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能
在导数大题的求解或证明中,很多时候需要求解函数或者导函数的零点,学生对于处理函数零点可求时可能较为熟练,但在面对函数的零点不可求或零点不存在情形等问题时,就手足无措,无从下手了。我们是否就是"束手无策"呢?显然不是!对于这一类问题的求解,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解决。
对于有关x 与ln x 的组合函数为背景的试题,要求学生理解导数公式和导数的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准确的求出函数的导数,当所求的导函数解析式中出现lnx时,常猜x=1;当函数解析式中出现ex时,常猜x=0,然后代入未知数x 的值进行检验,看看满足方程f′(x)=0 吗?
(1)若函数f(x)在(a,a+1)上有极值,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关于x 的方程f(x)=x2-2x+k有实数解,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2)由已知可得,方程f(x)=x2-2x+k 有实数根,
即f(x)-x2+2x=k 有实数根.
设g(x)=f(x)-x2+2x,
接下来,需求函数g(x)的单调区间,所以需解不等式g′(x)≥0 及g′(x)≤0,因而需解方程g′(x)=0。但此方程不易求解,所以我们可以先猜后解.
因为g′(1)=0,且当0<x<1 时,g′(x)>0,当x>1 时,g′(x)<0,所以函数g(x)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
所以g(x)max=g(1)=3/2。当x→0时,g(x)→-∞;当x→+∞时,g(x)→-∞,所以函数g(x)的值域是(-∞,3/2),所以所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3/2)。
对于这种猜想方程的根的方法,有时可以减少很多解方程的运算过程,从而提高解题速度,但学生往往不太敢用或者不习惯用,在教学中需要老师主动引导,积极培养。
有这么一类试题,导函数的零点无法求解,但我们能判断零点是存在的,我们可以把这一类问题形象地称作“隐零点问题”。这个零点就是我们所说的“隐零点”,它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又不那么好找,对于这一类问题的求解,往往可以采用“虚设零点、整体代换”的方法,虽然不能求解导函数的零点,但我们可以假设零点是x0,这种方法称为“虚设零点法”,于是就有f′(x0)=0。而在进一步的问题求解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些较为复杂的函数式,例如指数式与对数式、幂函数式等的混合,这时我们可以利用f′(x0)=0 来代换,将超越式(指数式、对数式等)替换成简单易于求解的函数式,进而求解相关问题。
例题2.已知函数f(x)=aex-bln x,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a,b;
(2)证明:f(x)>0。
解:(1)函数f(x)的定义域为(0,+∞).
所以f′(x)=0 在(0,+∞)上有唯一实根x0,且x0∈(1,2).
当x∈(0,x0)时,f′(x)<0,当x∈(x0,+∞)时,f′(x)>0,
从而当x=x0时,f(x)取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则x0-2=-ln x0
所以f(x)>0。
诸如此类的例题有很多,同学们要学会应用。“虚设零点法”常用到的解题技巧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整体代换,将超越式转化为普通式。利用这类技巧,可以通过逐步分析零点所在区间以及满足的关系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最后利用零点所满足的恒等关系整体代入,将函数关系转化为普通式。(2)反代消参,构造关于零点的单一函数。如果问题要求解的结论与参数无关,这时一般不要用参数来表示零点,而是反过来用零点表示参数,然后把极值函数变成关于零点的单一函数再进行求解。(3)降次留参,建立含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如果问题要求解的结论与参数有关,可利用导数为零的方程,在保留参数的情况下,不断把零点的次数降到不可降为止,再结合其他条件,建立含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就可求出参数的值或者取值范围。
有些函数的一阶导数f′(x)是无零点的,即f′(x)=0 无解,当利用导函数求函数f(x)在区间[a,b],[a,b)或(a,b]上的最值时,可首先考虑函数f(x)在该区间上是否具有单调性,若具有单调性,则f(x)在区间的端点处取得最值(此时若求f′(x)=0的根,则此方程是无解的).
例题3.已知m∈R,函数若Ex0∈[1,e],使得f(x0)>g(x0)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分析:因为当x=1 时,f(x)=0,g(x)=2e,不存在f(x0)>g(x0),所以关于x 的不等式f(x)>g(x)在[1,e]上有解,即关于x的不等式
可大胆猜测方程u′(x)=0 无解,证明如下:
所以u′(x)<0,u(x)在(1,e]上是减函数,
求函数零点问题,是高考试卷中的热点问题,这类问题常以基本初等函数或分段函数为载体,考查函数零点的存在区间、确定零点的个数、参数的取值范围、方程的根或函数图象的交点等问题。不仅考查考生计算、画图等方面的能力,还考查考生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及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的综合应用。在解决函数零点问题时,除了应用上面介绍的三种办法外,既要注意利用函数的图象,也要注意根据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函数的性质等进行相关的计算,把数与形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