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宇
一、太极拳海外推广的背景
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太极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与武术、艺术的完美结合体。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中医的经络学说和道教的“导引术”,具有调节人的精神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功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太极拳已成为中国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因此,太极拳的海外推广对于丰富我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具有保健功效的传统体育项目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互联网+体育”的发展模式为太极拳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的平台。目前,在西方国家,学习太极拳的人数不断增加,学习热情日益高涨。例如,2014年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和马耳他杨氏太极拳协会联合举办杨氏太极拳短期培训班,该项目是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北京市文化局的合作项目之一。
虽然太极拳目前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日益高涨,但进一步促进太极拳的海外推广,更为准确地传达出太极拳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仍有一定难度。在太极拳的海外推广中,翻译是重要环节,做好太极拳的翻译工作是在海外推广太极拳的基础。然而,太极拳的翻译面临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为太极拳术语翻译的复杂性和精通太极拳的翻译人才短缺。因此,如何做好太极拳的翻译工作并辅之以高效的推广方式至关重要。
二、太极拳海外推广面临的困难
(一)太极拳翻译的复杂性
太极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派别的多样性,太极拳的派别包括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太极拳术语上就无法避免出现招式相同术语不同的情况,这就对太极拳术语的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例如,杨式太极拳中的“右蹬脚”在陈式太极拳中称为“右擦脚”,杨式太极拳中的“如封似闭”在陈式太极拳中称为“六封似闭”。除此之外,过去太极拳的传承多寄托于口口相传而非严谨的书面理论,由于记载的差异,不同版本的书籍中记录的招式也有出入,这也造成了术语的复杂性,在翻译的过程中给译者造成一定的困难。
另外,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也增加了太极拳翻译的复杂性。太极拳的拳理和术语多用修辞,有较强的隐喻含义。比如,太极拳理念中的“虚领顶劲”,术语中的 “海底针”“双峰贯耳”“左右揽雀尾”等等;太极拳招式讲究对称,术语中多有对偶的修辞,如“左金鸡独立”“右金鸡独立”“左揽雀尾”“右揽雀尾”等等;同时,意象是太极拳术语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太极拳中包含大量的意象,如“金鸡独立”包含的动物意象,“玉女穿梭”包含的人物意象,以及“手挥琵琶”包含的物体意象,等等。意象可以使抽象的理念化为生动的形象,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领会其中的内涵。然而,当学习者是非本族语者时,如何将这些带有修辞和意象的术语和理念翻译得准确且生动就成了难题。上述意象在西方没有完全对等的形象,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反而容易造成困扰。由于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与媒介,因此这些文化内涵、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上的差异都对太极拳的翻译实践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此外,如何将太极拳的文化内涵翻译准确也是重点。比如,在太极拳中,“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乾坤有圆气流转,人的身体中也有一个圆转流动的生命,打太极拳如同在不停地画圆。然而,“圆”在太极拳中与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不同,在翻译时如果直接翻译则无法准确传达其内涵。
(二)太极拳翻译人才短缺
太极拳在海外的推广以口头传授为主,这就意味着对教授太极拳的人或是翻译太极拳的人要求非常高,他们既需要有扎实的太极拳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强大的双语能力,对中西方文化有足够的了解。然而,目前太极拳海外推广的现状是,精通太极拳理论的传授者因为外语水平不够而只能传授动作要领,无法传达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而精通双语的人员对于太极拳的招式不够熟悉,仅止步于理论阐述而无法进行现场教学。
三、借助翻译促进太极拳海外推广的途径
(一)建立统一的翻译标准
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曾经说过,语言的背后就是文化。想要做好太极拳的翻译工作,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深入了解太极拳这项运动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翻译标准。可以利用高校优秀的师资力量,倡导与其他体育院校联手,成立太极拳术语翻译工作小组,集中学习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内涵,并建立太极拳翻译术语语料库,通过对翻译方法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术语翻译规律,从而为确立统一的太极拳术语翻译标准奠定基础。
(二)采用更加生动有效的翻译方法
在太极拳翻译中,兼顾“信、达、雅”可以在准确教授太极拳动作要领的同时更好地传递其文化内涵。太极拳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体现了古代先贤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太极拳的重要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紧扣阴阳二气互为俯仰的特性。因此,在翻译中应该尽量保留太极拳的理念及其文化特色。如果将太极拳中的术语统一采用音译的处理方法,那么将很难达到“雅”的标准。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既不会丢失语言的文化特色,同时释义也可以帮助海外的太极拳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于太极拳中较难翻译的意象,选择类比的翻译方法,可以降低读者对于理解文本的难度,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加大太极拳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
首先,要提高教授太极拳的人员的双语水平。在海外教授太极拳的中国老师通常是武术专业的科班出身,对于太极拳的拳理已经十分精通,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对于他们来说,传授的难度主要集中于如何让海外人士更易理解。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开设课程提高教授人员的外语表达水平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为进一步促进太极拳的海外推广,可以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专业中适当增设英语翻译类课程,设立以培养海外体育教学人才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其次,提升译者的太极拳知识储备以及传统文化底蕴。太极拳和儒家、道家等哲学流派息息相关,同时还蕴含着中医医理。所以,培养太极拳方面的翻译人才,不仅需要增加太极拳相关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传统文化功底,以便在翻译时从文化入手,更好地传达信息。
最后,引导本族语者学习太极拳理论知识。对于本族语者来说,语言是优势,如果进一步学习太极拳的理论知识,也会对太极拳推广产生积极作用。
(四)借助“互联网+”构建双语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信息的推广成为文化推广中更加有效的途径。促进太极拳的海外推广,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借助公众号、海外视频网站等,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可以促进国内译者对太极拳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为海外学习者提供直接的学习平台。比如,在确立太极拳术语翻译标准的基础之上,建立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定期更新术语的翻译标准;邀请太极拳专家录制趣味視频,内容可以是动作讲解,也可以是太极拳文化的科普,配上外语字幕,发布到视频网站,丰富海外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
结语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外推广可被视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准确认识太极拳海外推广过程中的困难,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策略,对于进一步促进太极拳海外推广至关重要。建立太极拳统一的翻译标准,加大太极拳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借助“互联网+”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都可以对我国太极拳文化的海外推广产生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祝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