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红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不断经历直观感知、归纳类比、观察发现、抽象概括、空间想象、运算求解、反思建构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学生理解数学教学抽象内容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而要想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以思维能力提升作为教学导向,来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思维发展情境,利用数学情境教学法来优化数学教学课堂,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课程改革之初,在十多年的研究和實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成果。核心素养概念提出后,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思维能力为指导,进行数学教学优化。本文以思维能力提升为指导,研究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希望能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数学情境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情境教学法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构建一个教学过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在积极建构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素养[1]。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视逻辑推理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数学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要求。新课改环境下,数学教材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以前的要求相比,公式推导和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数学情境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数学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对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维能力提升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一)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高中数学难度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畏惧心理较为严重,而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数学这一门学科逻辑性较强,知识内容大多是以抽象复杂内容为主[2]。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依然还是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只会让学生更加的抵触、反感,无法有效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还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从数学本质来分析的话,其属于一门功能性较强的课程,数学理论知识大多源于实际生活,所以教师在以思维能力提升作为导向进行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时候,可以尽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从学生生活中汲取经验,创设出生动且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主动思考,还能將所学数学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考与应用,真正有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问题教学法是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在以思维能力提升作为导向进行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时候,还可以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来为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以问题情境来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从而有效优化数学教学[3]。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能力、思维水平来为学生提出“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具体而言就是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提出几个连续性的问题,而且问题难度也会逐渐提升,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情境解答与思考过程中掌握数学教学内容,并且不断发展进阶到高级的数学知识应用,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得以发展。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线性函数”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坐标轴的方式来呈现点到直线的相关知识点,然后将x轴、y轴上的特殊点作为思维激活点,来引导学生由点到面思考整个距离方程的相关内容,之后再从特殊点转化成为任意的随机点,以此来有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最终将所有的线性函数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在循序渐进的数学情境中得到发展与提升。其次,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时候,还可以以矛盾情境教学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具有差异性的题目,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思考教学内容之间的区别,从而有效发展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真正让学生在矛盾思考中得到全面提升与进步。
(三)创设实践探究情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虽然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学术性、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可是其同样可以是一门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在以思维能力提升作为导向进行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时候,为学生创设出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更好地发展自身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的时候,即可在教学过程中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来为学生播放泰姬陵宣传片,借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再提出实践探究问题情境:“相传泰姬陵之中镶嵌了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宝石图案,第一层有1个,之后每层相较于上一层会多一个,一共有100层,总共镶嵌了多少颗宝石呢?”借由此来点燃学生实践探究思维,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获得更为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优化数学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实践探究中发展自身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四)创设活动情境,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无论是任何教学活动,要想获得成功,都需要学生自主参与与思考,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对教学情境进行适当加工与设计,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出分组活动情境,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来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及思维感知力,让学生在开放、包容、合作的情境教学课堂上得到思维能力发展与提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概率”教学的时候,即可让学生完成抛硬币这一操作活动,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抛硬币,一位学生抛硬币,一位学生记录,通过这一活动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知到概率,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合作活动情境中亲自参与到创造与感知的数学课堂上,这样自然能够有效优化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拓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提升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有效发展的关键,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作为载体,从学生已知知识经验、发展区来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借此来有效激活学生认知冲突与联想能力,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活跃思维,这样学生才能在思维浪潮中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内容,同时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洁.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陈江洪.思维能力培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浅述[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10):5.
[3]苏明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