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诗的思乡情结

2020-09-07 08:05徐兴菊
文教资料 2020年18期

徐兴菊

摘   要: 晚唐诗人赵嘏诗作多描绘故乡的美好景物、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渴望归隐的情感。赵嘏诗中频现思乡情结,是传统乡土观念、晚唐社会背景和其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赵嘏诗中的思乡情结,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其整体诗歌,理解晚唐的时代特质。

关键词: 赵嘏    晚唐    思乡情结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阴)人,晚唐前期诗人,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约卒于宣宗大中六年(852)[1](289-292)。他從大和六年(832)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会昌四年(844)终于考取进士。为博取功名,他负笈远游,滞留长安十一年,蹉跎岁月,饱尝艰辛,诗中满是浓厚的思乡情感。

一、赵嘏诗思乡情结的体现

赵嘏流传下来的265首诗歌当中,有33首直抒羁旅思乡之愁。这些诗中,“故人”“故山”“故园”等意象一再复现。赵嘏魂牵梦绕的故乡,是他寄托情感的载体;思念家乡是他情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他的坎坷一生。其乡愁诗作向来评价颇高:“真正能够表现赵嘏独特艺术风格的,是他那些在羁旅行役中书写哀愁和乡思的诗作。”[2](428)

(一)描绘故乡的美好景物

赵嘏思乡诗常常借眼前景勾连起思乡情,直抒对故乡风物及田园的怀念。如《宛陵馆冬青树》:“故园亦有如烟树,鸿雁不来风雨多。”①春日里他乡的烟柳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联想,有家不能回,平添乡愁;“鸿雁”意象深化了故园情。“家在枚皋旧宅边,竹轩晴与楚坡连。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忆山阳》)遥忆家乡的“竹轩”“楚坡”“芰荷”“杨柳”“横船”等景物,寄托乡情。他思归不得归,日日不忘家乡,春天会想到家乡的柳树、夏天会想到家乡的荷花、秋天会想到家乡的鲈鱼、冬天会想到家乡的雪花,四季里任何一处景物都能引发乡情。

赵嘏笔下的故乡已超越了现实的故园,成为精神家园和栖息港湾,带给他慰藉、自由和希望。美丽的故园生活,带着幻想的意味,让诗人暂离恼人的现实,安抚着诗人迷茫又痛苦的心灵。《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描写与友人共话故山,遥想故山风景之美、垂钓之乐,自带美化的滤镜,消解现实苦闷。“假使果有如此宅、如此水、如此矶,则虽终身持竿,闲闲于其间,……真是老大快活也”[3](360)。

(二)对故乡亲朋好友的思念

诗人魂萦梦牵的故乡,更有他牵挂的亲人,赵嘏思乡诗另一重要内容是描写对亲朋好友的思念。赵嘏和妻子心相契合,相敬如宾。其《别麻氏》一诗,题中的“麻氏”,谭优学先生认为是“作者的妻子”[4](50)。诗人回想当初离家时,妻子很不舍,邻居都听到她呜呜的哭声。爱人的泪眼让诗人心生自责,离别之际,也满眼泪珠,想要安慰妻子,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在这美好的春日,本该与妻子同游赏花,但诗人内心无比凄伤都感受不到春日的温暖。因常年在外,屡试不第,他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回家探亲的次数屈指可数,深感有愧于妻子。不久,赵妻去世,赵嘏写《悼亡二首》表达对亡妻的深痛悼念,诗中的“烛”“流波”“明月”“海上”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凄凉。“君归泉路”与“我飘蓬”两相对照,益发悲痛。

赵嘏思乡诗,还落笔于思念兄弟、友人。如“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东望》),诗人念家却不得归去,每到佳节乡情愈发强烈。《重阳日示舍弟》“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写重阳日收到弟弟家信,诗人读完信后,难抑对亲人的挂念,只好默默拿起酒杯,将无处安放的乡愁随酒喝进腹中。《曲江春望江南故人》:“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诗人独立洲边,望着远处茫茫烟水,念及家乡故人,“柴扉”“柳树”“新雁”“雪”等意象真实再现了一年四季故乡友人的生活情景。

