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确证策略研读史料:基于美国教学案例“列克星顿战役”

2020-09-08 00:24刘起利陈德运
中学历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指导性殖民地研习

刘起利 陈德运

史料实证以及即将开设的《史料研读》课程使史料研习一时炙热。史料研习的一个重要研读策略是确证,它在操作上被定义为建立不同文献中信息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到这些信息的矛盾和相同之处。[1]引申说,将不同来源的史料相互比较,有助于评估史料可能的偏见和史料可信度。细究现有研习案例,确证研读策略显得薄弱,不乏呈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解读式、印证式的研习史料模式,即用单则或多则指向同样结论的史料来诠释、印证教科书或教师的既定结论。如下面案例:

材料: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师:那么,根据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这种变局呢?

生:(思考回答)。

师:“莫如觅制器之器”,也就是兴办工业。兴办工业以图自强,是当时世界上后进国家实行改革的常见形式。在内忧外患这个背景下,清政府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清政府当时认为除了武器之外,清政府的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我们称这种观点为“中体西用”的思想,这种思想现在看起来比较肤浅,但在当时还是符合人们认知的。

该模式主导下的史料选择,必然避开与既定结论矛盾或对解说不利的史料。“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史料呈现出李鸿章对西方傲慢自大的态度,自然能很好印证、诠释其“中体西用”思想。而反映李鸿章对西方谦逊忍辱形象,且同样能说明其中体西用思想的史料,如“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则远离了教学视野。

“孤证”或违背“论从史出”,是史学大忌。史料往往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矛盾的,单一史料叙述不能全面反映历史,所以确证是研习不可或缺的策略。史料研习倡导“学生像史学家一样做历史”,这要求史料既有互相印证的,也得有相互矛盾的,学生在对比史料之间的异同后,评估其可靠性,进而构建起历史认识。美国教学案例《列克星顿战役》[2]着眼确证研读策略,探究“谁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或能给我们带来新视野。

该案例以老师提问作为导入,首先向学生提问:“你对列克星顿战役了解多少”。导入环节是想引导学生回忆列克星顿战役的背景和原因,能够知道列克星顿战役被认为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1775年4月19日,一群殖民地民兵在列克星顿市的绿地遭遇英国军队并发生冲突;当时英国军队从波士顿出发,意图寻找传闻中当地民兵储存在康科德的军事物资,而其他美国殖民地居民已经提前通知当地民兵,英国军队向列克星顿和康科德进军。

导入新课后正式进入史料研习。老师首先告诉学生这场战斗是个复杂的事件,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有许多相互矛盾的说法,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是“谁开的第一枪”。接着PPT展示出核心历史问题:“在列克星顿战役中发生了什么”。

正式研习开始,展示两幅描述列克星顿战役的画,老师先不告知谁画的,也不告知何时创作的。假如有学生询问作家或创作日期,只告诉他们这些是很有价值的问题,后面会解决。老师用PPT展示第一张画(下图),提出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的提示来描述自己所看的,并比较两幅画所展示的相同与不同信息。

老师提问:“在这张画中看到了什么,关于列克星顿战役,它提供了什么证据”。该问题着眼于引导学生注意该画这么几点:一是参与者,英国士兵穿着统一的红色外套,排成整齐的队伍,而殖民地民兵没有统一服装且看起来似乎比英军组织松散;二是地点,冲突似乎发生在城镇附近的一片草地上,背景里还可以看到建筑物;三是殖民地民兵的行为,殖民地民兵看起来很愤怒且挑衅,画中可以看到一个殖民地居民向英国人举起了拳头,似乎在与英军对峙;四是伤亡情况,有几个殖民地民兵躺在地上,看起来没有任何英国士兵受伤。五是谁开的第一枪,画面上英国士兵周围虽然有烟雾,但不清楚是谁开的第一枪。

通过PPT展示第二幅描述这场战斗的画(下图),老师设计3个指导性问题,即:在该画中看到了什么?关于列克星顿战役,它提供了什么证据?画2和画1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学生比较画2和画1,需要注意几点:一是参与者,与画1一样,英国士兵同样穿着统一的制服,整齐地站成一排。殖民地民兵似乎同样比英国士兵缺乏组织性,而且没有统一的制服。二是地点,位置似乎与画1相同,并且建筑物看起来也是一样的。三是殖民地民兵的行动,与画1不同,殖民地民兵并没有像画1中公然与英国人对峙,反而正在逃跑。四是英军的行动,在画2中可以看到英军像是对逃跑的殖民地民兵开枪。五是伤亡情况,有许多殖民地民兵似乎已经死亡或受伤。六是关于谁开的第一枪,虽然英国士兵周围有烟雾,但不清楚是谁开的第一枪。

该环节中,以确证策略来对比阅读两幅画,让学生看到关于参与者、地点、伤亡情况二者存在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矛盾点。如,殖民地民兵是与英军正面对峙还是逃离?英军是否向逃离的民兵开枪?哪张画更能准确反映列克星顿战役的真实情况?此时,老师恰到好处地提醒学生关注画作的作者和创作时间,利用史料来源信息来评估其可靠性。

与此同时,老師提醒学生,图片史料能反映一部分史实,但不能反映历史全貌,要确证列克星顿到底发生了什么,还需要其他类型的史料,如文字史料。分发文字史料前,老师提醒学生,史学家从来不会以单一的叙述作为评估史实的证据,要继续探究列克星顿发生了什么以及是谁开的第一枪,应从双方参战人员提供的史料进行确证分析。

老师分发文献史料A:约翰·巴克(修改)

