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波
引言:湖南省临湘市位于湘北边陲,北纬29°10′~29°52′,东经113°15′~113°45′之间,作为湖南省的北大门,总面积为1760 平方公里,境内的年平均温度为16.4℃,无霜期为259 天,日照率达到了41%,年降水量是1469.1mm。湖南省临湘市气候温和,土壤比较肥沃,适合种植水稻。但是,结合该地区水稻种植现状得知,因为受病虫害影响,水稻产量下降,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本文深入探讨水稻病虫害新特点与防治措施。
结合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得知,通过加强病虫害防治,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的综合产量,而且可以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水稻植株生长发育期间,一旦感染病虫害,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若没有及时防治,会降低水稻产量,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当前阶段,水稻病虫害表现出新特点,对农业人员提出了全新挑战,因此,农业人员要根据水稻病虫害所体现的新特点,加大防治力度,并积极推广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作为湖南省临湘市的重要农作物,病虫害对水稻的产量影响特别大,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气候变化出现较大异常,高温天气不断增加,水稻植株容易感染病虫害,呈现出新特点,影响产量。通过对水稻病虫害新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防治,可以促进当地水稻快速生长,提升稻田的总体产量。
(1)虫害越来越严重。结合湖南省临湘市水稻植株生长发育情况得知,虫害感染率逐年提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稻飞虱与螟虫,给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和病害相比较来讲,虫害更加严重。
(2)稻瘟病呈上升趋势。
水稻植株在整个生长期间,特别容易感染稻瘟病,尤其是在孕稻期,一旦感染此类病菌,植株叶片会出现大面积的病斑,不仅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而且会严重降低水稻产量。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地区夏季干旱,高温天气逐渐增加,空气湿度较低,使得水稻稻瘟病感染面积不断扩大。
(3)稻飞虱范围不断扩大。
水稻生长期间,若感染稻飞虱,会造成产量的急剧下降。稻飞虱具备特别强的迁入性,在每年的春季与秋季,会大量的迁入。由于水稻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此种虫害的迁入时间越来越提前。同时,湖南省临湘市冬季温度适宜,稻飞虱的虫卵能够大量的存活,给水稻植株带来严重危害,使得水稻产量不断的下降。
(4)螟虫影响范围扩大。
新型水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再加上外界天气条件无法准确预测,化肥农药的随意施加,使得水稻感染螟虫的概率急剧增加,虫害的大面积爆发现象越来越常见,尤其是二化螟与三化螟。若稻田感染螟虫病害,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带来严重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科学使用农药。针对已经感染病虫害的稻田,要立即使用药物进行积极治疗。由于病虫害传播速度特别快,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农户在农耕过程当中,要密切关注水稻植株生长发育状况,一旦发现水稻感染了病虫害,要立即展开治疗,避免病虫害影响范围发生扩大,减少经济损失。
对于农户来讲,若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要严格控制各类农药使用量,如果使用量过高,会降低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速度,存在大量的残留,降低食用安全性。如果农药的使用量过少,病虫害容易发生反扑现象,引发更为严重的农业损失。对于不同类型的水稻病虫害,农户要有针对性地控制农药具体使用量,例如,在治疗稻瘟病时,可使用50g、50%虫杀手可溶性粉末,并加入18%杀虫双水剂,然后兑入200mL 水,进行大面积喷洒。通过科学使用农药,并合理控制农药喷洒量,能够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2)加强日常防治力度。要想进一步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农户还要严格控制水稻植株栽植数量,并妥善处理土壤,运用合理的防治技术,尽可能种植优良的水稻品种,通过科学选择水稻秧苗,能够从根本上减小病虫害的出现。
另外,农户要结合水稻植株的发育情况,适当提高土壤肥力,针对病虫害高发时期,可以在稻田周围种植多种农作物,不仅会提升土壤的肥力,而且能够避免水稻出现大面积病虫害。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较多营养,农户要根据水稻的发育需求,定期施肥,进一步提高稻田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采取有效的预警机制。
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制定科学的预警机制特别重要。结合湖南省临湘市水稻种植情况得知,由于病虫害的突发性越来越强,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对农业预警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科学的预警机制,在病虫害来临前,进行有效防治,并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与防治信息,让农户提前做好准备。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警预制,可以保证水稻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例如,在某地区,农业部门积极采取预警机制,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户积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显著降低了水稻感染病虫害的概率,提高水稻产量,具体数据见表一。
?
表一 某地区农业部门采取预警机制前后水稻感染病虫害概率分析
综上所述,通过多角度分析了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例如科学使用农药、加强日常防治力度、采取有效的预警机制等等,可以显著降低水稻感染病虫害概率,提高水稻综合产量,实现增产增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