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琳 王广振
“空间”作为一个概念,在西方文明中经历了从“绝对空间”到“功能空间”再到“社会空间”的认识演变。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对于城市空间建设进程的重要推动作用。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也逐渐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文化创意产业巧妙地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当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不仅为城市空间的更新与再造提供了重要契机,而且有助于缓解城市空间建设危机。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再造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以文化为创新本体、以创意为核心要素的一种全新文化产业形态,更多地强调文化与创意的辐射与增值效应。城市空间再造则是指城市空间形态为适应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时空环境而作出的应时性转变,即通过重塑城市空间来解决城市的文化品质与空间发展不平衡的根源性问题。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二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存在着良性互动机制。
(一)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空间再造的作用机理
1.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文化传统起着传承与创新的作用
传统的城市文化之所以无法得到现代意义的传承,关键在于其表达方式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语境当中,与当代受众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隔阂。面对此种困境,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创意”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更新表达方式,以获得当代的文化认同,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延续。此外,一个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熟,也可以为其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提供良好的文化空间,营造全民参与城市文化传承的积极氛围。
2.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产业结构具有改善与延伸的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渗透性、扩散性的高附加值产业。一方面,其“创意”的渗透性特征可以模糊产业边界,并将自身的影响力渗透、扩展至其他产业中,即通过更新传统产业的价值链,创造新的增值空间而形成新的价值分配链条,促使其在价值链的纵向维度上增加文化附加值;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在走向区域空间集聚的过程中,因其扩散性特征而逐渐形成区域的“经济马赛克”现象,极大地刺激了城市产业链的横向延伸。这样不仅拓展了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而且拉长了生命周期,促使其在产业链的横向维度上无限延伸。
3.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文化气质具有强化与提升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产生强大的区域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传播效应,有助于塑造城市良好的外在文化形象,营造城市浓厚的内在文化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凝结成独一无二的城市精神文化内核。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精神文化内核形成的过程中,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潜移默化地渗透式影响,它会逐渐内化到市民群体当中,可以使更多民众理解、接受、追随城市的文化诉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文化气质。
(二)城市空间再造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响应机理
反过来,新时期的城市空间再造进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刘易斯·芒福德曾提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的著名观点。如图1所示,城市空间再造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提升空间,为文化创意的产生、扩散和商业化应用提供有效的孵化载体与交流平台;与此同时,一个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城市文化空间格局,有利于提升全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与美誉度,极易形成集聚文化创意要素的产业“高地”,从而形成强大的文化传播与辐射能力,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熟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人才、企业、投资者等)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顺应了新时期城市功能转换的趋势,城市空间再造的新浪潮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再造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二、城市空间再造的现状分析
(一)城市空间再造的时代背景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中国创造出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城市化率从20%增长到40%,英国用了120年,美国用了80年,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仅用了22年。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2019年首次突破60%,城市化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激增。当我们从城市建设的视角来审视城市化问题时,城市化也就等同于城市空间的更新与再造。基于此,城市空间再造也愈发值得关注。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往往忽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使城市在空间上快速扩张,从而形成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导致城市的整个文化认知体系几近崩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不能仅停留在横向维度的扩张层面,基于城市历史文脉的纵向维度升华也亟待增强。正如单霁翔在《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中所言:“21世纪,‘城市与‘文化的联姻是历史进步的必然,城市发展的走向必将是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城市空间再造开始由最初的基于工业化时代的横向维度的“外延扩张式”发展道路,向后工业化时代的纵向维度的“内涵增长式”发展道路转变。
