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目标下承德市绿色经济发展探讨

2020-09-10 07:22赵海燕
财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态环保绿色经济低碳

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承德被定位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因此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是实现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承德市应借鉴国内外绿色经济发展经验,发挥资源、政策、產业、制度等优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加强绿色文化培育,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制度保障,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绿色经济;生态环保;低碳;技术创新

本论文为承德市社科联2019年重点课题《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目标下承德市绿色经济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 20191002)主要成果。

“绿色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在《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的概念。绿色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承德被定位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作为经济落后地区,承德市应抓住历史机遇,把握自然资源优势,立足地区生态功能定位,打造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全面推动本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绿色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经验

(一)国外经验

美国政府针对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恶化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建立了排污权交易机制;强化制度支撑,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绿色法律法规,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欧盟实施环境与气候变化计划,建 立了以绿色发展战略为核心,以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为手段, 并详细规划了清洁能源、碳捕获与封存(CCS)等先进技术,以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为途径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日本发展绿色经济主要是加强低碳交通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的绿色改造,引导节能型产品消费,实施环保绿色积分制度;增强绿色技术研发;加强地区和国际合作,带动日本绿色发展意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2008 年,韩国政府颁布《低碳绿色增长战略》,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动低碳技术开发和低碳绿色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民创建低碳绿色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些发达国家主要从低碳生活、绿色技术、绿色立法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国内经验

我国贵州绿色生态发展以毕节地区为典型代表,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初步实现了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良性循环。福建把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促进“绿色布局”,加快“绿色转型”,树立“绿色导向”,在加大流域生态补偿力度、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方面大胆创新,努力把潜在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安徽池州利用后发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绿色升级,实现了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广西西江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培养市民的低碳生活意识,全面建设低碳可循环体系;成都通过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人力资本协同及消费提档升级等七个方面来促进新经济发展。各地方从不同角度为承德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承德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优势

(一)资源环境优势。承德水资源、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基础较好。全市平均年水资源总量达37.6亿m3,供应潘家口水库 85%、密云水库38.7%的用水量,流域约有50%河段好于Ⅲ类水质,近年流出断面水质优质率达100%;域内森林覆盖率达55.8%,大气质量在京津冀地区位于前列,2018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 291天;地下热水日可采量达1.16万立方米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也非常丰富。

(二)政策优势。在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中,承德市已被列入“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此外,还被列入《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1 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等国家级涉水项目规划》、“国家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区”等多个项目,政策支持必将为承德市绿色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助推力。

(三)产业优势。最近几年来,承德市通过对原有产业的升级改造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现在已经初步规划和构建了包括旅游康养、大数据、清洁能源、钒钛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等十大重点发展产业。德鸣大数据、华明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建设已初具模型。建龙钒氮合金一期已投入运行,承德钒钛新材料公司及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运营。同时华能集团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二期工程加快建设,截至2018年,承德市清洁能源电力装机达到599.2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90.46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和总发电量的76.4%和49.5%。旅游业方面建成了小滦河湿地公园、中国马镇等20多个精品项目,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成为承德旅游新地标,带动了全域旅游向前迈出一大步,围场也获评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通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市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3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具有承德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壮大。

(四)制度优势。2019年颁布实施第一部地方立法《承德市水源涵养功能区保护条例》,明确规定水源涵养功能区的保护,应该遵循统筹规划、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确定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整体优化与重点治理结合、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结合的保护机制。与北京签订了《潮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合作协议》,生态补偿机制取得一定突破。试行绿色GDP核算,并逐步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初步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法制和制度体系。

三、承德市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绿色生态理念不够深入。虽然承德市政府对绿色经济发展顶层规划较好,绿色产业也在积极推动,但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还没有深入普及到全社会,没有全面建立起低碳、节能、可循环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如高能耗消费品仍在普遍使用;出行方式不够环保;没有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废水废物的循环利用率较低;低碳节能的城市基础设施还没有普及,这些都对发展绿色经济起到了制约作用。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承德市在创新能力、环保技术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远远不能适应绿色经济发展需求。一方面技术专利授权总量较少,技术市场成交额远远落后于先进地区,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承德市还没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类本科院校、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等,缺少研究院所和科研团队。研发平台技术开放性不够,服务能力有限,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高端人才引进难度大,再加上京津虹吸现象严重,本地人才外流,严重制约承德绿色产业发展。

(三)绿色经济发展规划不足。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加以循环利用,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并最大限度减少垃圾、废料的排放,提高自然资本的综合利用效率。但承德对资源的循环合理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效率和总体规划还远远不够。

