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晓峰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外科,辽宁 本溪 117000)
乳腺癌属于女性中常见恶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的改变,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方式已成为临床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通过切除病灶实现疾病治疗目的[1]。但手术作为一种侵入式操作,易导致术后产生多种并发症。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即属于一类病情严重术后并发症,预后不佳[2]。以往常采用物理治疗法进行治疗,但适用范围较小,仅在早期水肿病情中发挥一定疗效,且维持时间短。目前,已有学者证明采用中医治疗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循环,对巨噬细胞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在上肢淋巴水肿治疗中发挥较好效果。本文主要探讨疏肝通络中药配合理疗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42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56±9.14)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56±0.32)年。观察组42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4.02±9.37)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62±0.35)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诊断标准;乳腺癌术后患肢周径>健侧2 cm;无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处于哺乳或妊娠期妇女;患肢皮肤溃烂或存在淋巴结、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精神或认知障碍无法正常沟通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仅采用理疗治疗,选取日本杨木日东工器株式会社生产的MEDOMER MB-2000A型号气压泵治疗机治疗,每日1次,每次维持15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通络中药治疗,疏肝通络中药药方组成:柴胡10 g、路路通10 g、当归15 g、海风藤30 g、鸡血藤30 g、络石藤30 g、桂枝10 g、郁金10 g车前草15 g、车前子15 g、水蛭3 g,加水煎熬至400 mL,每天1剂,分别于早晚各服用200 mL,连续4周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优:治疗后患肢与健侧差值减少>75%;良:治疗后患肢与健侧差值减少在50%~75%;可:治疗后患肢与健侧差值减少在25%~50%;差:治疗后患肢与健侧差值减少<25%。②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对本文患者典型症状恢复情况进行评价,考虑症状有肢体肿胀感、肢体沉重感、肢体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等,共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依次对应分0~3分,得分越低,说明症状恢复越好。③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量表(FACT-B)[4]对本文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状况(0~28分)、社会职能(0~28分)、情感状况(0~24分)、功能状况(0~28分)、附加关注(0~36分)等5项,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8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n,%)以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优良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临床疗效对比
表2 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分)
表2 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观察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为生理状况(8.37±1.26)分、社会职能(6.14±1.20)分、情感状况(7.06±1.12)分、功能状况(10.58±1.74)分、附加关注(15.09±2.63)分,对照组为生理状况(11.54±2.75)分、社会职能(9.44±1.45)分、情感状况(9.28±1.29)分、功能状况(13.29±2.01)分、附加关注(18.91±2.74)分,组间差异显著(t=6.792、11.363、8.422、6.606、6.518,P=0.000、0.000、0.000、0.000、0.000)。
乳腺癌为临床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其中45~50岁绝经期妇女属于高发人群,降低患者生活质量[5]。目前,临床多采用对乳腺癌治根治性手术治疗乳腺癌疾病。术中需清扫腋窝淋巴结,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等顽固并发症,加大治疗难度。上肢淋巴水肿发病机制复杂,手术对于局部微细淋巴结管形成破坏、继发感染、腋窝创面积血积液、局部瘢痕等均可能诱导发病[6],延误患者康复进程,加重患者生理以及心理负担。临床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对于肿瘤治疗已不只是单纯追求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对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也提倡予以特别关注[7]。以往单纯性西医治疗上肢淋巴水肿效果不佳,有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独特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中医学中,将上肢淋巴结水肿归于“水肿”、“痹证”范畴[8],由于手术以及化疗对局部脉络造成损伤,导致脉络不同、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引发气滞、血瘀、水湿等病理骤然性改变,临床表现为水肿。据诸位中医药学者研究认为乳腺作为肝经所处位置[9-11],乳腺癌发病与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息息相关,而乳腺癌手术以及局部化疗均会对肝之经络造成损伤。因此,中医学治疗应坚持疏肝解郁、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为基础原则。疏肝通络方中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功效,属于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要药,在肝郁气滞证治疗中应用广泛;郁金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功效入血中分而行血中之气,破瘀止痛,与柴胡药物配伍治疗肝郁不解以及气血瘀滞引发的上肢肿胀疼痛[12];路路通味微苦、性平,具有祛风活络通经功效,属于通络利水要药;水蛭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通经活络功效;络石藤、桂枝、海风藤具有通络止痛、凉血清热、通阳化气、解毒消肿功效,适用于治疗上肢淋巴水肿所引发的拘挛疼痛、屈伸不利之症;车前草、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消肿、祛痰凉血功效。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利水通络功效,实现气血双调组方原则[13-14]。中医药具有调节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循环系统作用,与理疗相配合,可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治疗优势,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62%,对照组为85.71%,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疏肝通络中药配合理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理疗,可明显患者上肢肿胀、麻木以及疼痛等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故而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疏肝通络中药配合理疗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