(二)城市空间再造的问题分析
1.文化重塑:当今城市建设的文化危机
现代的城市正面临着“特色危机”,学者仇保兴在《中国城市面对未来的六大危机》中将这一危机的根源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互相克隆现代建筑导致的“千城一面”;二是由于旧城改造方式错誤造成的“文脉中断”。如图2所示,单霁翔将当下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八个方面:城市记忆消失、城市面貌趋同、城市建设失调、城市形象低俗、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精神衰落、城市管理错位、城市文化沉沦。
基于此,城市空间再造应遵循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的“城市多样性理论”和“小而细致的规划”,而非盲目大拆大建。唯有如此,方能延续一座城的文化根脉。然而,一个城市真正的独特性极少来自大体量的公共建筑空间,更多时候是由散落在城市空间中的民居来体现的。可悲的是,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却正被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房地产经济所取代,传统的邻里关系正面临着解体危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当代城市不仅面临保护不力的问题,而且还面临新的城市文化创造乏力的问题。
2.产业更新:当今城市建设的产业危机
在后工业化时代,大城市“去中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它将原本属于城市中心与内城的许多功能逐步转移到卫星城结构的城市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面临着传统产业衰败、城市产业空心化等诸多现实性问题,城市内城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城市复兴迫在眉睫。与此同时,新時期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城市的文化复兴与产业更新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基于此,传统工业城市亟需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实现新一轮的城市空间再造。
3.空间再造:当今城市建设的空间危机
1800年至2000年间,从历史城市到现代城市在类型上的最根本变化是孤立式建筑取代了院落式建筑。这一趋势促使城市空间在垂直意义上“野蛮生长”,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在体量上盲目追求高容积率而不惜破坏原有城市的尺度和轮廓线;原本连续的、成片的、匀质的传统城市肌理被现代的快速交通生硬地分割成一个个孤岛,城市空间景观秩序过于混乱,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被强制性压缩。同时,往往忽略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的柔性构建,从而导致城市各单体空间之间的通视走廊被遮蔽,城市空间日益被割裂成孤立的个体封闭空间,使得各个空间之间缺乏有效的“对话”与“沟通”。
综上所述,当代城市往往只拥有较高尺度的空间基础,却极度缺乏与之相应的浓厚的文化基础,这是一切城市危机的根源所在。而通过拓展城市文化空间,便可以有效遏制城市在空间维度上的暴力型扩张趋势,使得城市发展向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化,有效避免城市畸形的发展态势。
三、城市空间再造的模式探析
如图3所示,本文在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再造互动机制以及城市空间再造现状的基础上,从再造原则、再造策略、再造路径三大层面探讨了城市空间再造的基本模式。其中,再造原则从观念重塑、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整体原则、群众参与和人才战略等六个方面展开;再造策略从基本思路、重要前提和终极目标三个角度展开;再造路径则从文化遗产空间、文化产业空间和文化活动空间三个空间类别展开。
(一)城市文化空间的再造原则
1.观念重塑
本文主要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来探讨城市空间再造的相关问题,必然要转变传统的“重经济、轻文化”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思维方式。首先,城市空间设计应当表达出对文化最基本的尊重;其次,文化建设不再是城市建设的边缘性问题。例如,应将文化设施的建设视为城市必备的基础设施纳入到整个城市空间的再造过程中,打破只有交通、住宿等才可以作为基础设施的传统观念。
2.因地制宜
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态系统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城市空间再造的最关键依据是其在地文化的人文根植性。所以,在具体的城市空间再造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各项再造举措与城市功能适应性的对接;另一方面,应明确城市空间再造的文化基因与战略定位,在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全方位文化考量的基础上,以城市的文化遗产与产业传统为依托,对其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化重塑,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规划先行
加强城市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杜绝城市空间建设的无序性。首先,建立健全专门的城市更新机构,并将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关键环节,纳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中。其次,无论哪种级别、哪种类型的城市规划,都应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应对城市发展在未来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不同阶段有所预见。各个规划之间也应互相协调、相辅相成,切忌规划之间互相矛盾。最后,应注意加强前期规划执行力度,逐步构建起规划的动态评估机制与后期反馈机制。
4.整体原则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应该根据它所在区域经济条件来研究,所以必须以一个经济单位的区域规划,来替代现在单独的孤立的城市规划。”基于此,首先,应注重保持城市文化空间的连续性和城市色彩分区的协调性,切忌割裂城市文脉、破坏城市形象。其次,城市空间再造的全程应立足于整座城市及市民利益,而不是某些开发商及其他少部分人的利益。最后,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沟通协调机制,实行统筹一体化的整体战略。
