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49)
从1986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正式组建起,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建设就一直是高校体育工作开展中重点关注的部分。同时教育部提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强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探索培养高水平优秀体育人才、推进竞技体育改革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由于运动训练本身存在的风险性和常年较高强度的训练,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情况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与运动成绩的提高。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以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为研究对象。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运动损伤相关的体育学、教育学书籍资料,为研究打下理论基础。通过万方、维普、知网等数据资源库以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体育损伤为词条,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50篇,了解本研究领域最新前沿动态,为本研究提供撰写思路。
(2)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62所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队员作为调查对象,对运动员损伤时间段、地点、部位、类型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700份,有效回收653份,有效回收率93.29%。
(3)数理统计法。
数据统计使用SPSS 25.0中文版及Excel表格应用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1)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情况。
表1 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n=653)
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有44.6%的运动员没有发生过运动损伤,有56.4%的运动员曾经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过运动损伤,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发生过两次损伤的运动员人数最多,共110人,占总调查对象对16.8%;其次,发生过1次损伤对运动员共102人,占总调查对象对15.6%;再次,发生4次以上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占调查对象的14.7%,共96人;发生3次运动损伤的运动员最少,共54人,占总调查对象的8.3%。调查结果表明:在运动过程中发生4次以上损伤的运动员人数仍然占据较大比例,特别是男运动员达17.5%。这部分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将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加强运动员在训练、比赛等运动过程中的损伤防护工作非常重要。
对不同性别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统计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p<0.05,男性运动员与女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表1可以看出,男性运动员没有发生过运动损伤的运动员比例较高,达到所有男性调查对象的60.4%,同时,男性运动员发生过1次、3次和4次以上运动损伤的比例均高于女性。
(2)不同运动场景中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情况。
表2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训练中发生损伤的人数最多,共300人,占发生过损伤总人数的82.9%;其次是比赛中发生损伤的运动员共144人,占比39.8%;在其他体育活动中出现损伤有65人,占总损伤人数的18%。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场景中发生运动损伤情况卡方检验得出:p<0.05,不同的运动场景的运动损伤次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训练过程中发生过不同损伤次数的运动员人数均高于在比赛中与其他体育活动中的损伤人数。由此可见,在训练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损伤次数也普遍较多,教练员与运动员需要注重在日常训练中的保护,以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发展。
表2 不同运动场景中发生运动损伤情况(n=362)
(3)不同训练周运动员发生损伤情况。
根据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赛后恢复周。通过对不同训练周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基本训练周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员最多,共194人,占总损伤人数的53.6%;其次是赛前训练周共101人,占比27.9%;再次是比赛周共52人,占比14.4%,赛后恢复周损伤人数最少,共15人,占总损伤人数的4.1%。基本训练周是在整个训练周期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同时在基本训练周,为了加强运动员体能需进行较大运动量的训练,很容易造成运动员身体疲惫,从而对机体造成损伤。在赛前训练周为了备战比赛,需要进行一定高强度训练的刺激,或者比赛高难度动作的模拟训练,机体需承受较大强度的运动负荷,很容易发生引发运动损伤,所以重视运动员的放松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比赛周,运动员需要进行一定高强度的比赛刺激,机体需承受较大强度的运动负荷,因此,如准备活动不够、动作不协调、强度刺激过度等都会引发运动损伤。在赛后恢复周,仍有部分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主要是思想过于放松,轻视准备活动、动作不协调等引起。因此,加强运动员、教练员的教育,引起思想上的重视,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
表3 不同训练周运动损伤时间段分布表(n=362)
(1)运动员运动损伤病程分类情况。
