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俊
摘要: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作为一种跨学科的能力。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有极其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基础。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学更加具有综合性,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更高。因此,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越发将提升学生在生物学科上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
当前,如何在具体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无论是通过教材、探究还是其他手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都需要有一个载体。而現在,这一载体当前正在项目式学习上逐渐发扬光大。通过结合教材内容来有效增强学生生物学习项目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在生物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值得探讨。
实验设计与分析
对于项目式学习来说,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科学探究。通过科学探究,学生能够发现生活当中很多有关生物学的问题,同时对于一些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提问以及实验设计,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比如,在浙江科技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一之中,有关细胞能量这一节就可以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上这一节课之前首先复习学生之前所学过的知识。由于本章之前的内容是对细胞结构的基本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首先回忆细胞的基本构成。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提出这一类的问题,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是如何让一个生物焕发出生机的呢?它们存活所需要的能量又是怎么来的呢?它们获得了能量之后,又是怎么将其进行吸收和运用的呢?” 接下来请根据自己阅读课本的结果以及提供的实验材料四个同学为一组,按照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细胞的能量获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在这一实验设计当中,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加强学生探究课本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控制变量的能力。因为对于生物实验来说,控制变量是极为关键的。通过有效的控制变量而最后学生必须要用较为专业的科学术语来对实验结果进行报告。而在进行报告创作的过程当中,考验着每个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他们的团队协调能力。这样,简单的一个探究活动(实验),就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思想以及合作交流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分析模型的构建
为了构建相应的分析模型,学生必须尊重科学实验当中的事实和证据,并且养成严谨而细致的求知态度和思考习惯,还要运用科学的思维发展观来认识事物,学会提出和解决问题。通过对各类问题的总结,从而归纳出一套有效的科学分析模型。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逐步发展自身的理性思维。比如,在学习有关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内容的时候,学生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运用生物学理论以及证据来对生命现象、细胞的成长等特性进行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还要对细胞的整个成长过程进行一个模型的建立,以便更好地了解细胞这一物质及其光合作用的原理。相关的实验可以在学生知道了植物的生长活力来源于自身的光合作用之后进行。教师在课前应准备好一些能够代表植物以及光合作用中所参与的物质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用卡片或者是卡纸在上面写上字代替,再用一些小型的发光装置(手电筒等)设备来表示光源,最后用一些A4纸作为承载光合作用过程表达的载体。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两两一组,开始尝试着用自己手边的材料来构建光合作用的过程。让他们首先按照课本上对于光合作用过程的阐述来进行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模拟。然后再对其进行记录。
提升核心素养
通过上述两个实验指导,学生们应该能够产生一定的生命观念。所谓生命观念就是指人在观察到生命表现之后,能够对其进行总体化或是抽象化的解释。这种观念是在经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探究之后所诞生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代表着学生在高中生物学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对生命观念进行设立的过程当中,学生应该能够有效地在生物学概念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生命活动(如诞生和进化等)的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将单个细胞放大观察,比如将人体内的细胞放到整个人体环境下去进行观察,将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到整个大自然界去观察等。在进行观察以及思考的过程当中,要让他们能够意识到二者之间的联系。
对于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来说,设立项目式学习,其实也就是笔者上面所提到的三个最关键项目的设立。首先是对于探究过程,也就是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分析。接下来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要能够让学生构建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模型,而最后一个项目则是在前两个项目方面更上一层,要让学生能够不仅限于生物知识方面的学习,更能够通过生物去产生对人和自然的辩证思考。
参考文献
[1]卜乐.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9).
[2]徐英,张大海.试论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教学[J]. 中学生物教学,2019(9).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