19日2点钟,我们开始行军,涉过一条水深及腰的溪流。距离列克星顿镇大约5英里,听说有数百人聚集在那里准备攻击我们。5点钟,我们到达了那里,看到一群人,大约有200至300人,聚集在镇中心的一个公共场所。我们继续前进,无意主动攻击他们,但仍然做好了抵御攻击的准备。当走近他们时,他们开了一枪或两枪,在没有接到任何命令的情况下,我们开枪把他们赶走了。接着我们在公园绿地上整理队伍,但非常困难,我们的人变得非常疯狂,听不到任何命令。我们在那儿等了相当长的时间,最后继续向康科德前进。

根据史料A,老师设计7个指导性问题,即:约翰·巴克是谁?它是何时写的?为何而写?你预测该史料会说什么?根据该史料,列克星顿发生了什么?根据该史料,谁在列克星顿战役中开的第一枪?该史料关于列克星顿战役的叙述有多可靠?解释一下理由。这7个指导性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求源和精读,了解该史料说什么,其可靠性如何,为后面与史料B的比较、确证做好铺垫。(具体的分析过程略)

老师分发文献史料B:殖民地居民(修改)

纳撒尼尔·穆利肯、菲利普·罗素(后面跟着1775年4月19日在列克星顿绿地出现的其他32人的名字) ……皆已到法定年龄,并且是列克星顿的居民……作证并宣誓,在4月19日,大约早上五点钟,我们向绿地走去,看见一大批军队走来。我们中一些人正在前往绿地的路上,另外已经到了那里的人这时开始散去。当我们背对着英国军队时,他们向我们开枪,我们中一些人当场死亡或受伤。据我们所知,在英军开枪前我们没有任何人向英国士兵开枪,英国士兵持续开枪,直到我们都逃了出去。(列克星顿,1775年4月25日)

根据史料B,老师设计7个指导性问题,依次为:该史料的作者是谁?这是什么类型的史料?它是什么时候写的?你预测该史料会说什么?关于列克星顿战役,史料A和B有什么共同点?关于这场战役的细节有什么不同?该史料关于列克星顿战役的叙述有多可靠?解释一下理由。

前4个指导性问题侧重于分析史源等信息,对史料可靠性大致有一个评估,为第5、第6个问题的确证做好铺垫。学生像史学家一样阅读史料时,面对A、B两则不同甚至矛盾的史料,比较对该事件的不同叙述,分析其相同和不同之处,着眼于确证或重估这些史料关于核心问题的立场。(具体的分析过程略)

通过确证研读两则图片史料、两则文献史料,教学进入到全班讨论环节。老师仍然以问题驱动学生探究,提出:这些史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能否回答谁先开枪的问题吗?哪则史料对列克星顿战役的描述更可信,为什么?为了进一步研究列克星顿战役中发生的事情,还需要搜集哪些其他类型的史料?(具体的讨论过程略)

通过上述四则史料相互比较及印证,学生注意到除一幅油画描绘了殖民地居民的反抗外,其余史料都表明殖民地居民逃离了绿地。相比之下,所有史料对战役参与者、战役地点和时间都有一致看法。尽管对谁先开枪的证据是矛盾的,可能无法确定谁先开枪,但学生阅读史料后能根据已有证据来确证不同史料的价值,综合多视角史料构建起谁先开枪的历史认识。

确证阅读策略对于摈弃教师为中心的解读式、印证式研习史料模式大有裨益。仍以本文开头所举案例为例,可以用确证策略优化该研习案例:

材料一: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权,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若驻上海久而不能资取洋人长技,咎悔多矣。

——李鸿章《朋僚函稿》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核心问题:哪一则史料更能真实反映李鸿章对西方军事武器的语气态度?

材料一:设计7个指导性问题,依次为:李鸿章是谁?史料是何时而写?为何而写?它的受众是谁?根据史料,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根据史料,李鸿章对待西方军事武器的语气如何?史料关于李鸿章对西方军事武器的语气的叙述有多可靠,解释你的理由?

材料二:设计7个指导性问题,依次为:史料作者是事件的参与者、领导者,还是受害者,你了解他多少?这是写给谁的?它是什么时候写的?你预测这份文献的受众会说什么?关于对西方军事武器的态度上,二则史料有什么共同点?关于对待西方军事武器的语气细节上,有什么不同?这篇文献关于李鸿章对西方军事武器语气的叙述有多可靠?解释你的理由。

通过上述两则史料相互比较及印证,学生注意到除去语气不同,一个傲慢一个谦逊外,对于是否学习西方军事武器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尽管语气是矛盾的,但依然能建构其自己的历史认识:《致总理衙门函》说明李鸿章是以官员的身份向上级朝廷汇报,希望能够说服朝廷采纳学习西方军事的主张,为减少顽固派阻扰,故摆出中国制度胜西方的“政治正确”策略;而《朋僚函稿》说明该史料是朋友之间的信函,此史料是李鸿章以朋僚师生之立场向曾国藩交流自己私下想法,故比較真诚而无须掩饰。所以,两则史料的语气都是李鸿章真实的反映。

【注释】

[1]Nokes,Jeffery D.,J. A. Dole,D. J. Hacker,  "Teach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use heuristics while reading historical text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7, 99(3), p492-504.

[2]Stanford History Education Group, Battle of Lexington,https://sheg.stanford.edu/history-lessons/battle-lexington.

猜你喜欢
指导性殖民地研习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中职作文教学中如何写好作文批语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殖民地时期南北美洲农地制度为什么大相径庭
早期华侨文学中的东南亚地区殖民地状况
巧用评价艺术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
二战后英属各殖民地分离倾向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