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获悉,截至2020年9月初,海淀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档人数2 175人,6月份实际服务人数765人,7月份实际服务人数995人,8月份实际服务人数1 932人,共有29家养老服务机构在26个街镇开展了服务。
2020年3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在《海淀区2020年重要民生实事》的通知中提出,“试点建设家庭照护床位,重点面向失能、80岁及以上高龄独居孤寡等老年人,通过必要的适老化改造,新增8 500个家庭照护床位,将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里”。作为海淀区2020年32件重要民生实事中的一件,增加家庭照护床位的目标任务在海淀区民政局、财政局和各街镇的通力合作下,被认真贯彻执行。
海淀区民政局养老工作相关负责人何东告诉记者,海淀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工作从2019年10月开始,在北下关、甘家口、曙光、西三旗、青龙桥5个街道开展第一期试点工作;2019年12月开始,在全区29个街镇各选择1个社区开展第二期试点工作。
根据前期试点情况,在征求了北京市民政局以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后,经海淀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海淀区民政局于5月27日出台了《海淀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层层铺开,确保每位有需要的老人都能享受居家照护服务
“家住八里庄街道定北二居的孙叔叔老两口的孩子在国外,夫妇二人都超过80岁了,生活能自理,不过做饭、打扫卫生这些活干起来有点吃力。”互邦养老机构——八里庄街道定点养老服务机构的小李告诉记者。
今年7月,随着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宣传和介绍,老两口认真研究了《海淀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内容。“7月底,叔叔打电话给我们,说让带着签约服务合同上家去,签订合同后,孙叔叔老两口就正式成为海淀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签约者了。”小李介绍说。
根据前期相关服务内容摸底和定档,从8月4日开始,根据孙叔叔老两口的要求,每天提供一小时的居家保洁和为老两口做午饭服务顺利启动了。按照收费标准,作为空巢老人,除去自费金额,每月孙叔叔老两口将获得300元的政府补贴。
“王阿姨的情况特殊一些。王阿姨退休前是老师,今年75岁,目前身患癌症,不能长时间站立,身体很虚弱,而且老人的孩子身体有残疾,无法工作,生活的重担都落在王阿姨一个人身上。” 小李说。
在对辖区内各社区失能和高龄老年人进行每月摸底、巡视探访过程中,海淀区八里庄街道民政科负责人李国斌得知王阿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表示要尽快、全面做好王阿姨养老照护床位的签约工作,让老人第一时间获得养老照护服务。
7月22日,王阿姨的签约养老服务正式开始了。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每周一至周五到老人家中服务,每天服务2小时,主要为老人提供打扫卫生、做饭、取药、陪同就医、陪同外出等服务。按照王阿姨的实际情况,她可享受每月880元的政府服务补贴,自费金额不超过1 000元。根据《海淀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相关规定,对中度失能老人政府最高补助900元。王阿姨说:“政府帮我解决了很大问题,再次感谢政府把钱用在了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身上,也让我更加有信心把病治好,报答组织。”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辖区共有60岁以上老人24 600人,占辖区人口的比例近25%。李国斌告诉记者,八里庄街道多方引进相关养老机构参与,助推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在原有兩家服务商的基础上,又引入两家新的机构共同参与老人服务。同时,每周由互邦养老服务驿站对80岁以上空巢、失独和失能老人开展巡视探访,今年已累计探访11 500次,累计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各类服务800余人次,解决实际困难226人次。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在今年7月启动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签约试点工作后,第一时间对辖区内32个社区符合条件的老人进行摸底调查,通过社区居委会、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电话宣传、社区公益活动讲解等工作,让符合条件的辖区的老年人都了解政府的相关福利政策。李国斌介绍说:“目前已签约了100位老人,预计下半年为137户高龄独居老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并完成400家床位签约任务。”
“宣传+培训+监管”,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三管齐下
何东告诉记者,海淀区民政局按照“快速开展,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前期试点机构继续开展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服务管理,通过“宣传+培训+监管”的工作模式,不断推动各街镇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工作的开展。
“今年6月2日至8日,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在海淀区政府网站上发布《关于公开招募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机构的公告》,公开招募海淀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机构。”何东介绍说。随后,海淀区民政局于7月组织相关专家,对报名提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的机构进行了初审,81家养老服务机构通过了初审。8月,初审清单经海淀区相关委局办公会研究通过,在海淀区政府网站上公示招募结果,公示后若无人提出异议,这81家养老服务机构将正式成为海淀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机构。
为了确保政策服务精准,7月,海淀区民政局还召集了全区29个街镇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工作负责人,分组举办了5场“海淀区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工作论坛”,主要围绕海淀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工作要“干什么”和“怎么干”两个主题展开讨论。“我们将锁定目标人群,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做好宣传工作。让老百姓听得懂、接受得了并实际受益。”海淀区温泉镇民政科娄海彦表示。
海淀区八里庄街道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工作负责人李国斌说,“我们将做好工作链条的衔接,充分发挥社区各类资源和服务机构的作用,搭好平台,开展服务,做好监督。加强沟通协调,用好工作群,分享经验做法,推进工作开展。”
海淀区民政局养老工作负责人刘锐表示,海淀区民政局将继续加强和街镇的沟通,在完善宣传形式、招募服务机构、系统功能调试和培训等方面,持续推进这项全区养老重点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8 50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建设工作。
同时,海淀区民政局于7月份向各街镇发布了《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养老工作重点工作任务书》,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何东说:“目前,各街镇已全部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
在工作流程上,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推进工作采用“海淀区家庭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系统”进行申请、评估、规划、服务、评价、补贴汇总等工作,通过与第三方公司沟通、协调,用好智能服务系统,做好对接工作;聘请第三方监管机构,落实各方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做好监管工作,规范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
此外,为了解居民真实需求,完善下一步宣传方案,7月,海淀区民政局还深入各社区,进行了政策试讲活动。根据各方的交流经验,本着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思路,拟定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的宣传材料,共印制宣传海报4 500份、宣传手册20 000份。
(来源:北京海淀官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