5.群众参与
刘易斯·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提出了“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的观点。2007年发布的《北京宣言》中的“五大共识”也指出:“城市发展应充分反映普通市民的利益诉求。”所以,群众应对自己生存的城市空间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并且可以参与到具体的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及时给予民主性的反馈。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民主性,而且还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6.人才战略
积极加强人才战略的贯彻实施,建立健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一方面,积极引进既熟知城市规划学等相关知识,同时又具备文化创意产业运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政府的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综合提升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极大拓展从业人员的文化视野,以达到用文化意识来指导城市管理的目的。此外,应注重对城市管理阶层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因为他们在城市空间再造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掌控着整座城市的“美学尺度”。
(二)城市文化空间的再造策略
1.基本思路:重塑历史文化,再造新生文化
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中指出:“贮存文化、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概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了。”基于此,城市空间再造的基本思路即是将城市空间中潜藏的文化元素重新激活,或者是在原有的文化肌理之上再造新生的城市文化。首先,城市文化空间的再造过程必然要建立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基础之上,城市文化创新的高度往往取决于对城市文化遗产发掘的深度。其次,在重塑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应不断开拓和创造新的城市文化。毕竟,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捍卫城市的特性将不仅是古老价值的简单回归,而主要是体现对新的城市文化设想的追求。
2.重要前提:增强文化认同,塑造城市品牌
关于城市形象符号体系的建构,一般可以从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两个维度进行探讨,前者是城市本地人对城市文化的基本认知;后者是那些与本地生活以及符号无关的人们和组织所感知的城市。一方面,从城市内在形象的角度来讲,应注重唤醒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觉”。当地居民对在地文化的认同是讲好城市文化故事的首要前提,这种由本地人的“文化自觉”自然衍生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更具感染力。另一方面,从城市外在形象的角度来讲,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塑造也极为重要。通过对城市外部形象与文化品牌的塑造,在非当地的人和组织中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在此基础上将某些城市文化元素进一步固化为心理地标,从而影响和指导他们的行为。
3.终极目标:构建符合城市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
如果说在受众心中形成独有的文化认知体系,构建起易于识别、独具魅力的文化地标和城市意象空间,是城市空间再造的初级目标,那么形成符合城市自身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便是城市空间再造的终极目标。当一个城市最终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时,也就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作用于城市空间再造的互动机制逐渐趋于成熟稳定。例如,长沙已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以现代休闲娱乐业为首的文化发展模式。
(三)城市文化空间的再造路径
1.城市文化遗产空间的重塑路径
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特征的城市文化遗产,要分级、分类开展具体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在工业文化遗产重塑方面,以“空间功能置换”为基本原则,尽量保持建筑外立面的古朴原貌。在城市景观遗产重塑方面,关键在于解决周边建筑的空间协调性问题,加强对遗产周边的城市天际线和通视走廊的管控力度。例如,苏州拙政园借景西南方向的北寺塔是中国园林典型的借景模式,通过在二者视线范围内实行严格的限高政策,使得这一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得到了保护与再现。在民居文化遗产重塑方面,可以采取“插件家”的古宅改造方式,即针对基础设施老化却又无法随意拆建的古宅改造困境,而研发的一种包含多种功能模块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化价值极高或者亟需进行修复性保护的城市文化遗产,应强制性及时腾退,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抢救性修复。
其次,根据城市功能需求导向来进行城市文化遗产空间的更新与再造。通过将城市中闲置的古建筑空间升级改造为艺术创意工作室、专题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工业景观公园等文创空间,赋予其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不仅保留了文化遗产的建筑形态与历史遗迹,为城市形态增添了极具历史底蘊的现代文化景观,而且又衍生出了可以支撑城市空间发展的产业经济。例如,“77文创”团队在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1号正在筹建的“幸福七和”高端文化社区,是以“社区+文创”为产业运作模式的工业遗址改造项目。该项目以周边高端社区的文化服务需求特征为依据,打造北京东南区域稀缺的生态型社区服务配套的文创园区,为周边的高端社区提供社区文化生活体验、微型养老院、社区儿童成长乐园等多种服务业态。
最后,在城市文化遗产的修复性过程中,大多数的城市规划建设者往往会忽视一个关键环节,即对于文化遗产周边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具体而言是指古建筑本体之外的“无形”的外在空间的营造。例如,保留城市空间中一些典型的生活样态、维系传统邻里关系等,它们承载着传统的城市文化意象。《马丘比丘宪章》中写道:“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护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在具体的实操性建设规划中,可以在重点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划定缓冲区,从而有效地维持城市文化遗产空间的完整性。