(三)抒写对归隐的想像

赵嘏思乡诗,常将思乡盼归之情与渴望归隐的情感结合,情感深沉,乡愁中带着“辛酸寂寞的江湖味”[5](57)。“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江亭晚望》)用张翰思鲈的典故,表达归隐渴望。《长安秋望》:“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同样用典故表达乡情,透露出诗人将归不得归的矛盾心态。“此日念前事,沧洲情更亲”。《东归道中二首》中,“沧洲”意象也是家乡与隐居地的合一。

奈何“乡遥路难越,道蹇时易失”(《书斋雪后》),奔波于求仕之途的赵嘏,远非陶渊明。他从未真正隐居,只是在向往的陶渊明似的归隐生活中寻觅心灵的片刻栖息。

赵嘏生活在黑暗动荡的晚唐,科场蹭蹬了十一年,才谋得渭南尉一职。屡次落第的打击,让赵嘏精神备受压抑,从自信、达观走向自卑、无奈。赵嘏笔下的家乡实际是他营造的一个乌托邦式的精神家园,用来安放心灵,超越现实苦痛。赵嘏诗思乡情结通过描绘故乡的美好景物、抒发对故乡亲朋好友的思念和表达渴望归隐的情感得以疏解。千载之下,遭受生活打击或纶为他乡游子的读者,读其诗作仍能产生深切共鸣。

二、思乡情结频现的原因

影响一位作家创作的因素很多,赵嘏诗频现思乡情结,是传统乡土观念、晚唐时代背景和赵嘏的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传统乡土观念的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血缘社会,从周朝开始,统治者即采取户籍制度,将户籍与土地联系在一起,以家庭为本位管理人口,家族关系联系紧密。整个社会重视血缘伦理,主张“孝”为“百行之首”“父母在不远游”,安土重迁的民族心理使人们不愿意远离家园,有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血缘与乡土结合,亲情成为社会成员重要的精神支柱。

随世漂泊中产生的思乡,可以说是伦理关系的心灵折光[6](21)。这样的心灵折光在赵嘏诗作中非常强烈,成为厚重的思乡情结。如《汾上宴别》:“云物如故乡,山川知异路。年来未归客,马上春欲暮。”写“未归客”在旅途中偶遇的一处景物,如同家乡风光,于是触动乡思,叹时光飞逝,倍感忧伤。

作为天涯游子,赵嘏无论走到哪里,看到何种景物,都能联想起故乡的风物,引起心灵的震荡。思乡之情早已内化为赵嘏心灵的一部分,诸如“故园回首雁初来,马上千愁付一杯”。(《途中》)这样的感伤诗句触目可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寒塘》)抒发迟暮之苦和思乡之情,情景俱佳,清丽婉约。

(二)晚唐时代背景的浸染

晚唐社会动荡黑暗,王朝摇摇欲坠。《资治通鉴·唐纪》记载:“于斯之时,阍寺专权,胁君于内,弗能远也;藩镇阻兵,陵慢于外,弗能制也;士卒杀逐主帅,拒命自立,弗能诘也;军旅岁兴,赋敛日急,骨肉纵横于原野,杼轴空竭于里闾。”[7](7212-7213)统治者的腐朽、国势的颓败、众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无法解决,时代是如此让人灰心丧气,士子们失去了锐气和信心,为改变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他们只能做着无谓的挣扎和努力,普遍感到失落和无奈。

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已经不再像盛中唐那样是执政者公平选拔人才的途径,科场舞弊之风愈演愈烈,普通读书人举步维艰,前途一片黑暗。赵嘏作为一介寒士,拥有出色才华。《答友人》中他评价自己是“诗家才子酒家仙”;大诗人杜牧也盛赞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称他为“赵倚楼”[8](865)。但生不逢时,在风气败坏的科场,出生寒微又“无地无媒”的赵嘏,拙于奉承逢迎,唯有惨败连连。一次次落第的经历让他倍感压抑,忍不住揭批科举弊端。如《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其一):“无地无媒只一身,归来空拂满床尘。”自怨自艾,满纸的失望、羞愧与愁苦,诗中屡现思乡情感。