将发生过运动损伤的运动员按病程分类进行统计,如表4所示:较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是因为运动过程中突发性的急性损伤造成的机体损伤,占总受伤人数的52.5%,共190人。还有47.5%的运动员是由于长期运动造成的部分机体磨损的慢性损伤。两种损伤相差不大,对于急性损伤可以从加强准备活动、佩戴护具、加强运动员注意力或合理运用循序渐进训练原则等方面入手。而慢性损伤是由长期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在一开始往往是不被重视的,直到发展到较为明显影响到运动员正常的训练或生活时才逐渐被重视,而且也较难痊愈。所以对于慢性损伤需要运动员在平时运动中避免损伤的出现,例如,在每次运动时重视准备活动的训练、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在发生轻微的损伤时及时就医避免留下再次受伤的隐患等。
表4 运动员损伤病程分类情况(n=362)
(2)运动员损伤部位。
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损伤部位进行统计发现:运动员造成踝部损伤的人数最多,共211人,占总损伤人数的58.3%。其次,有45%的运动员腰部出现损伤,共163人。再次损伤部位人数较多的是膝部和大腿分别占比38.7%和35.6%。之后依次还有18.5%的运动员足部损伤,17.7%的运动员腕部损伤,17.1%的运动员肩部损伤和14.4%的运动员小腿损伤。剩下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发生损伤的运动员较少。由此看出下肢的损伤机率较高,同时像关节等身体连接部位较容易出现损伤,如踝部、腰部、膝部、大腿、腕部、肩部等,因此应多注重这些易损伤部位的防护。
通过对不同损伤部位卡方检验。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损伤部位的病程分类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肩部(p<0.05)和腰部(p<0.001)差异较大。如表5所示,肩部和腰部均是慢性损伤的运动员较多,肩部占总损伤人数的10.5%,腰部占27.6%,而肩部急性损伤占比6.6%,腰部急性损伤占比17.4%。同时踝部损伤中也存在一定差异,32%发生过损伤的运动员表示是急性损伤,26.2%的运动员表示是由于慢性损伤引起。大腿部损伤中也存在一定差异,19.3%发生过损伤的运动员表示是急性损伤,16.3%的运动员表示是由于慢性损伤引起。可以看出,腰部与肩部比起其他部位更容易因长期训练造成损伤,需要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加以保护。而踝部与大腿部更容易发生急性损伤,需要在比赛的过程中格外注意准备活动。
表5 损伤部位与病程分类交叉表(n=362)
(3)运动员损伤类型。
将发生过运动损伤运动员的损伤类型进行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63.3%的运动员选择肌肉损伤,共229人;59.7%的运动员选择肌腱和韧带损伤,共216人;43.4%选择关节损伤的运动员,共157人。其次发生损伤的类型较多是,软骨损伤占比22.1%、骨损伤占比16.3%、滑囊损伤占比14.6%和皮肤损伤占比13.3%。由此可以看出,损伤类型中肌肉损伤、肌腱和韧带、关节损伤这三种损伤类型人数较多。
表6 运动损伤类型(n=362)
通过对不同项目的损伤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不同项目的损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损伤率最高的是排球,损伤率高达80%。其次损伤率较高的项目依次是:篮球损伤率76%、健美操损伤率72.7%、田径损伤率62.5%、足球损伤率 57.1%。其他的项目相对损伤率较低,游泳损伤率达41.4%,乒乓球是35.3%,羽毛球是33.3%,调查的项目中网球项目的损伤率最低,占15%。在前面的分析中提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病率是54.6%,但在不同项目损伤率中发现,高校普遍开展的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较高。尤其是三大球、健美操、田径项目都有很高的损伤率,均高于54.6%的平均损伤率较多,这说明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经常开展的常规项目的运动损伤率是非常高的,需要此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及教练员们引起重视。
表7 不同项目运动损伤情况(n=65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损伤率较高,有一半以上运动员发生过运动损伤。其中男性运动员损伤发生率为60.4%,女性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为49.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运动场景看,在训练中损伤的最多,有82.9%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受伤,39.8%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受伤,18%的运动员在其他体育活动中受伤。同时这三者的运动损伤的次数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训练中损伤的次数远高于比赛及其他体育活动。从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周期看,在基本训练周发生损伤的人数最多,赛后恢复周的人数最少。运动员损伤的病程分类中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差异不大,急性损伤偏多。在运动员的损伤部位中踝部、腰部、膝部和大腿出现损伤的机率较多,肩部与腰部出现急性损伤的情况较多。在损伤的类型中肌肉损伤最多,有63.3%的运动员出现此类型损伤。不同项目的运动损伤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运动损伤率较高的项目有排球、篮球、健美操、田径和足球。该类的运动损伤率高于运动损伤的平均数。不同运动项目损伤的部位不同,与该项目的技术特点相关。
重视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预工作,完善医疗监督体系。有条件的学校应为高水平运动队配备兼职或专业队医,定期检查运动员各项身体的生理指标,提前预防。在发生运动损伤时及时给予治疗,并在伤后进行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将损伤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在训练前,教练员、运动员或相关工作人员应检查训练场地器材摆放和损坏情况以及防护用具的准备情况,同时根据自己的项目特点对易出现损伤部位做好防护,尤其是腰部、膝部、踝部较易出现损伤的部位。在训练时从各方面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重视开始的准备活动与最后的放松活动,可以在教练和队医的指导下,加强肌肉、韧带等拉伸训练和小肌肉群的锻炼,以保障运动员的柔韧性和身体肌肉的稳定性,并对已经发生过损伤的部位添加保护层。在比赛期间,注意运动员的放松按摩,及时缓解比赛过程中积累的乳酸。同时可以在赛前进行想象训练法,对比赛所需要的战技术提前进行熟练,提前预想每个动作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防止因惊慌失措发生意外。建立教练员、运动员、队医定期交流沟通小组会,对运动员的训练日记和各项生理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讨论。教练员在听取各方意见后,制定下一周期的训练计划,保证更好训练效果的同时,避免运动员机体因过度疲劳或小的运动损伤因长期的代谢失调造成重度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