证,确保现场处置卡符合现场实际,切实可行。
出现工艺变更或人员变化时,要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要进行及时评审修订,确保预案与实际生产工艺和人员保持一致性。
2.3 日常培训演练不到位问题建议
强化预案的培训,全面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员工的安全意识、个人能力、装置应急处理水平提高最后的落脚点全部在与培训,应急演练也一样,若想员工具有较高的应急能力和水平,首先就得从培训入手。
为应急演练定下基调。思想上不重视是阻碍应急演练质量提高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定调就要定演练的重点内容及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定“应急演练不到位就是潜在隐患”的理念,首先把演练当实战,精心准备,精心策划,反复推演。
参考文献:
[1]盛明涛,刘晓威.化工企业应急救援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4(1):27-28.
作者简介:
吴飞(1984- ),男,工程师,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环氧丙烷生产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