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志广
(许昌医院 外一科,河南 许昌 461000)
肱骨髁间骨折多见于青壮年肱骨远端,AO-C型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占肱骨远端骨折的96%,临床可采用手术或非手术复位固定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于闭合状况下复位,具有一定困难,易诱发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整体治疗效果欠佳[1]。手术治疗暴露充分,可精准解剖复位,采用双钢板加固内固定,有助于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但不同术式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2]。本研究选取许昌医院成人C 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72 例,旨在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 年7 月至2019 年 1 月许昌医院成人C 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72 例,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6 例。常规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 19~46 岁,平均(31.76±5.16) 岁;骨折类型:C3 型 8 例、C2 型 16 例、C1 型 12 例。研究组男 19 例, 女 17 例; 年龄 20~45 岁, 平均(31.98±5.36) 岁;骨折类型:C3 型 7 例、C2 型18 例、C1 型11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 骨折类型)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①纳入标准:经临床表现、X 线片、CT 检查确诊;年龄≥18 岁;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性疾病;血液、免疫系统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合并肝、肾功能损伤;恶性肿瘤者。
1.3.1 研究组 采取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患侧上臂置气囊止血带,于肘后正中经鹰嘴内侧行弧形切开,切口由鹰嘴尖端远侧延伸至鹰嘴上11 cm 左右,切口长约15~18 cm,沿两侧浅筋膜进行锐性游离,重点保护尺骨鹰嘴上肱三头肌附着点,于鹰嘴尖端置入克氏针做尺骨鹰嘴隧道,针尖端指向冠状突,于尺骨鹰嘴切迹中点垂直鹰嘴隧道处采用微型摆锯做V 型截骨,翻转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暴露肱骨远端关节面,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复位关节面,于内外髁间置入骨螺钉,骨折由C 型转化为A 型,后复位肱骨干、肱骨远端,双钢板固定,尺侧钢板置于内侧骨嵴,桡侧钢板置于外侧骨嵴,复位鹰嘴,沿鹰嘴隧道置于克氏针,尖端穿过对侧骨皮质,于尺骨截骨线远侧骨脊下钻孔,采用钢丝行张力固定,前置尺神经,放置引流管,闭合伤口。
1.3.2 常规组 采取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患侧上臂置气囊止血带,于肘后正中切开皮肤,游离两侧皮瓣,于肱骨后上髁后侧拉开并保护尺神经,充分暴露肱三头肌及肌腱部,于肌腱部行舌瓣状切开,切口由鹰嘴尖上方10 cm 至关节线上,舌瓣状向下翻转,沿纤维方向劈开下层肌层,暴露骨折断端,余下操作过程同研究组。
根据肘关节Cassebaum 功能评分评估患者术后3 个月肘关节活动功能:屈肘小于90°,伸肘40°为差;屈肘 90°~120°,伸肘 40°为可;屈肘120°,伸肘30°为良;屈肘130°,伸肘15°为优。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引流量。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率(%) 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86.11%,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1,P=0.016)。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36, n(%)]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1)。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 (n=36, ± 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 (n=36, ± s)
组别研究组常规组t值P值术后引流量/mL 82.56±3.88 84.11±3.02 1.891 0.063骨折愈合时间/周12.56±1.79 19.54±2.03 39.793<0.001手术时间/min 39.48±6.74 72.19±10.25 15.998<0.001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36, n(%)]
肱骨髁部解剖结构复杂,主要由滑车、肱骨小头构成,肱尺关节由滑车、鹰嘴构成,肱骨小头关节面、凹形面构成轴向旋转、拉伸复杂体,完成肘关节复杂活动[3]。C 型肱骨髁间骨折断端关节面常见明显移位,存在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引起关节僵硬、疼痛、畸形愈合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及时有效手术及合理入路方式对提高C型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为临床常用的经典入路方式,其操作简单,可清楚显露肘关节后方,利于滑车复位;但缺点明显,肱骨小头、滑车显露不理想,操作复位困难,且术中因切断肱三头肌,易出现肌肉断面纤维化粘连、渗出及液化,导致切口瘢痕愈合,严重影响患者伸肘装置功能,不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且易发生并发症[4]。与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相比,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视野广泛,可充分显露肱骨远端关节面,有利于直视下精准解剖复位固定,手术切口避开肱三头肌,减少其肌腱斜面损伤,可保护伸肘装置完整性[5];且术中采用微型摆锯做V 型截骨,使得截骨接触面积更加广泛,可降低移位风险,并采用张力带固定,可促进骨性愈合、关节结构恢复,减少骨折迁延不愈的发生[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C 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较少;此外,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可见上述手术方案能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中应注意:①重建肱骨小头关节面时,应依照前侧滑车、肱骨小头、内侧滑车、后方骨块顺序进行复位。②双钢板内固定时应避免挤压、刺激尺神经。
综上所述,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C 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肘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