(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整治困难。在部分农村地区,因资金限制,环保设施建设配套不足,垃圾、污水管理不到位,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养殖业规模扩大,造成大量农村面源污染,环境污染现象突出。

(五)绿色发展资金受限。目前,承德市环保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入,途径单一,数量有限,市场化融资方式应用较少,没有完全形成灵活、公平的市场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资源横向补偿力度仍不足,对绿色经济支持力度不够,企业绿色研发、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四、承德市加快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经济发展定位

围绕“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国际旅游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二)重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加强对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通过自然修复和人工抚育措施,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增强生态系统的涵养水土功能。做好自然河湖、城市水系、水库、湿地等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設,促进承德涉水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加强绿色文化培育

大力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打造全社会绿色、低碳文化生活氛围。以节能、高效、减排为目标,调整能源、交通、建筑、城市休闲空间等整体布局,改造基础设施,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在城市中建设若干低碳道路、低碳小区、低碳楼宇,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打造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涵水节水能力;加强城市交通衔接规划和改造,大力发展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加大共享单车投放力度,培养市民的低碳生活意识和绿色出行习惯;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加大公共服务资源网络信息建设力度,打造绿色智慧城市。

(四)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发展的内核动力

加快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引领的全方位创新,深入落实“1+9+N”系列政策和高端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依托骨干企业,打造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平台。特色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产业,着力打造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3个技术创新平台;大数据产业,重点以南开大学姚建铨院士工作站为驱动,打造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大数据学院创新平台;钒钛新材料及制品产业,着力推动将河北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成为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

(五)加强制度保障

1.加快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政策,如绿色资源价格、绿色财税政策、绿色政府采购制度等。利用经济手段将环境成本纳入价格结构,通过环境付费引导消费和生产,促进全社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改革投融资体制。第一,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坚持资源谁使用谁付费原则,加大资源横向补偿力度;第二,建立健全商业融资手段,通过商业银行发放绿色贷款、地方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企业挂牌上市,融通社会资金参与环保投资。第三,设立绿色经济发展社会投资专项基金。由政府引导参与、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各类资本参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力量发展绿色产业。第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调配作用,对环境卫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绿色技术研发项目进行政企合作,提升绿色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

3.强化环保执法力度。完善地方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快制修订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能耗标准,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绿色工厂,推行清洁生产,完善产业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协同处理,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六)实施绿色产业发展

1.实施绿色产业发展,以生态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首先,在产业规划上,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与山地旅游等新兴产业,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其次,加工绿色农业产品,构建农村电商生态体系;最后,依托当地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如温泉疗养,采摘,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农业与加工、流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特色经济作物的景观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收红利,实现绿色产业经济效益。

2.推行绿色项目产业。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重点工程实施,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最终目的。例如在围场县实施的“坡改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明显提升了土地综合产出能力。农户通过种植中药材、马铃薯、花卉和林果等高效作物,仅种植一项就增收7420万元,人均纯收入翻番,提前实现了全面小康任务。

3.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置和无害化处理,农村秸秆生物能转化。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获得感。

此外,还可以加强京津冀区域协调,通过技术支持、资金补偿、财政转移支付、产业转移和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落实生态补偿制度。推动建立承德与京津的生态受益区域公平、有效的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在生态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积极推动国际项目合作,打造高质量精品项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承德市面临的重要历史机遇,京北水源涵养区建设是承德市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必将助力地方经济实现高水平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南.关于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构想[C].中华环保联合会.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联合会,2005:25-31.

[2]和合承德网.承德关于加快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cd.hebnews.cn/2015-01/06/content_4447860.html.

[3]韦芳宁,林秋莲,黄舒城,杨瑞刚,覃昕,谢华.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J].南方农业,2019,13(13):49-51.

[4]张薇,蔡凌曦,刘青.新经济态势下成都市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基于成都绿色经济发展数据分析[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0,23(01):80-85.

[5]王海军,邹日崧.国外绿色经济典型城市发展经验比较及启示[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03):213-220.

[6]赵汉澜.日本绿色经济发展历程与借鉴[J].知识经济,2019(22):40-41.

[7]刘雅君.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5.

[8]和合承德网.2019年承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hehechengde.cn/news/cdnews/sz/2016-05-25/56098.html.

[9]道客巴巴網.承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doc88.com/p-6874561787506.html.

[10]裴英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路径及其制度保障研究——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J].江苏商论,2017(11):106-109.

作者简介:

赵海燕(1973-),河北承德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生态环保绿色经济低碳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学佛能使世界变的更“低碳”吗?
教师教育生态环保课程在幼儿行为形成中的影响分析
浅谈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