2.城市文化产业空间的更新路径
城市的文化产业空间具体是指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空间中形成的集聚区,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空间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空间再造的重要路径之一。
首先,应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自身独特的发展定位。在凝结城市某一或多个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新技术手段,融入现代多元的文化元素与新潮理念,最终形成园区独特的发展定位。此外,园区定位一定要与周边文化市场的规模、群体消费偏好和文化需求等级相匹配,否则极易沦为孤立的、僵化的遗弃空间。例如,北京的“77文创园[美术馆]”之所以以“影视戏剧”为园区的主题定位,是因为其位于中国美术馆后街77号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北部中央戏剧学院浓烈的艺术熏陶。
其次,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商业模式。国内有相当多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处于僵化状态,存在着城市空间大量被搁置的弊端,此类空间亟需被激活、重塑、再利用。在具体的商业化运作过程中,应尽量压缩租金收入在整个文创园区总营收的占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营收机制。例如,园区的经营者可以适当开辟文创园区专属的自营空间,“77文创园”便设立了“77啤妹精酿生活馆”文创自营空间。“77啤妹精酿生活馆”还与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合作创作了品牌形象“77啤妹”,不仅降低了文创园区商业化运作的风险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整个文创园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最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应与城市总体的空间规划战略相协调,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
3.城市文化活动空间的再造路径
文化活动是实现城市文化空间再塑造的有效途径。文化活动的展示交流,一旦以“节庆”的方式在城市固定下来并成为传统,则会对城市文化形象、城市文化内容和城市文化品格的发展演变产生深远影响,它能适时地唤起人们对城市文化的相关记忆,并在客观上成为举办城市建构自身文化符号标识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创办大型的文化艺术和节庆会展活动,创作有关城市文化的经典影视项目,发行讲述城市文化故事的畅销书等,都可以成功重塑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例如,通过举办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成功打造了“国际动漫之都”的城市文化形象。此外,作为文化活动载体的城市文化活动空间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景观,也可以成为带动城市空间再造的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实体书店也是承载城市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它是当前都市文化生活典型的生存样态。当代意义上的实体书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只出售图书的单一经营业态,而是逐渐向“文化”和“生活”的概念延展,转变成一种融合式的复合经营业态。所以,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实体书店,也可以作为“城市文化软性地标”而存在,前提是书店在书籍和文化活动的内容选择上应与其所在城市的特色文化具有较高的匹配度。另外,实体书店在创办初期,还应考虑到城市的基础市场容量,不能盲目进入饱和的城市书店市场。基于此,通过在城市的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或者郊区,再造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公共阅读空间,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再造城市文艺美学体系,承载城市本土文化的宣传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认同感。
文化活动空间的再造应遵循以下要求:首先,应具备物理空间形态的唯一性,在视觉上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其次,要在空间形态中融入在地文化中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元素;最后,由大师创作的文化活动空间,往往具有强大的“触媒效应”,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名人反应”与“集聚效应”。例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拯救了一个濒临衰落的传统工业城市——西班牙毕尔巴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也成为苏州市又一具有地标性质的文化景观。此外,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要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在保持基本风格的基础之上独具特色,同时也要注重在空间上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种类型的文化空间并非各自对立,只因其各有侧重而分开论述。事实上,三者在城市空间再造的具体运作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应在同一个城市更新规划视域下统筹发展。
结语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来探讨城市空间再造的相关问题,为解决当今的城市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可供参考的基本模式。众所周知,城市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文化的积淀,在发展过程中又终将会回归于文化本身。“城市”与“文化”的互动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时代演变成了“城市空间再造”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城市的发展仍在继续,关于二者之间的研究也将会继续深入,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演化的具体作用机制、二者的互动是否会存在负面效应等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思考。
[責任编辑:祝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