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强
【摘要】“人地协调观”,即人类需要与自然互动,根据自然的约束来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以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初中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在课堂教学中萌生“人地协调观”;在社会活动中巩固“人地协调观”;自然互动中提升“人地协调观”,以达到培养核心素养之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课堂渗透 活动巩固 自然互动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讲,大自然创造了一切。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一切活动应该服从于大自然生存法则和生存规律。存在于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无论是存在的数量还是存在的价值,存在的时间和意义,都是相互联系的。不管任何一种事物,被人类活动影响下消失或破坏,整个自然会失去平衡,整个世界会产生灾难。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过多地索取而导致人地关系不和谐局面的结果。人类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要与自然进行和谐互动,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来维护大自然的平衡状态。当然,人类也可以通过努力去改造自然,使大自然中的一切更美好、更和谐。
一、人地协调观:在课堂教学中萌生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以掌握读图、识图等基础的地理知识,而后通过了解地域性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識,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和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从而在心底萌生正确的人文观和世界观,为萌生人地协调观开辟一条途径。当然,这也是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的目标要求,形成人地协调观,改变对人地关系的肤浅认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比如,教学《不可再生资源》时,通过对一系列地质勘探数据的分析,对不可再生资源在地层分布情况的了解,以及人类生产对它们无节制开发与需求现象的对比分析,完全可以明白:人类的生产活动如果仍然无节制地掠夺式开发,将会给人类乃至整个生物圈带来灾难;使学生明白人地协调观在人类进程中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开始萌生核心素养。
当然,“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生成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学者必须以新课改为契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优质地理教学,为他们打开自然之门,真正产生感恩自然之心;精心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协调观,为他们走向社会、融入自然开一个良好之局。
二、人地协调观:在社会活动中巩固
初中学生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深刻掌握,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萌生一些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这只是最初、最基本的认识。如果想要让这种认识形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核心素养,还需要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再拿回到社会活动中,进行实践的再次验证,才能让那些事实直击他们灵魂,形成对人类活动的“灵魂之问”,形成丰富心灵、滋养品性的人地协调观。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例,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进行了一次实践性的资料搜集和调查取证工作。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对互联网的查阅,对当地矿产资源开发情况的调查分析,你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等一系列实践治动,让学生从内心受到震撼。如果这一切做精做细做实,那么“人地协调观”的落地生根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活动,才能开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人地协调观的有效途径。因为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学生经受的是更为真实、深刻的切身体验,会触及他们的灵魂,会形成最深切的人身体验,也就会形成核心素养、形成人地协调观。
三、人地协调观:与自然互动中提升
人地协调观是在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深度掌握之后,再经过一系列真实的社会体验活动中,逐渐由一般的认识上升到核心素养的形成。当这种核心素养生成以后,还需要在学生与自然的互动中得到提升,得到进一步淬炼。因为,当人与自然进行友好互动时,就是人类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进行的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活动,它会给人以心灵的启迪。比如,组织学生清理一次当地水源源头的卫生,可以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组织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植树节,让他们亲历亲为与大自然的亲近;让他们拿上空气测量器,测一测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指数,他们会彻底明白,他们会猛然回首,回首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那时人地协调观也会在他们和大自然的互动中得以提升。
如何让人地协调观植根于学生头脑深处,并且转化为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自然科学,引领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引领学生参与和大自然互动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主动与大自然建立和谐共处、良性循环的友好关系。核心素养下对初中的地理学习、社会实践、人与自然互动活动,対塑造学生人生态度,提升维护世界平衡的能力,重新了解自然的愿望,都有很多的促进作用。更令人欣慰的是,一种由地理学科而生的核心素养已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张铁军.核心素养下地理探究活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