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20-09-04 06:4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
关键词:冠心病满意度差异

靳 芳

(阳谷县人民医院内科,山东 聊城 252300)

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属于常见病的、多发病,又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其病死率和发病率均相对较高[1-2]。患者一旦发生,则其以心绞痛为常见症状,且伴有呼吸停止、心跳骤停、胸闷、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等症状,若患者病情控制不及时,则极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2-3]。而在治疗此类患者期间,通过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对于改善其病情,提升其生活质量尤为重要[4]。因此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即对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做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45~81岁,平均年龄为(62.3±2.7)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6.3±2.4)年。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46~82岁,平均年龄为(63.4±3.7)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6.1±2.7)年。两组基础信息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及排除标准[5]:均符合WHO规定的有关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均存在心悸、心率过快等症状,患者意识清醒,具有一定认知功能;均知晓本次试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排除合并药物过敏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精神疾病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或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具体为:①基础护理。即实时监控病房环境质量,保持室内干净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完善病房管理;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扣背,较长输液时间者留置针头,无法进食者需辅助其有效进食,定时指导患者用药治疗,以保证其疗效。②针对性护理。即对患者病情予以详细、准确了解,对其疼痛程度、部位、持续时间予以准确掌握,制定科学的疼痛缓解方案,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展开一系列护理行为,确保护理操作安全、无菌,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实时监测,实时询问其自身感受,若需给予特殊药物,则需详细介绍用药目的、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合理调整用药量,叮嘱患者定时复查,以便出现异常及时处理。③康复教育。即根据患者不同的了解能力和实际病情,将疾病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诊疗方案、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患者,以提升其疾病认知度。可对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对其疾病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询问,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勇于面对疾病,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叮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生活自理行为,叮嘱其避免对家属产生过度依赖性,以增强其自护能力。另外叮嘱家属对患者进行监督和指导,且由其陪同家属做一些医疗体操,以促进病情全面康复,注意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以改善其日常生活。④心理护理。首先与患者积极交流和沟通,要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并耐心、认真的解答其提出的各种疑问。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其存在的负性情绪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疏导。可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以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⑤运动指导。即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以及实际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以改善心肌供血。可指导患者适量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时间宜安排在下午,且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需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做适当调整,运动期间注意监测其心率变化等,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停止,且避免运动过量,以防引发室颤。⑥饮食指导。即对患者蛋白质、脂肪等摄入量予以合理限制,并适当增加植物脂肪摄入,可适当使用瘦肉、鱼类等,多食粗粮,以提供机体必需物质,如纤维素、维生素、糖类等,一般食物中糖类占总热量的60%~70%,脂肪占比30%等,以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包括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收缩压、住院时间等)、自护能力评分(采用自护能力问卷调查,包括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调控、用药规范程度、自我监测能力等内容,各项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护能力越强[5]。)、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分值100分,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十分满意等。)以及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6]评定,包括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各项分值均为100分,评分高低与生活质量高低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t值用于文中计量资料检验,经()即进行表示,卡方用于文中计数资料检验,经[n(%)]进行表示,根据P值大小判定组间对比结果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在症状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收缩压、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均明显较少,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情况对比:在自护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调控、用药规范程度、自我监测能力等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3.33%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两自护能力评分情况对比(,分)

表2 两自护能力评分情况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n(%)]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情感智能、社会、躯体、生理等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3 讨 论

作为一种常见心脏疾病,冠心病的病死率较高,由于患者病程较长,且需长期用药治疗,因而治疗期间对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优质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7-8]。该护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其护理重点在于合理用药指导、适当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合理意识、加强运动锻炼指导等,其不仅能促使护患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还能促使患者坚持用药治疗,从而改善病情。同时此种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从而积极配合疾病治疗,进而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同时优质护理还能极大的提升患者康复进度,且利于其掌握自护能力,确保其规范用药,形成良好习惯,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9-11]。本文的研究中,在症状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收缩压、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均明显较少,且P<0.05。这表明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且可改善患者血压,降低其心率,从而缩短其住院时间。在自护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较高,且P<0.05。这表明优质护理可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3.33%明显较高,且P<0.05。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较高,且P<0.05。这表明优质护理可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能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该结果与相关文献[12]报道一致:在症状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心率(75.4±5.4)次/分、心绞痛发作次数(1.1±0.4)次/周、收缩压(117.5±6.8)mm Hg、住院时间(10.2±2.4)d较对照组(88.6±10.2)次/分、(3.7±0.4)次/周、(137.5±10.5)mm Hg、(15.2±2.1)d均明显较少,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自护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日常生活习惯(96.8±2.7)分、饮食调控(96.7±2.4)分、用药规范程度(95.8±3.4)分、自我监测能力(94.7±2.3)分等较对照组(80.3±2.4)分、(82.2±2.7)分、(79.6±3.4)分、(81.3±2.4)分均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0%较对照组82.5%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情感智能(79.3±3.2)分、社会功能(78.5±3.7)分、躯体功能(76.9±3.8)分、生理功能(74.5±2.3)分较对照组(61.3±2.4)分、(62.3±3.5)分、(64.2±2.5)分、(61.5±2.6)分均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分)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短其住院时间,并能增强其自护能力,利于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合理调控饮食,规范用药行为,加强自我监测,还能提升其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冠心病满意度差异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找句子差异