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莉 梅佳宏
摘 要:亘古至今,作为人类精神和感情的寄托,爱情这一话题一直都受到中西方人民的广泛关注。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人类能够从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使主体价值更为显著,同时,还可以在精神和心理上获得慰藉和归宿感。正因为爱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所以它不受地域和距离的限制和约束,无论身在何时何地,都丝毫不影响情侣之间内心的思念和牵挂。尽管爱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域由于其文化思想不同,因此培养的爱情观也完全不同,最典型的就是中西方国家爱情观的差异。为培养健康积极、互敬互爱的爱情观,本文将从中两方爱情观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西方;爱情观;表现;原因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0-00-02
一、中西方爱情观
(一)中国爱情观
中西方爱情观大相径庭。爱情的地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并不崇高,甚至被认为是微乎其微的。中国自古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人们更多地认为爱情的最終目的和结果就是为了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的观念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因此,婚姻成了爱情的枷锁,而爱情却难以跨越婚姻的阻隔。“中国式爱情”往往沦为逝者的寿衣而非婚姻的嫁衣,爱而不得乃是常事。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婚姻的地位高于爱情,若两情真切,而没有一纸婚书,便是违背舆论道德,奉子成婚更被视作有伤风化。
(二)西方爱情观
西方人秉承着“爱情至上”的观点,认为爱情拥有无可比拟的价值,将爱情的地位视作胜于亲情、胜于生命,乃至胜于一切。不懂爱就不懂生活。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众叛亲离下,毅然决然追求爱情而献出生命。诸此种种在西方的爱情悲剧中并不少见。西方人对于爱情的重视程度远高于中国,他们甚至认为爱情是生活的全部,将爱情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他们来说,生活中没有爱情犹如饭菜缺乏调味品一样平淡无奇,爱情不仅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和归宿感,还能够成为自己在艰难困苦时的一盏明灯。当双方处于热恋期时,西方人会觉得自己的另一半犹如天使般圣洁漂亮且温柔大方,那么陷入爱河会达到净化心灵、净化自我的作用,乃至于使道德得以升华。因此,西方人无不重视爱情,珍视爱情,穷尽一生都在努力追寻爱情的脚步。
二、不同的表现
中西方国家的爱情观大相庭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爱情的自由度
中国追求爱情的自由度显著低于西方。缘于中国自古以来便讲究门当户对,阻碍男女间恋爱的因素便非常之多。古有言“男子胜之以城池,女子胜之以眉目”,男子需要德才兼备,最好出身官宦世家,因此男女双方的感情就掺杂对身份地位和阶级身家等相关因素,变得不那么纯粹了。婚姻通常由父母钦点,如果两人心有所属,但是遭到父母反对,大多只能妥协,放弃真爱听从父母的安排,少数会选择为爱抗争,但抗争的结果往往是悲剧收尾。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人更为推崇“自由恋爱”。在选择配偶上,家庭的干预度极低,会更加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认为恋爱不应受到他人约束。在恋爱中也不会拘泥于对方的年龄、身家、相貌、离异与否,而更注重双方是否有共同语言,试图寻求精神伴侣。对他们来说,心灵上的满足甚于一切,只要情投意合一切都无所顾忌。他们追求的是情感的率性而为,在恋爱期间豁达、率真、直接,但只要上升到婚姻和家庭的层面就变得谨小慎微,他们不愿退而求其次与不爱的人结合。
(二)爱情的纯度
爱情对于中国人和西方人来说,其含义是大不一样的。中国人在对待爱情时并不像西方人一样遵循自己内心的情感,不顾一切地放手去爱。几千年儒家传统文化和古代宗法家族制培养了中国人特有的爱情观,这种观念传达出的思想是,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其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反映到爱情上,即婚姻大事并不是男女双方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男女双方都有着自己的家庭责任,通常男方主要负责家庭的经济来源,女方负责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爱情背后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要做出牺牲自我的沉重代价。在岁月的日渐消磨中,爱情也会渐渐失去意味,更容易成为牺牲品。
相对来说,西方国家的爱情显得更加率真,他们更多的是追求心灵和精神的契合,基本不受家庭方面的羁绊。他们在婚姻后仍然会投入其中,享受爱情。成婚后大多与父母亲人分居两地,因此外在牵绊更少,更加注重二人世界。他们在经济及抚养父母的负担压力上明显小于中国,这主要是由于西方国家缺乏家族意识,而更多地强调独立自主。尽管在当前这种物质享受泛滥的时代里,爱情总归存在“杂质”,但不可否认,西方爱情的纯度是高于中国的。
(三)爱情的稳固性
现在在中国,支撑起一个家庭、维持好家庭关系的因素更多地是家庭责任和义务,而并不是男女双方之间的爱情,尽管如此,丝毫不会阻碍夫妻双方共同走完余生。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在对待爱情时,除了考虑到爱情本身以外,还会自然而然地将其他的附加因素涉入其中,比如家庭、教育、经济等,而这些都会成为日后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因素。所以,当婚后男女双方的爱情逐渐消解时,大多数人并不会选择离开,而是会因为一些附加因素继续生活。
