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制糖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探讨

2020-09-09 07:16黄凯黄东莫晓冰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实施广西

黄凯 黄东 莫晓冰

【摘 要】本文对广西制糖专业人才供需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广西高职制糖专业人才供给难以满足广西制糖企业需求的问题,阐述广西高职制糖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从合作企业的选择、学员(学徒)的选拔、教学模式的改革、“校企四导师”制的实施、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论述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路径,并总结实施成效。

【关键词】广西  制糖专业  现代学徒制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059-0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广西经济支柱之一的制糖产业正面临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作为培养广西制糖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要力量的广西高职院校,其近年来所培养的制糖专业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对此,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东亚糖业集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广西制糖专业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一)广西制糖企业对制糖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

广西制糖企业现有员工大多为20世纪80年代招聘而来,如今已基本步入退休年龄,老一代制糖人的优势在于工艺功底扎实、技术过硬、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丰富,但他们也存在年龄偏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适应能力有限的短板。为提高企业效益,广西制糖企业开始不断进行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改造,但老一代制糖人对生产技术更新换代要求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等力不从心,导致广西制糖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紧缺。

以广西某糖业集团为例,该集团拥有5家糖厂,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因此需要对员工进行更新换代。按照退休3名员工补招1名员工的原则,该集团的人才需求稳定在20人左右。由于近年来广西糖业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大,因此该集团每年实际人才需求为25人左右。根据该集团的需求推算,广西八大糖业集团每年人才需求在200人左右。

(二)广西高职制糖专业人才供给难以满足广西制糖企业需求

如前所述,作为培养广西制糖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要力量的广西高职院校,其所培养的制糖专业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广西制糖企业发展需求。

一方面,广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制糖专业人才数量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报考制糖专业意愿不强,生源数量有限。首先,随着国家第三产业的崛起,经济、管理类专业备受考生追捧,而作为工科类专业的制糖专业吸引力不足,考生就读意愿不强。其次,制糖企业在生产旺季期间,均为24小时连续化生产,一线员工都要进行倒班,这也导致学生报读制糖专业意愿不强烈。最后,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许多学生家长认为工厂环境脏乱差,不鼓励孩子报读制糖专业,导致制糖专业生源数量不足。

另一方面,广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制糖专业人才质量不高。由于制糖专业招生困难,以第一志愿报读的学生较少,多为调剂而来,当中有相当部分学生为文科生,他们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理工专业知识背景有限,且缺乏对工科类专业的热爱,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效率较为低下。加之广西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的与生产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其所培养的制糖专业学生质量往往达不到企业要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岗位能力需求。

二、广西高职制糖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一)解决传统职业教育中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当前,智慧糖业的发展对制糖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但是,广西高职制糖专业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即使有企业顶岗实习环节,由于多方面原因,企业也不可能将所有先进技术和生产环节全盘提供给学生学习之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而实施现代学徒制则有助于解决此问题。现代学徒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学习环节,由于学员为“准员工”,企业更乐意将许多先进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在现代学徒制下,学校和企业还可以组成职业实践共同体,共同设计各种综合性任务,如设计生产调度的工作任务让学员完成,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在这种模式下,现代学徒制成为校企职业实践共同体的制度保障,可提供个性化教学和培训服务,能根据学校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培养出合乎标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缓解高职制糖专业人才供需矛盾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前广西高职制糖专业人才供给与广西制糖企业人才需求存在较明显的矛盾,一方面是制糖专业学生培养数量有限且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则是制糖企业对于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此,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解决这个困境,推动制糖专业人才培养及制糖行业发展。制糖专业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可以进一步深化为:一是学校对考生的“需”与考生自身求学的“供”,二是企业对毕业生的“需”与学校毕业生输出的“供”,两个供需可以用现代学徒制解决。现代学徒制有个重要的内涵为“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即“招生即招工”。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招募学生(员工),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助学金,吸引学生到校学习并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提高考生报考的积极性,以上提到的两个供需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三、广西高职制糖专业现代學徒制的实施路径

(一)合作企业的选择

要实施现代学徒制,首要任务是选择合作企业。合适的企业对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重视人才,求贤若渴;二是建立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制度;三是经营状况良好。学院在与广西多个糖业集团接洽后,选择了东亚糖业集团为合作企业。学院于2017年开始,正式与东亚糖业集团启动现代学体制项目——“东亚校园职业营”。

(二)学员(学徒)的选拔

制糖企业多分布在蔗区,远离大城市,要得到可靠的技能型人才并且留得住,保证较高的留任率,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学院在与东亚糖业集团进行学员选拔的过程中,除却常规的笔试、面试等环节,还进行生源宣传和生源地考察,以吸引立志从事制糖行业的学员。如选择东亚糖业集团旗下的分公司及其所在蔗区进行重点宣传,通过现场宣讲以及微信公众号、网页等网络宣传手段进行行业介绍。这样的选拔,能够保证学员对制糖企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均有一定的了解,加之学生大多有亲戚朋友在糖企工作,耳濡目染下,学生会加强对糖企的认可度。学生到校后,企业对于自己的“准员工”的培养会格外上心,大多会设立专项奖助学金,这样可以大大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清楚自己以后工作的企业对自己的用心培养,也会心怀感恩,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成为“学得会、用得上、留得住”的“三好”员工。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保证学员得到更好的培养,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4I一体,旺工淡培”的多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共同制定“4I一体”教学标准。“4I”是国际化(International)、创新化(Innovation)、智能化(Intellectual)、信息化(Information)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4I一体”是对学员能力的要求。学院制糖专业教师团队结合国际化、创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要求,并根据国家专业标准和行业需求、企业需求,对专业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进行了重构,以满足制糖产业链持续发展及二次创业的需求。

