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文
演讲稿又称演说词,它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使用的文稿。在平时的写作中,高中生能掌握并运用演讲稿的格式,但是现场感和听众意识欠缺。下面,笔者就如何让演讲稿有现场感谈点看法。
一、选材上紧贴听众
演讲稿与一般文章相比,特别强调听众意识和现场感,即解决“讲给谁听”和“与听众共鸣”的问题。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学家克难攻坚,担负重任,成为我们的偶像;医务工作者不计生死,奋战一线,成为我们的偶像;基层工作者严格排查,做好健康的“守门人”,成了我们的“网红偶像”。人们积极为他们点赞,相信他们的专业判断,礼赞他们的职业操守,视他们为标杆。当今社会价值观渐趋多元化,如何引导年轻人向“新偶像”学习?如何树立崇尚实干兴邦、乐于奉献的“新偶像观”?笔者以此为写作背景,要求高三学生在 “五四”成人礼上,以“我的新偶像观”为副标题写一篇演讲稿。
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接地气的题目,纷纷发言,提出自己的立意方向。但笔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点拨学生:“你的听众是谁?你应该如何让你的听众与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再读写作提示,根据“五四”成人礼这一场景,明确了听众对象是和自己一样的高三学生。笔者再次引导:“偶像观与新偶像观有何区别?”学生陷入了深思,三分钟后,有学生低声说“区别不大啊”,也有学生说“肯定有,但我也说不清楚”。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苏轼、屈原等人是不是我们的偶像?”学生立即活跃起来,大声说“是”,更有学生列举了岳飞、文天祥、王阳明、周恩来、林肯、曼德拉等中外历史名人。笔者顺势引导:“大家所列举的这些名人固然是我们的偶像,但绝不是我们新的偶像,所谓新偶像就是站在当今时代的潮头,引领新时代风尚,被当今时代所认可的时代弄潮儿。这才是新偶像。”学生恍然大悟:演讲稿要紧扣背景、场景和听众对象,选择最受听众欢迎的写作内容。
新时代的青年偶像更能拨动高中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演讲的内容要让听众有现场感,就要根据特定的听众来选择听众所关心、熟悉的材料,拉近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缩小台上台下的心理落差,最终能够与听众产生共鸣。
二、结构完整、清晰,层次分明
要写好演讲稿,在谋篇布局上也要有现场感,要对演讲时的现场气氛和效果有所预料和把握。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结构特征写出现场感来。
1.开头
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开头写得好,就能沟通演讲与听众的感情,集中听众的注意力,唤起听众的兴趣,从而使听众对演讲内容产生强烈的参与感。演讲稿的开头主要有三种形式:情境式、提问式、开门见山式。一名学生以开门见山式开头:“今天,我很荣幸地在成人礼上,以一名高三学生的身份来给大家谈谈我的新偶像观,我演讲的主题是‘以奉献论偶像。”这个开头简洁有力地介绍了场合、身份、演讲的中心,让听众在最短的时间抓住了最关键的内容。要写出有现场感的开头,就要力图使演讲的开头能打动听众,使演讲者和听众的心挨得更近。
2.主体部分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的活动,演讲稿的结构层次是听众无法凭借视觉加以把握的,只能依靠听觉去了解。因此,演讲稿的主体部分特别要求处理好层次和衔接的问题,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否则,听众可能一头雾水,对演讲产生排斥心理,更不可能与演讲者的思想产生碰撞。
一名学生的主体部分段首句是这样安排的:“要树立崇尚实干兴邦、乐于奉献的新偶像观……向新偶像学习,需要我们锤炼自身本领,踏实肯干……要向新偶像学习,我们应细细体会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大胸怀与大格局……”主体部分以这样的三方面来结构文章,整体上看有结构意识,但是逻辑性不强,层次混乱。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后进行了升格,修改为“首先我们要树立崇尚实干兴邦、乐于奉献的新偶像观……当然,我们还应细细体会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大胸怀与大格局……不仅如此,向新偶像学习还需要我们锤炼自身本领,踏实肯干……”升格后的结构不仅在有声的语言标志上运用“首先”“当然”“不仅如此”,使层次先后清楚明晰,而且内在逻辑上由观念到实践层层递进,听众“一听了然”。另外,过渡句的使用、序列词语的运用也可以达到层次清楚、现场感强的效果。
3.结尾
演讲稿的结尾要尽量使演讲的内容在听众心中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结尾方式很多,有展望式、呼应式、号召式、总结式、名言式、幽默式……不管哪一种方式,都要写出现场感。一名学生以展望式这样写道:“同学们,经过成人礼之后,就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今日的我们,以国之楷模为偶像,明日的我们,必将成为国之楷模。”这个结尾,作者在展望未来的同时,还不忘呼告眼前的听众,很有现场感。
现场感强的结尾一般都会在内容上再次强调演讲的中心,手法上反复呼告。加深听众对演讲印象的同时,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激发听众的感情,增强感召力。
三、语言明了、富有感染力
演讲稿是口语化的书面表达,语言必须适合现场表达,在遣词造句上就要符合沟通、对话的特征。
首先,词语要口语化,通俗易懂。有位文笔不错的学生这样写道:“君可见,钟南山院士以84岁高龄再次出征,为疫情笼罩下的人们带去光明;君可见,张定宇院长以渐冻的生命在医院蹒跚不止,只为多挽救一条生命;君可见……”笔者将这段文字展示出来后,学生一致认为:语段运用排比句使得感情非常充沛,但是作为演讲稿,却缺乏听觉效果,其原因在于“君可见”虽典雅却过于文言,不够口语化,疏远了听众,如果将“君可见”改为“你可看见”这一通俗的表达就非常好了,既易懂,又因为使用第二人称“你”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其次,句式上多用短句。演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稍纵即逝的,为了现场的听众能迅速地听清、听明白,演讲稿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长句,多采用短句,力求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另外,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演讲要成功地达到演讲目的,让听众接受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也需要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激发听众的情感。一名学生这样写道:“‘偶像这个词语,在如今流量霸屏、鲜肉遍地的娱乐时代,似乎是一个不值得推敲的词语。究其本源,是当下大多数青年眼中的偶像缺乏内在核心品质,徒具华丽的空壳。但将目光移至此次疫情,我们深刻体会到,原来时代偶像给了我们人生指导。”这个语段没有贴近在座的听众,感情平淡。学生讨论后,對语段进行了升格:“究竟何为偶像?又究竟谁为偶像?这应当是我们这代青年人需要思考探究的命题。提及偶像,当下大多数青年眼中出现的是光鲜亮丽的大牌明星,是大获流量的当红花旦,是‘悉禀蒲柳之姿,绝无桓武之态的奶油小生。但将目光移至此次疫情,我们不禁反思,我们到底崇拜他们什么?他们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崇拜?难道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娱乐至死‘颜值至上‘一夜成名的代名词吗?当然不是!”升格后的段落,运用设问启发听众思维;用反问句叩问主体,增强语势;用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用具体的排比增强了语言的形象色彩:这些技巧增加了演讲语言的现场感染力。
演讲稿不是单向地对客观事理的阐述,而是与听众进行的情感交流。从内容、结构、语言方面落实演讲稿的现场感,才能发挥演讲稿交际的功能。
(作者单位:黄石市黄石二中)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