而西方人在对待爱情时则不用考虑太多家庭责任,他们更多地遵循自己的内心,只要喜欢就说出来。“我爱你”说出来快,结束时也相对比较快,他们认为爱情本身就有“我是现在爱你,以后也许我还会爱你,但如果我以后不爱你,我现在还是爱你的”的意思。西方人的爱情往往比较短暂且迅速,他们只在乎当前的感受,只要现在喜欢就会犹如干柴烈火般疯狂地去追求,但是通常幸福来得太迅速,反而不会长久,因为在爱情中缺乏附加的支撑条件,爱情的高潮期过后无法适应平淡的生活而难以继续走下去,这也是西方国家离婚率高的重要原因。
三、原因分析
(一)民族文化
长期以来,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和古代宗法家族制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中,从而导致了中国人保守、内敛的性格。尤其是在宋明时期,以朱熹、王守仁为代表的的哲学家将儒家思想进一步提炼升华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保守。在古代,人们认为大庭广众下大胆地追求爱情是不被社会和人们接受的,因此,他们大多压抑着自己的内心,不敢做有违社会风俗的事。同时,古代的男子从小就被灌输儒家思想文化,逐步向文人雅士方向发展,为了自己的前程选择放弃爱情。而古代的女子从小身居闺中,所以很难产生爱情。在古代,封建礼教限制了婚姻自由,婚姻大事基本全凭父母做主,想要独立追求自己的幸福难上加难。
与古代中国封建、保守的思想文化不同,西方文化继承了古希腊时期的商业文化,它的特点主要是开放型、输出型。西方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长期以来,他们都崇尚自由奔放、率性而為。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他们通常会大胆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西方人这种开放的爱情观得益于西方国家14世纪到16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次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重新重视自我价值,追求美好生活,爱情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此而言,西方人与同一时期的中国人相比,更能顺从自己的内心追求真爱,更能够感受到爱情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更能为自己生活增
添色彩。
(二)社会开放程度
中国古代社会开放度程度低,因此致使女性缺乏社会地位。儒家传统思想使得男尊女卑观念深入人心,男女自由恋爱被视作禁区,男女在追求自由恋爱上,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可发展性易被摧残。婚姻大多听从父母安排,没有自我选择的空间和余地。“男女授受不亲”“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也给女性套上了精神枷锁。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思想传统保守,封建文化对女性又一贯压制,从而导致中国爱情观被
禁锢。
反观西方,社会开放程度较高,男女交往便相对更加自由化。开放的社会会更加尊重自由恋爱,家庭等外界因素干涉小。此外,长期以来,西方都盛行绅士贵族之风,倡导尊重女性、爱护女性的理念,童话故事中也多渲染美好的王子公主的爱情故事,女性的地位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女性在恋爱中更加具有自主权。
(三)民族性格
中西方的民族性格截然不同,归根到底源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差异。在政治上,强调“国家至上,个人次之”的观念。在经济上,传统的小农经济导致了中国人民靠天吃饭,顺应天命的心理状态。在思想上,儒家的体系形成极端化与统一化的意识形态,使民众变得谨言慎行,唯王独尊,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中华民众性格更偏向于羞涩、内敛、谦卑等。
西方人的性格特点绝大部分都是热情大方、无拘无束,造成这种性格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在政治上,西方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使得在政治上相对平等;在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传统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民走向了自给自足的繁荣富强之路;思想上百花齐放,立足于独立的思想价值体系,形成了思想自由化和多元化。因此西方人的性格较之中国更为独立自主。
四、结语
虽然中西方国家在爱情观上大相庭径,但是在某些方面,二者有着共同的追求和观念,中国人在爱情方面更多地注重责任和义务,而西方人则更多地顺从自己的内心,挣脱传统束缚,大胆勇敢地追求真爱。相信爱情、努力追寻爱情的真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最好的爱情既不能完全像东方文化那样含蓄内敛,也不能彻底如西方文化一样热情奔放,而应该坚持东方的责任,吸收西方的热情,尽管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思想文化,不同的政治经济,不同的爱情观念,但是完全可以吸取双方的精华,然后进行适当地融会贯通,从而总结出健康积极、互相包容、忠贞专一且顺应时代发展的爱情观。长期以来,中国人的爱情观都是相对传统且保守的,其实最好的婚姻状态就是在西方人以爱情为主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美德,只有这样,婚姻中的男女双方才能感受到互为人生伴侣的温馨甜蜜。
参考文献:
[1]陈欣.中西方传统爱情观比较[J].文教资料,2010(1).
[2]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朱维之,方平.比较文学论文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5]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