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取栓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9-07 06:18张志川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6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溶栓

张志川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临床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卒中类型的80%,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病人预后与生存质量[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指出,AIS发病后在合适时间窗内(A级证据为3.0 h内,B级证据为3.0~4.5 h内)尽早实施静脉溶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2]。静脉溶栓存在再通率低、时间窗窄、出血风险高等缺点,且不适用大血管闭塞病人的治疗。近年来,动脉取栓在AIS治疗中备受关注,据报道,Solitaire取栓系统可使血管再通率达到80%,从而达到快速再通血管的目的,但反复取栓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脑屏障破坏等风险[3]。替罗非班作为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近年来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4]。本研究观察动脉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IS的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AIS血管内治疗提供新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AIS病人。所有病人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AIS诊断,发病至入院时间<8 h,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排除合并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合并动脉取栓、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禁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AIS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案

1.2.1 动脉取栓治疗 所有病人均接受动脉取栓治疗,于双侧腹股沟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给予50 U/kg肝素全身肝素化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待明确颅内血管及侧支代偿状态后,在微导丝引导下置入微导管,通过闭塞段到达血栓远端,撤出微导丝,行微导管造影确认微导管位于血管管腔内,之后通过微导管将支架置入闭塞动脉段。缓慢释放支架,持续约5 min,使支架与血栓充分接触,之后同时回撤支架、微导管,并由动脉鞘缓慢回抽血液,防止血栓脱落[5]。取栓完毕后,再次行造影明确血管是否再通,必要时再次取栓,若取栓次数超过3次且血管未再通,则放弃手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及氯吡格雷75 mg口服,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于支架打开后经动脉鞘管注射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100 mL],剂量8 μg/kg,3 min推注完毕,以抑制血栓形成、软化并溶解新鲜血栓[6]。负荷量替罗非班推注完毕后,给予替罗非班0.1 μg/(kg·min)静脉泵注持续24 h,泵注完毕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及氯吡格雷75 mg口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术后血流分级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变化。治疗情况包括介入手术时间、取栓操作次数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使用率和血管痉挛发生率。术后血流分级参照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标准[7]:0级为无灌注,1级为造影剂渗透而无灌注,2级为部分灌注,2a级为闭塞远端仅部分充盈(2/3以下),2b级为闭塞远端可完全充盈但灌注速度小于正常,3级为完全灌注;0~2a级为动脉未再通,2b级和3级为动脉再通。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2周评定NIHSS评分。于术后3个月评定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8]。记录两组术后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判定标准为任意性质的颅内出血且NIHSS评分增加≥4分。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取栓操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2.2 两组术后血流分级比较 观察组术后动脉再通率为76.32%,与对照组的65.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4,P=0.312)。详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血流分级比较 单位:例(%)

2.3 两组手术前后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24 h、术后2周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两组术后2周NIHSS评分均较术后24 h降低,观察组术后2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NIHS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4 两组mRS评分比较 术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为(1.05±0.18)分,低于对照组的(1.98±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50.00%(19/38),高于对照组的26.32%(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7.89%(3/38),与对照组的10.53%(4/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据报道,约80%的脑卒中病人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以rt-PA静脉溶栓为主,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的改善[9]。符合rt-PA治疗适应证的病人较少,分析原因与静脉溶栓受溶栓治疗时间窗、病人年龄、合并症等多种因素有关[10]。

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将血管内机械取栓联合静脉溶栓列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AIS的Ⅰ类推荐方案。有研究显示,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致AIS血管再通率达80%,病人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60%[11-12]。另有学者选取25例病人进行了临床研究,证实了动脉取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且该研究指出,血管再通级别越高,病人预后质量越好[13]。本研究对照组动脉再通率为65.79%,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26.32%。动脉取栓疗效受到临床的一致认可,但支架打开后取栓,特别是多次取栓,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快速激活内源性血栓形成途径,新生血栓形成,易造成治疗后血管再次闭塞[14]。有报道显示,14%~34%的AIS病人在血管开通后早期发生再次闭塞,同时由于颅内血管及血脑屏障受损,病人高灌注综合征发生风险大幅提高[15]。因此,如何提高单次取栓质量、减少取栓次数是AIS动脉取栓治疗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高选择性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可逆性拮抗剂,替罗非班能有效阻断与纤维蛋白原配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预防血栓目的。既往已有研究证实,替罗非班在改善AIS病人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确切疗效[16-17]。本研究在动脉取栓基础上,将替罗非班动脉鞘管内注射用于38例AIS病人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取栓次数减少,说明替罗非班能有效提高支架内血栓清除效率,可能与替罗非班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变血栓结构有关[18]。观察组术后2周NIHSS评分、术后3个月mRS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替罗非班能有效溶解脱落进入远端血管中的小栓子,减少小血管梗死的发生,明显改善病人预后。替罗非班的应用未导致病人血管痉挛、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提高,证实这一方案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AIS病人动脉取栓治疗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提高取栓效率,减少取栓次数,对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溶栓
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