2.采用“旺工淡培”教学组织形式。在日常教学方面,制糖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体现制糖产业的生产周期特性,在制糖生产的旺季,学生以学徒身份为主,在企业参加实践教学;在制糖生产的淡季,学生以学生身份为主,在学校参加理论教学。如此一来,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学习的时间都得到充分保证,学生容易得到快速成长,缩短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时间。在顶岗实习方面,教学组织形式是学校与企业进行协商,在第二阶段的顶岗实践教学期间,根据学员的特点集中安排在集团的某公司进行实践,时间为4个月,实践期间进行岗位轮换学习,保证学员的全面成长;第三阶段的顶岗实践则根据集团各公司的要求和学生意愿进行重点岗位的跟岗实践学习,时间为6个月,充分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保证学员的能力提升。

(四)“校企四导师”制的实施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学徒)的企业忠诚度、职业素养、技能水平、理论水平及思政水平,学院和东亚糖业集团设置了“校企四导师”制,即校内设置专业导师和思政导师,企业则设置技能导师和精神导师。专业导师由专业课老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的在校理论和技能教学,侧重理论指导;思政导师由班主任负责,主要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企业技能导师由企业能工巧匠担任,一般为班长以上职务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技能的指导;精神导师由总部人力资源部职员担任,负责员工的团队建设、企业文化体验、企业忠诚度建设等方面工作,以此提高学员对制糖产业及企业的热爱。

现代学徒制的改革和实施,需要校企双方导师的全力支持,而只有制定一定的措施对校企双方导师进行激励,才能保证他们耐心地指导,更好地给学员传授岗位本领和经验、技能。学院和东亚糖业集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激励。一是举行企业拜师仪式。拜师仪式可以明确导师和学员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师徒关系,有利于技能和经验的传承。学院和东亚糖业集团特别重视拜师仪式,且特别强调师徒关系,导师和学员之间也更清楚技能传承和学习的方向,师徒关系十分融洽,更有利于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二是实行企业导师津贴发放制度。现代学徒制的一大亮点为企业导师对学员的指导。相对本职工作来说,指导学员是企业导师的额外工作,只有体现企业导师指导工作的价值,才能保证其全身心地付出。对此,学院实行校外导师津贴发放制度,将指导学员的企业导师聘为兼职教师,对其指导学员的工作支付课时津贴;企业也对企业导师实行专项津贴,以体现其劳动成果,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导师的积极性,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五)评价体系的完善

学员考核可以检验学员的技术技能水平是否达到行业企业的既定标准,因此,现代学徒制的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其为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企业导师指导和学员学习质量的关键点。在没有实行现代学徒制之前,学院对学生的评价以校方为主,企业的评价占比较小;学生企业顶岗实践相关评价较为简单,通常为终结性评价,即最后实践评价,这种传统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实践学习情况。实行现代学徒制之后,校企双方增强了评价。

首先,转变评价方式。学员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的评价仍以学校导师为主,但是增加了企业评价的环节,即企业对学员在实践过程中专业核心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所对应企业岗位技能进行打分,并反馈至专业教学团队,促使他们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学员在企业学习实践期间,以企业导师和企业班组的考核评价为主,从文明礼貌、学习态度、积极主动性、专业知识、实操能力、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且将过程性评价(每月)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员在企业期间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进行全面评价。最后综合学员在学校和企业的表现,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

其次,提高评价标准。目前,高职院校已取消证书与毕业证书挂钩的措施,但为了更好地服务广西制糖业发展,必须提高制糖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由此,学校和东亚糖业集团结合目前制糖业发展的形势,将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作为学员的硬性评价指标,在学员考核中加入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即学员必须通过英语B级考试和计算机一级考试,如果未通过,也必须通过企业内部的外语和计算机考核方能进入企业。

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成效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学院制糖专业在现代学徒制探索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招生的质与量得到了保证,企业对即将毕业而在岗进行毕业实习的准员工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较大程度地缓解了制糖专业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矛盾问题。在学生数量方面,由于有针对性地招生,2017级制糖专业学生人数比2016级提高了300%,学生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從横向对比,2017级制糖专业的“东亚校园职业营”学员稳居班级前6名,平均分超23.3%;从纵向对比,2017级学生比2016级学生的平均分提高12.6%,英语B级通过率提高18.2%。在“东亚校园职业营”学员的带动下,制糖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精神面貌都有很大的提高,成效显著。

但是,学院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是目前有合作意愿的企业数量仍较少,大部分处于观望状态,还需要继续走访各大糖业集团,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二是学徒制身份学生与非学徒制学生的学习时间存在一定冲突,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三是相关支持较少,制糖专业团队要深入行业进行宣传,寻求糖业主管部门、糖业协会和学会等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促进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杨静,莫品疆.职业院校基于实训基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西教育,2018(27).

[2]卢坤建.高职院校新工科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使命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7).

[3]孙俭.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联合招生途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21).

[4]赵志群.建设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J].人民论坛,2020(3).

[5]潘建峰,等.高职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7(2).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东亚职业营——现代学徒制下制糖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探索”(GXGZJG2017B050)

【作者简介】黄 凯(1982— ),男,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制糖工艺技术研究、制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黄 东(1965— ),通讯作者,女,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实施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