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路径

2020-09-10 02:13张蕃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学教育以人为本高校

张蕃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因此为文学教育工作改革带了发展契机和挑战。本文基于文学教育基本概况和我国教学发展现状,分析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重要性,并为以人为本的方针指导下为文学教育路径探究提供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效文学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校;以人为本;文学教育

前言:文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文学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高校文学教育在新时期面临新的教学任务,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创建“人性化”教学模式成为了文学教育的必然趋势。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高效的引入文学教育中,进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文学素养,成为了高校教学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义和狭义概念:广义上是指人们通过阅读和写作获得的文学教育;狭义是指教育中的专门教育课程,如语文等语言类课程。高校文学教育是专指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课堂教材学习培养文学能力,同时也包括学生私下进行的阅读。

二、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

在我国,目前高校教育模式还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是知识内容的接受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热情不高,主体地位不受重视。教学以培养文学基础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个人思想道德培养[1]。

(二)教学氛围枯燥

高校文学教育忽视了文学自身的艺术性和创造性,缺少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主要以板书的形式进行讲解式教学,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氛围枯燥,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考评模式单一

当前教育考评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笔试检验学生文学水平,导致学生功利心过强。部分学生在考试前临阵磨枪突击进行文章和问题机械背诵,也能够通过考试,但个人真实文学水平较低、文学底蕴不足,背完即忘;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试获取证书,以便获得未来工作的垫脚石,缺乏对文学的真正兴趣和感悟。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存在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以人为本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与人生价值,通过文学学习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丰富人生乐理,体会其他人的情感态度,从中获得个人文学素质的升华和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2]。

(二)提升主观能动性

以人为本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学生为教育核心,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问题的自主发现、自我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深化知识印象,提升个人对文学的学习兴趣,从“能学习”转变为“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文学的探究热情,奠定學习高效率基础。

(三)符合社会需求

以人为本教育培养出的高校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学技能,能够胜任工作需要的同时,不断完善个人发展。同时,以人为本教育有利于学生加强职业素养和个人道德,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能够更加适应工作要求,具备职业责任感,与同事之间保持和谐的工作关系,加强个人职业规划,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四、路径探讨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以学生为核心,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需要高校文学教育工作者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一切教学方式的展开都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主观能动性性为目的。文学教育不同于立刻和工科教育,更加富有感性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而非灌输者,通过情绪带动方式让学生与文学内容交流,以积累文学知识,丰富文学底蕴。在教学时,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教学方式,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学爱好方向,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多做出努力,制定多种教学方式,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学会尊重学生意愿,将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充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才能够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3]。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高校文学教学不同于初高中教学,教学方式应该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同时应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此,笔者为文学教师提供几种教学方式建议仅供参考。

1.多媒体教学

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活跃,更能够接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海量资源,同时对网络平台上的文学更具有兴趣,因此,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或虚拟真实教学方式刺激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例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学习较为枯燥乏味,且艰涩难懂,但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精髓,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播音主持朗读的文章,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古诗词的优美和意境。

2.小组学习模式

小组学习模式是国外高校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针对性教学有很大帮助。在小组分配时应注重学生文学能力的平衡,尽量形成优秀学生带动基础较差学生模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表个人观点,加强与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回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教学计划调整,更加有助于师生交流。

3.阅读习惯培养

文学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外阅读学习,要求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并形成阅读笔记,既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又能够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形成文学积累。

(三)改善考评制度

高校文学教育考评应更加灵活化,在期末考试试卷设置上更偏重学生文学水平测评,不应设置固定答案禁锢学生思路。在以笔试为文学基础考察基础之上,还应更注重学生个人能力考察,将学生平时表现引入最终考评中,以培养学生真正的文学能力和个人素质[4]。

结论:综上所述,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高校文学教育能够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树立以学生能力为评价标准的考评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核心地位,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展还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磨合,因此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重视,将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实际贯彻于文学教育中,才能够促进高校文学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文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孝华.高校人文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0.

[2]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3]王洋.文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5,22(1):81-82.

[4]管娜.当今时代文学教育问题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文学教育以人为本高校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
多媒体技术与高校文学教育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