(三)个人经历的作用

赵嘏诗浓厚的思乡情结,与他的科举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赵嘏大和六年首次离乡赶考,第二年科场落第,遭到当头一击,但并没有放弃科举。此后,他一次接一次被生活拷打,被迫留守长安开始了科举、干谒之路。这期间他留下了42首干谒诗,将个人的命运寄托在达官贵人的引荐上。如《献淮南李相公》:“傅岩高静见台星,庙略当时讨不庭。万里有云归碧落,百川无浪到沧溟。”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他来到淮南时,诗用“台星”赞扬李德裕的高贵身份,委婉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李德裕的赏识和援引,加入其幕府的心愿。此后的《献淮南李仆射》也是干谒李德裕。除了写给李德裕的诗作外,赵嘏还写了《花园即事呈常中丞》《回于道中寄舒州李钰相公》《山阳韦中丞罢郡因献》等干谒诗。

多年的科举、干谒,赵嘏饱尝心酸苦痛,忍不住发出“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的感叹。种种复杂情愫在《下第》《落第寄沈询》等诗中不时溢于言表,如《落第寄沈询》他写道:“穿杨力尽独无功,华发相期一夜中。别到江头旧吟处,为将双泪问春风。”诗人用“百步穿杨”的典故反衬自己求第无功的悲伤,落第的打击竟让自己一夜白了头。接着,诗人又写自己回到以前去过的江边,如今虽是勃勃生机的春日,但自己心境衰颯颓唐,唯有“双泪问春风”。

长期累积的悲恸哀叹积压在赵嘏心头,让他难以释怀,只能靠怀念家乡的山水及亲故排解内心的忧闷。他用家乡美丽的景物慰藉自己的心灵,通过对亲友的怀念对抗内心的孤寂。传统的思乡之情在这个落第文人的身上显得更鲜明、深刻。

三、研究赵嘏诗思乡情结的价值

全面研究赵嘏的诗,要涉及他的各种题材。饱含思乡情结的诗是赵嘏诗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赵嘏诗思乡情结有助于我们全面、立体地研究赵嘏和他的诗歌。比如,赵嘏诗歌的思乡情结与科举经历关系紧密,就可以把他的科举诗、落第诗、干谒诗等与思乡诗歌贯通起来研究。研究赵嘏诗作中的思乡情结为整体、全面地研究赵嘏诗歌提供材料和线索。

赵嘏是晚唐下层文人的代表,他的个人经历或许可以代表当时文人的普遍遭遇。当时文人如刘沧、马戴、罗隐、崔涂、温庭筠等人都生逢乱世,有屡试不第的痛苦经历。生活在国运与个人命运的双重阴影下,许多失意文人丧失自尊和独立人格,忍辱负重、压抑性情,引动诗风发生重大转变。“晚唐的诗人再也写不出豪迈开阔的赞歌,时代阴影也给诗坛笼罩上了凄苦、没落、黯淡的灰色。诗人们将眼光逐步转向自然山水、身边琐事和内心世界”[9](83)。

晚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愈演愈烈,战争不断,土地荒凉、经济凋敝、人民生活艰苦,科场腐败、干谒之风盛行、文人内心低落。赵嘏是晚唐诗人的代表,他的思乡诗帮助后人更深刻地了解晚唐的社会状况和时代风习。晚唐是一个让人失望悲恸的时代,整个社会摇摇欲坠。此时文人已失去了中盛唐时期文人们的奔放慷慨,变得悲伤怅惘,落寞与伤逝成为当时文人内心的普遍精神状态。赵嘏诗歌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气息,其在艺术上的优长与不足,在晚唐具有普遍性。研究者一方面赞扬赵嘏思乡的诗作“情景交融,意境苍茫悠远”,另一方面批判他“缺少深邃的思想和雄浑的气势,情调也偏于衰飒颓唐”[2](428)。通过赵嘏诗中思乡的三棱镜,我们对晚唐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文人的生存心态及创作特征将有更深刻的认识。

研究赵嘏思乡情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赵嘏其人其诗,理解晚唐的时代特质,洞悉晚唐与赵嘏同时代的文人们的心态与创作特征,有独到价值。

注释:

①本文所有赵嘏的诗歌均引自(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一版,下不另注。

参考文献:

[1]谭优学.唐人行年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3]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4]谭优学.赵嘏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胡晓明.论中国怀乡诗的人文精神[J].文史哲,1990(4).

[6]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7]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余恕诚.唐诗风貌(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sk2013B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