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500仁寿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四川眉山
在慢性肺部疾病中,支气管扩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诱导支气管扩张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支气管阻塞、先天发育障碍、遗传等因素,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及反复咯血等[1]。在支气管扩张的所有症状中,咯血是一种比较容易出现的症状,属于内科学的常见急症,而大咯血则比较严重,通常24 h 出血量会≥500 mL,或每次出血量>100 mL,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处理措施,将会导致患者窒息、失血性休克等严重症状出现,对患者生命安全有极大威胁[2]。就目前而言,治疗支气管扩张最主要手段为垂体后叶素,该药物能够加强血管收缩,以此来进行止血,不过单独使用时,治疗效果仍然存在不足,同时也容易引发患者不良反应[3]。本文就垂体后叶素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患者90 例,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2~76岁,平均(50.25±3.57)岁;平均出血量(253±16)mL。B 组男12 例,女18例;年龄33~77 岁,平均(51.22±3.65)岁;平均出血量(254±19)mL。C 组男17例,女13 例;年龄32~75 岁,平均(51.05±3.42)岁;平均出血量(253±17)mL。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经胸部CT确诊。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肺结核、肺部肿瘤;③出血性疾病史;④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方法:三组患者均给予垂体后叶素辅助治疗。①A 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进行辅助治疗:将12 U 垂体后叶素加入50 mL 生理盐水,静脉泵入,速度3~5 mL/h。②B 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进行辅助治疗:将16 U 垂体后叶素加入50 mL 生理盐水,静脉泵入,速度3~5 mL/h。③C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进行辅助治疗:将18 U垂体后叶素加入50 mL生理盐水,静脉泵入,速度3~5 mL/h。
观察指标: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痛、恶心、胸闷、腹痛、头晕、心悸、呕吐、腹泻等。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3 d内咯血改善情况将其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3 d内咯血改善情况分类。①显效:治疗24h 后停止咯血或者咯血量明显减少。②有效:治疗3d 后停止咯血或者咯血量明显减少;③无效:治疗3d后咯血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C 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 组和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14/30),包括心悸2 例,头痛1 例,恶心4 例,呕吐4 例,腹泻3 例。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8/30),包括恶心3 例,呕吐3例,腹泻2 例。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包括呕吐2 例,恶心2例,腹泻1 例。患者在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及时减少剂量后患者症状得以好转。C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 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支气管扩张是指中等大小的支气管由于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所造成的不正常控制,主要发病原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及支气管阻塞[4]。同时,如果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大咯血症状,情况危急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窒息及失血性休克等情况,有较高病死率,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同时还会给社会带来一定负担。因此,在临床治疗中,给予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有非常重要临床意义[5]。
当前,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最有效的药物是垂体后叶素,其主要原因是垂体后叶素活性成分,即血管加压素能够对血管平滑肌起到直接兴奋作用,能够有效收缩肺小动脉和肺毛细血管,从而帮助患者改善内部肺循环,将肺动脉压降低,进而帮助患者促进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聚集,能够有效进行止血[6]。本次研究充分说明,18 U 垂体后叶素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的治疗效果显著,但C 组不良反应高于A 组和B 组,需要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在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治疗中,应用18 U 的垂体后叶素辅助能够起到良好治疗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随之增加,需要斟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